APP下载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

2020-12-24张园园贺琼

萍乡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入学观念主体

张园园,贺琼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入学准备观念的调查研究

张园园1,贺琼2

(1. 萍乡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2. 萍乡市保育院,江西 萍乡 337000)

以江西省萍乡市620名家长和229名幼儿园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父母入学准备观念调查问卷》和《教师入学准备观念调查问卷》调查了他们对儿童入学准备的看法,并探讨二者观念之间的差别。结果显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都非常重视儿童的入学准备,相比较而言,家长的重视度更高,且二者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视项目有差异;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时间的观念差异较为显著,尤其是在“入学前”和“大班”两个时间节点上认识不一致;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实然责任主体的观念差异不显著,但部分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入学准备实然责任主体的认识依然单一,需要针对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入学准备观念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家长;幼儿园教师;入学准备;观念

一、问题提出

“入学准备”(School Readiness)指对幼儿在进入学校时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期望,或者是儿童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所应该具备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状态[1]。所谓“入学”一般是指进入实施正规教育的学校。入学准备的好坏决定儿童能否顺利度过小学适应阶段,还能够有效地预测儿童未来的学业是否成功,甚至对其以后的成长道路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入学准备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应该准备什么?由谁进行准备?目前,基于生态学观点的儿童入学准备观念逐渐被大家所认可。该观点认为入学准备不能局限于儿童为开始正式学校生活所具备的技能这单一的准备上,还应包括儿童身体、精神和认知等多层面的内容;不仅仅是儿童自身的准备,还包括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会等主体与儿童的整体协同等[2]。在这个多元合作的系统当中,家庭和幼儿园的准备是其中的关键。家长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任导师”,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他们的入学准备观念以及在观念之下发生的教育行为对儿童入学准备状态及水平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第八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理念被广为宣传和大力提倡的背景下,探讨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就显得重要而有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按幼儿园所处地域和所属级别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江西省萍乡市范围内的幼儿园28所,10所位于城镇,18所位于农村,其中省级示范园5所,市级示范园9所,普通幼儿园14所,要求幼儿园中曾在大班任教过的老师参与填写教师问卷,并请大班教师将家长问卷通过QQ或微信群发送给家长填写。最终收回的有效家长问卷622份,有效幼儿园教师问卷229份。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利用冯梅编制的《父母入学准备观念调查问卷》与《教师入学准备观念调查问卷》对家长和幼儿园教师的入学准备观念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入学准备内容观念,从儿童入学准备的健康和运动发展、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及认知与五个方面进行内容观念的考察;第三部分为入学准备态度观念考察,调查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入学准备时间、准备主体的认识和态度[3]。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1,各项目因子负荷值均在0.558以上,说明信度和结构效度都较好。问卷包括40道题目,采用Likert五点式方法进行计分,得分越高,表明调查对象认为该项对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性越高。问卷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填写,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内容的观念

调查发现,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的观念判断总分均值都在4分以上(M=4.47,M=4.42,见图1),说明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教师,他们都认可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性。以家长、幼儿园教师作为分类变量,以儿童的入学准备内容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儿童入学准备内容的整体观念上差异不显著(T=0.67,P>0.05)。数据还显示家长的入学准备观念总分均值高于幼儿园教师观念总分均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家长更为关心儿童的入学准备,这个结果也在“你对孩子的入学准备感到焦虑吗”这一问题中得到印证,66.40%的家长对孩子的入学准备感到“焦虑”或“非常焦虑”,而对儿童的入学准备感到焦虑的幼儿园教师只有9.63%。

图1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内容的观念

调查还显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均把入学准备的健康与运动发展排在重视程度的第一位,但对其他各维度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得分均值显示,除健康与运动发展之外,家长还比较重视认知与一般知识的入学准备(M=4.45),幼儿园教师则更为重视社会性和情绪发展领域及语言发展领域(M=4.39)。进一步对各维度重视得分均值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关于社会性与情绪发展领域的态度差异显著(T=1.999,P <0.05),在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的态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T=-3.153,P <0.01)。

为进一步了解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各维度具体项目的态度,我们对具体数据进行整合,统计出各维度最为关注的项(见表1)。

表1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对入学准备内容各维度项目的态度

由上表可以看出,家长及幼儿园教师除对健康与运动发展领域中的“身体健康”项目认可态度较为一致外,对其他维度项目的观念均不相同。幼儿园教师重视的项目更多代表的是学习品质,指向的是儿童未来发展的期望性目标。而家长除了在学习品质上的要求外,在具体的学习目的上也有一定要求,如“会听课”,能够“识字和计算”,显现出指向可被预见的直接目标的倾向。

(二)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时间的观念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时间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何时开始意识到并着手进行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对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时间的观念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见表2、3)。

表2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时间的观念对比

“*”代表P<0.05,“**”代表P<0.01

表3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时间的观念

对家长、幼儿园教师这两个主体在入学准备各个时间点上的频数和百分比进行统计可知,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认为入学准备应该在“入园前”和“大班”这两个时间点的观念差别很大,超过70%的幼儿园教师认为应该在幼儿入园前就要开始做入学准备工作,而近70%的家长则认为入学准备从大班开始也不迟。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对入学准备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将入学准备和幼小衔接混为一谈。

(三)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责任主体的观念

关于入学准备责任主体的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跟儿童入学准备密切相关的各利益主体对儿童入学准备整体观念的认识。儿童的入学准备的主体责任到底是家庭、幼儿园还是小学?抑或是多方准备的系统?对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利益主体的认识有所差异(见表4、5)。

表4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责任主体的观念对比

“*”代表P<0.05,“**”代表P<0.01

表5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责任主体的观念

对入学准备责任主体的观念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个体如何定位自身在入学准备中的角色。如调查数据所示,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责任主体的态度对比差异不显著,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认为入学准备是各主体共同的责任比例非常高,可以说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入学准备责任主体上的观念一致度最高,但还有部分家长和幼儿教师认为入学准备的责任主体依然是单一的。

四、结论与讨论

(一)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均重视儿童的入学准备,关注点有差异

生态学系统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直接受隶属于人类生态学微观系统的家庭和学校因素的影响。通过本研究调查可知,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入学准备内容观念这一项得分均非常高,反映了这两个主体从思想上都较为重视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这与学前教育近些年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密切相关,也跟“入学准备”这一词汇被幼儿教师和广大民众广为接受有关。“入学准备”本身是一个具有高度褒义性的话题,这会使人们在对入学准备作重要性判断时无须考虑“重要或不重要”。相比较而言,家长比幼儿园教师更关注“入学准备”,这跟当前家长普遍重视教育的大环境有很大关系。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下,不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当前竞争激励的社会中每位父母的教育信条。“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教育从个体出生开始,父母俨然将基础教育中基础阶段的学前教育当作教育“军备竞赛”过程中的重要奠基,这种观念也成为家长关注甚至过度紧张儿童入学准备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入学准备内容五个维度的重要性判断有所不同,家长的重要性判断依次是:健康与运动发展、认知与一般知识、学习方式、语言发展、社会性与情绪发展;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性判断是:健康与运动发展、社会性与情绪发展、语言发展、学习方式以及认知与一般知识。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健康与运动发展重要性判断的一致性跟李辉的研究结果“各主体最忽视儿童健康与运动领域的入学准备”[4]有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当前家长和幼儿教师学前教育观念出现了转变,也跟目前学前教育领域提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并把儿童的身心健康提到发展的第一位有关。另外,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关于社会性与情绪发展领域的态度差异显著,在对家长的访谈中我们得知,部分家长认为儿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其发展到一定年龄和阶段后自然会成熟的结果,而幼儿园教师认为社会性与情绪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儿童是否适应以后的小学生活,应该注重培养幼儿此方面的能力,早做准备。

还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认知与一般知识维度观念的描述性分析中平均分差距最大(M=4.45,M=4.21,见图1),在显著性分析上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重要性次序上家长群体将认知与一般知识维度排到重要性的第二位,而幼儿园教师则将其排到重要性的最后一位,这充分反映了入学准备中的不同利益主体价值需求的差异,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对入学准备的概念认识存在一定偏差的状况下,将儿童的入学准备狭隘地等同于儿童的知识准备和学业准备的学科本位的思想,更多地强调儿童的“为学习而准备”。这从对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各维度包含项目的观念调查中可以看出,家长要求儿童掌握“拼音汉字和简单计算”的呼声居高不下,而幼儿园教师则更强调健康、情感技能和社交方面,将入学准备视为一种多维度、多层面的构念,体现出强调儿童“为学校教育做准备”的能力本位思想。

在实地调研和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幼儿园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的内容观念存在着“知行不一”的现象。在当前广泛宣传和提倡“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学前教育大环境下,一部分幼儿园教师对入学准备的认识不清,在进行入学准备各维度重要性判断时,会下意识地进行“应然性选择”;另一部分教师虽然能够清晰地认识到儿童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准备,也能够充分体会到幼儿园注重知识和学业的“小学化”入学准备存在很大的弊端,但在实际实践中,教育实践和认识不一致。这一方面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另外也说明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宣传、培训和监管不到位。

(二)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入学准备时间上存在认识差异

家长及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时间的观念存在显著性差异,幼儿园教师观念中的入学准备时间早于父母,描述性分析中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家长及幼儿园教师认为入学准备应该在“入园前”和“大班”这两个时间节点上存在很大差异。入学准备到底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建立在各个利益主体对入学准备概念及内容结构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当今的入学准备不再仅仅要求儿童具备读、写、算的基本能力,还要儿童在身体、心理和各种行为能力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会发生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以及学习环境等改变的“陡坡效应”,要想顺利地让儿童度过人生教育过程中的第一场危机,就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将身体发展、学习品质、心理韧性以及情感适应等要素在整个学龄前阶段融会贯通。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陈帼眉教授也主张:儿童入学准备开始的时间应该在幼儿初期甚至更早[5]。

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入学准备时间上存在的认识差异首先反映了家长在入学准备时间观念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正是这种偏差导致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小班、中班吃得好、玩得好就可以了,到了大班就要准备进小学的事儿了”。还有一部分家长“知而不信”,明知道孩子的入学准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依然只会让自己的子女在幼儿园教育的末期阶段进行“突击式训练”。在大班时期或者在入小学前的暑假把孩子送入到学前班或者幼小衔接暑假班进行揠苗助长式集中培训。家长的这种观念导致很多幼儿园尤其是坚守“去小学化”教育的公办幼儿园大班幼儿流失严重,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大班的教育教学。在家长以“大班不学以后跟不上”为理由的施压之下,幼儿园在大班不得不调整部分教学内容来迎合家长的需求。

我们在实地调研中也发现相当多的幼儿园会把入学准备当成是大班的任务,尤其是在大班下学期时调整幼儿的座位、作息时间等方式做入学准备。尤其是在认知的准备方面,很多幼儿园在大班会调整课程安排,给孩子布置拼音、认字和数学作业等,做足各种“形式的准备”。在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也感受到,将幼儿的入学准备当作大班的主要任务给很多幼儿园教师带来困惑。有不少幼儿园教师表示,他们在小、中班阶段会以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进行各种保教活动,强调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但到了大班阶段就好像“理所应当”地要承担幼儿入学准备的任务,任何教育教学工作都套上了为小学做好准备的“紧箍咒”,尤其是在儿童的学业准备方面,向“小学化”靠拢。比如为了做好数学认知的准备,很多幼儿园把加减法训练放到大班。在当前国家对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严格要求之下,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纠正“小学化”教育方式,很多幼儿园教师表示搞不清楚大班“如何教”及“教什么”的边界,这使得他们的保教工作在“做好入学准备”与“小学化”之间徘徊。这一状况反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以及与小学教师的沟通不足,幼儿园教师不了解小学阶段的课程标准,在做入学准备工作时“行而未思”,没有将儿童的入学准备看作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联系,而是将其当作幼儿园教育阶段末期的发展成果。

(三)部分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对入学准备实然责任主体的认识依然单一

通过调查可知,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关于入学准备实然责任主体的观念差异不显著。有70.65%的家长及82.53%的教师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是“家庭、幼儿园和小学的责任”,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高度的一致。但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在入学准备是“幼儿园的责任”和“小学的责任”这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部分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入学准备实然责任主体的认识依然相对单一,还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近15%的家长认为幼儿园应该是儿童入学准备的主要责任主体。他们认为幼儿园保育教育尤其是幼儿园课程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幼儿园要为儿童的入学准备负责,儿童的入学准备不良是幼儿园工作不到位。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持有这一观点的家长主观上并不是推卸儿童入学准备的责任,甚至与其他家长相比他们对儿童未来进入小学有更多的担心,“爱之深,忧之切”,为了子女做好入学准备费心费力。而幼儿园教师则特别强调儿童的入学准备需要家庭的配合,尤其是在儿童的生活自理、习惯养成、规则意识与学习品质的培养方面,家园合作至关重要。另外,有部分幼儿园教师认为小学也是儿童入学准备的责任主体之一,他们表示,幼儿园入学准备过程中要“去小学化”,那小学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也要适当地“幼儿园化”,因此,小学在儿童入学准备中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对入学准备责任主体的认识与不同时期人们对入学准备内容结构的适用性研究有很大关系。通过文献查阅可知,入学准备类型包括简化还原、多维汇聚、历时协同这三种类型,不同类型之间的演进反映了人们对入学准备的认识从一维到多维,从强调知识准备到强调儿童的身心全面发展,从突出儿童的个体准备到逐渐突出多方要共同准备的趋势[6]。目前基于生态学系统理论的入学准备观念认为,儿童是在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直接经验环境和间接经验环境中发展的,入学准备不仅包含儿童个体、家庭、学前教育机构和社会等多层面的内容,还有这些层面形成的能促进共同学习和合作的互惠关系以及各主体形成的参与共同体等[7]。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儿童的入学准备是多个主体、社会的多个层面共同参与和一起创造的有价值的活动。

总之,做好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在这其中各主体尤其是家长和幼儿园教师观念的矫枉非常关键。建议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方面力量及幼儿园在实施“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的工作时,通过媒体宣传、家庭教育讲座、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科学的入学准备知识,帮助家长了解科学的育儿理念,提高家庭的养育水平,强化他们在儿童入学准备工作中的责任意识。通过这种形式取得他们对教师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增加对幼儿园教师的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使幼儿园教师同小学教师进行教研,举办各种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讨会,加强各种教学联系来实现课程的幼小衔接,通过让各方主体明白“什么是入学准备”“为什么而准备”以及“谁来做准备”等问题,明确入学准备不是指向小学成绩的短期学业准备,而是指向未来终身学习成果的长期准备和多方准备,从而构建多方准备系统,形成多方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良性格局。

[1] GREDLER G 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what the future holds [J] .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2000, 37(1): 99~106.

[2] Mcdermott P.A., Rikoon S.H.,& Fantuzzo J.W. Tracing Children's Approaches to Learning through Head Start, Kindergarten, and First Grade:Different Pathways to Different Outcom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14, 106(1): 200~213.

[3] 冯梅. 生态学系统理论指导下父母与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观念研究[D]. 哈尔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89~93.

[4] 李辉. 谁更关心儿童的入学准备——来自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比较和启示[J]. 教育评论, 2018(11): 29~33.

[5] 陈帼眉, 冯晓霞, 庞丽娟.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125.

[6] 余璐. 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背景下入学准备何去何从[J]. 教育发展研究, 2019(8): 26~30.

[7] Rohaty Mohd Majzub&Aminah Abdul Rashid.School readiness among preshool children[J]. Florid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 2012(9): 36~39.

A Survey on the Concept of School Readiness of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ZHANG Yuan-yuan1, HE Qiong2

(1.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ingxiang Universit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China; 2. Pingxiang Nursery, Pingxiang Jiangxi 337000, China)

620 parents and 229 Preschool teachers are investigated in Pingxiang, Jiangxi Province, to collect their views on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oncep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parents and preschool teach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school readiness, while parents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it. Parents and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school readiness, especially on the time of “pre-school” and “top clas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about the real responsibility subject for school readiness, but some parents and kindergarten teachers have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it, thus requiring countermeasures towards the defect.

parents; kindergarten teachers; school readiness; concepts

2020-07-26

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项目(SZUPXYJ2019-1017);萍乡市社科规划项目(19JY01)

张园园(1982—),女,河南开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G610

A

2095-9249(2020)04-0109-05

〔责任编校:范延琛〕

猜你喜欢

入学观念主体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古人的入学仪式
论碳审计主体
维生素的新观念
入学通知书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何谓“主体间性”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入学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