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鸿沟视域下老年群体数字化生存的重构之道

2020-12-23黄晓晶

声屏世界 2020年16期
关键词: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新媒体

黄晓晶

摘要: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老年群体不能够很好适应日渐发展的时代。为了提高老年群体的信息参与能力,文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老年群体在新媒体使用层面的代际差异为切入点探讨数字鸿沟,从老年群体的主客观原因、社会因素出发,分析老年群体存在数字鸿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帮助老年群体重构数字化生存之道。

关键词:老年群体 数字鸿沟 新媒体

据预计2050年,世界将有157个国家和地区陆续“老龄化”,与其他国家相似,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专家预计,205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的诞生,其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网约车、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诸多功能,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多样需求得到满足。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忽略了老年群体的需求,传统媒体在慢慢退出市场,以往以接触传统媒体为主的老年群体正在被边缘化,本文试着探讨老年群体数字鸿沟的形成路径,以构建和谐的老龄化传播机制。

背景

1990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定义:数字鸿沟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仍有53%的人没有接触过互联网,该差距还在不断加大,数字鸿沟已成为全世界面临的问题。即便是在互联网接入技术手段普及和确保普遍接收率的政策措施早已到位的国家,仍然有相当比例的人群脱离网络。

有观点认为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信息获取的能力等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实际上,年龄也是影响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父母与子女两代人在采纳和使用新媒体,以及用新媒体获取相关的知识方面都存在显著差距,数字鸿沟也因此突出表现为数字代沟。数字代沟是数字鸿沟在代际维度上的体现,也是传统的代沟在新媒体领域的延伸。

本文要探讨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了年轻人与年老人之间数字鸿沟的产生?该如何重构老年群体的数字化生存?

老龄化传播中数字鸿沟产生的原因

数字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老年群体无所适从。对新媒体存在刻板印象。“重创新偏见”是罗杰斯在其著作《创新与扩散》中提到的,相对于创新的拒绝、中缀或重新采用,人们更重视创新扩散,实际上前者更有价值。他还提到,人们可能不能够发现自己对某项创新的潜在需求,除非他们理解创新方案并进行采纳。由此可见,在初次接触新媒体时,假如老年群体对新媒体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表面上,就很容易对新媒体产生刻板印象,由此放弃接触新媒体。

对新媒体的技术恐惧。互联网虽极大地丰富了老年群体的生活,但部分老年群体难以分辨良莠不齐的信息、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使老年群体较容易成为受害者,甚至直接侵害到了老年群体的财产安全。相对于新媒体的操作困难,老年群体往往更担心网络风险,不敢轻易使用网络支付。因此,作为信息化社会的弱势群体,老年群体在面对未知信息会表现得更为谨慎。

媒介素养的缺乏致使老年群体不能合理的利用新媒体为自身发展服务。媒介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媒介使用的结果。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到“媒介即讯息”,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类信息呈井喷式爆发,因此,新媒体对信息的处理和生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尽管知道新媒体能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由于缺乏对信息化了解和使用,他们常常认为没有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必要性。加之老年群体更多的是被动接受信息,无法理解子女的网络思维方式,使年龄代沟发展逐渐发展成为数字鸿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不仅重视对媒介的使用、认知,而且越来越重视对媒介的质疑和批判性思考,并进一步拓展到以公众媒介参与为核心的研究范式。其媒介素养限制了他们辨别虚假信息和有限利用新媒体资源的能力,他们往往热衷于浏览并全盘接收自己遇到的信息,不关注信源,因此在很多人眼里,老年群体是传播谣言的“始作俑者”。

针对老年群体的新媒体产品匮乏影响老年群体的使用欲望。新媒体产品忽视老年群体。以往老年群体能够从传统媒体中获取新闻资讯、娱乐信息、养生信息、生活服务信息等,互联网的普及促使老年群体把目光转移向新媒体。2018年,老年生活状况蓝皮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5.0% 的老年群体经常上网,随着“60后”“70后”步入老年时代,这个比例将迅速攀升。但新媒体媒介产品主要聚焦的是年轻人,产品内容中少有提及老年群体,甚至在某些报道中老年群体的形象趋于负面。因缺少符合老年群体身心的媒体产品,老年群体在媒体传播中往往身处“信息孤岛”。

重构老年群体数字化生存的策略

突出人文关怀,新媒体从业者提高媒介素养、开发商推出适当的媒介产品。传统媒体诸如广播、电视、报纸会有老年人专门的频道、版面,老年人可以在上面获取相关资讯,而新媒体也应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用户时,将他们的理解能力纳入考量的因素,把握好信息内容中专业性与通俗性的比重,从而帮助老年人理解信息。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各种智能应用的开发商,应该在产品的使用步骤、操作界面、字体大小方面的设计上,兼顾老年群体的感受,推出更加智能、操作更简便的产品。2019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2.6%,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已开始倒计时,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市场的扩大,在新媒体运营方面,顺应老年人的需求也有利于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

老年人身边群体的帮助。缩小“数字鸿沟”需要把目光放在老年人身边的群体上,群体对人的影响不可忽略。美國社会学家 查尔斯·霍顿·库利曾提出“初级群体”的概念,他把初级群体定义为是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老年人身边的家人、邻居、朋友都属于初级群体,初级群体应该认识到新媒体对老年群体所形成的意义,并积极提供和推动老年群体使用新媒体。

而在一些问卷调查中发现,一些年轻人认为老年群体没有必要接触新媒体,忽略了新媒体对老年群体的价值,但使用新媒体对于老年群体融入社会至关重要。就个体而言,老年群体需要家人的陪伴和耐心教导,老年人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一个简单的操作也要重复很多遍,家人应该充分理解老年群体对新生事物的渴望,在教授他们智能产品的相关内容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耐心。

增强老年人信息素养,以此提高媒介素养。年轻人的媒介素养可以在学校中得到提高,也可以在使用新媒体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但老年人媒介素养的提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除了家人的教导外,还需各组织定期举行老年数字化培训。结合现阶段世界的趋势,不少老人都是处于独居或者空巢状态,所以社区组织集体学习、公益组织定期举行培训都是解决数字鸿沟的有效办法,例如在社区开设微信课堂,教老人熟练地使用手机上的各种APP。帮助老年群体提高媒介素养,掌握新媒体的使用能力,方能增强老年群体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的思考力和判断力,有效规避风险,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

政府有责任制定政策缩小数字鸿沟。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政府能够直接制定政策缩小老年群体与青年群体的数字鸿沟,可以搭建一个能够让老年群体发挥作用的平台,鼓励老年群体积极融入到新媒体环境中;制定有利于老龄化传播的政策,联合媒体为老年群体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求新技术问世时考虑到老年群体的需求;在舆论上加大宣传力度,鼓励老年群体积极接触新事物、采纳新媒体的理念,逐渐形成老年人主动接触新媒体的社会分位。

结语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长较为短暂,也意味着老龄化研究初露头角,因此老年群体与青年群体的数字鸿溝问题并没有被广泛关注。若不及时关注,恐怕这条鸿沟会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便会成为社会问题。老年群体需要克服心理障碍,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社交活动,主动参与信息的获取过程。(作者单位:南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力丹,金灿.论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鸿沟[J].新闻爱好者,2015,(07):33-37.

[2]数字鸿沟[EB/OL].搜狗百科网,https://baike.sogou.com/v62363.htm?fromTitle=.

[3]肖文娟.记者博客在我国公共新闻实践中的作用[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4]陈琦,陈慧.新媒体时代关注老年人媒体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09):190+207.

[5]邓蔚,汪明香.老龄化传播中数字鸿沟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广播,2015,(01):55-58.

[6]杨曜宇.老年人网络信息交流中的获益阻力研究——基于数字鸿沟视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22):104-106.

猜你喜欢

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新媒体
海南社区老年群体需求调查研究
吉林省城镇老年群体心理障碍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数字鸿沟的视角下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失衡研究
农村养老模式建构探究
关于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