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音乐综艺节目的创新路径分析

2020-12-23马佳丽

声屏世界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叙事策略

马佳丽

摘要:2018年11月,湖南卫视重点推出了原创音乐类真人秀《声入人心》,该节目将目光投向歌剧与音乐剧这一垂直领域,将舞台演出与真人秀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竞技类综艺节目的模式,并且使大众眼中的高雅艺术“落地”,变得贴近生活。节目一经播出,收获了高收视、高话题度与高评价,粉丝们自称“梅溪湖女孩”,在各大社交媒体都为节目贡献了极高的热度。然而2019年7月《声入人心》第二季播出后却反响平平。文章以《声入人心》两季节目作为观照点,分析其创新点及不足,以期对我国原创音乐类综艺节目有所启发。

关键词:《声入人心》 原创综艺 叙事策略

近年来,国内音乐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这一类型的节目虽然数量众多,但确实存在着不少弊端,如过度借鉴国外节目、同质化严重等。中国如何制作出自己的原创音乐综艺节目,并使其保持生命力,是当下各大节目制作方面临的最大挑战。《声入人心》第一季荣获“第2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综艺类最佳电视综艺节目”,并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2018年第四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它的成功是国内音乐类综艺节目的一次全新尝试,不仅更新了大众对于音乐类综艺节目的认知,对于大众更好地认识歌剧和音乐剧这种高雅音乐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声入人心》突破了国内音乐节目现阶段的发展瓶颈,从多个维度进行了创新。

节目模式的突破

不同于现有的大多数以流行音乐为主题的综艺节目,《声入人心》首次引入了古典美声和音乐剧的概念。节目组前期进行调研发现,音乐剧及歌剧舞台对于演员的专业要求非常高,要求演员既要有专业的音乐素养,又要具备卓越的外形条件、高超的表演能力等。歌剧及音乐剧演员的进修成本较高,通常要出国进行学习,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成本,然而演员的收入却是不容乐观的。鉴于调研情况,节目的总导演任洋提出,他想要通过制作《声入人心》这档节目让观众对美声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希望一定程度上消减大众对于美声的偏见。

《声入人心》以美声和音乐剧表演作为节目内核,将大众眼中小众的音乐形式与流行音乐跨界融合,进行了综艺化、娱乐化的包装,实现了对音乐作品的全新演绎,在受众接受度上做到雅俗共赏,降低了接受成本。在此之前,国内音乐类型节目中几乎没有与歌剧和音乐剧相关的,而《声入人心》则大胆地将高雅音乐作为节目呈现的主要元素,带观众近距离感受古典美声和音乐剧。这一独创性的决策为节目定下了独特又高雅的基调,既使节目当中音乐艺术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样,也使观众感到这种小众领域的音乐类型不再那么神秘。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拟剧理论提出,不仅要将前台表演呈现在受众面前,同时后台的情况也要一并展现给受众。《声入人心》采用舞台和真人秀两部分结合的手法,观众不仅通过高品质的舞台表演感受选手们的舞台魅力,也可以通过成员的彩排以及生活日常了解每位成员的个性。这种拟剧的方式使得处在两个不同场景的人物之间有了交流和碰撞,使观众眼中的成员形象人物饱满、个性更加突出,同时无论能否上台,每位成员都有了受到观众喜爱的权利。

内容形式的独特

《声入人心》作为一档带有竞技元素的综艺节目,其创新之处在于摒弃了传统淘汰制的方式,采用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赛制。36位成员没有淘汰压力,但将共同争夺9名可以上台的“首席”席位,不能上台的则将进入“替补”席位。這种赛制也恰好对应了音乐剧中主演是A角而替补是B角的设定。36位参赛选手可以在争取上台机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比赛的竞争性有所减弱,但是整体上更加温情,更容易回到音乐本身。

节目在演唱成员的选择上也独具匠心,两季节目都选取了36名选手,观众称其为“梅溪湖36子”。选手选择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本身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明星或者网络红人;二、业务水平超高的成熟的歌剧或音乐剧演员;三、国内外一流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另外,成员的选择还遵循了“眼球经济”原则。参与节目的歌唱演员在外形上大都有着高颜值、高身高、高学历的特点,这种不断强化的外形标准对观众造成强烈的印象改观,叠加之后的传播效果扭转了受众印象中对高雅演唱艺术从业者的刻板印象,甚至会有“唱美声的都是高颜值的小哥哥”的想法。

《声入人心》节目的三位出品人的选择也十分考究,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第一季的三位专业评委:廖昌永老师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院长,拥有丰富的音乐知识储备,可以给选手专业的指导;刘宪华作为音乐才子,综艺感也超强,不仅从专业上点评到位,情感上也能凭借喜人的性格缓解选手的紧张感,从而带来暖心的感觉;尚雯婕作为国内少有的创作型女歌手,总是给选手提出一些新颖的建议,为选手创造了更多可能。而第二季的三位出品人,刘宪华换成了张惠妹,张惠妹作为华语流行乐坛天后级别的歌手,同时有《图兰朵》等音乐剧作品演出经历,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流行与音乐剧的融合。另外,《声入人心》作为一档音乐类综艺节目,其幕后演奏班底也非常专业,他们为节目最终完美的呈现贡献了自己专业的力量。

节目的演唱形式也十分多样,除了开始每位成员的独唱以外,后续的节目通过丰富的形式将成员组成二重唱、三重唱和四重唱,在给选手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不断为观众带来新颖的视觉感受。节目每期都有不同的搭配,可以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一次次给观众带来惊喜。节目的叙事程式也不断发生着改变,更加多样化。在这个过程中,观众也通过节目不断提升对成员的认知,与成员的心理距离不断拉近。节目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对受众的培养,增加了受众黏性。

传播渠道的多样

在“互联网+”浪潮之下,媒介间的相互融合越发深入,在节目制作、播出以及宣传的各个环节都出现了电视台与网络合作越发紧密的现象,传播的效果也因此更加高效,由此开启了台网联动、网综兴起的新局面。《声入人心》虽然由湖南卫视的团队主导和创作,但它除了在湖南卫视播出以外,还在芒果TV、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同步网络播出。另外,节目组还通过线上线下台网联动,推出了线下见面会,粉丝通过在芒果TV线上报名,有机会在线下活动中提前与节目成员见面,这也成为了节目独特的一种传播模式。

台网联动不仅在宣传方面进一步拓宽了渠道,还促进了节目相关的资源整合。随着电视和视频平台的播出,各大网络平台,如芒果TV、微博等还会推出每首歌的纯享视频,观众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选手舞台或节目精彩片段进行观看。《声入人心》还在抖音开设了“59秒留声机”的账号,通过短视频手段进行节目的宣传。“梅溪湖女孩”合唱的《慢慢喜欢你》也在抖音掀起了一股热潮。跨媒体社交的时代,依靠受众自发形成的口碑传播越发受到大众的观众,观众自发对电视节目的宣传比官方的推广更容易被人接受。《声入人心》节目的火爆,离不开“梅溪湖女孩”在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的口碑宣传。

结语

《聲入人心》第一季豆瓣评分9.3分,然而第二季豆瓣评分仅6.0分,同样的制作团队与播出平台,为何评价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值得深思。首先从选手的选择上来说,第二季与第一季相比,年轻的成员较多,其与资历深的选手相比,实力悬殊较大,导致登台选手相对固定。相较于第一季,《声入人心》第二季呈现给观众的变化没有那么丰富,人物也相对没有那么饱满鲜活。其次,由于第一季做下了良好的铺垫,第二季的广告赞助较多,因此广告的时长在整个节目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这也一定程度降低了观众对节目的好感度。最后,受众对于第一季成员的深厚情感也是第二季无法获得良好口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微博以及豆瓣的相关话题中,将一二季拿来相比也是非常常见的,又由于第二季迄今为止没有让受众看到明显超越第一季的闪光点,观众认为第二季没有达到心中的期望值,从而给出了较低的分数。

总体而言,《声入人心》作为一档中国原创音乐综艺节目,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它做到了创新也收获了口碑。从文化方面来说,它使得“阳春白雪”不再“曲高和寡”。相关数据显示,节目播出之后音乐剧的市场的确变好了。例如,郑云龙主演的音乐剧《谋杀歌谣》北京场一票难求,各大院校美声音乐剧专业的报考人数更是大幅上升,这些就是《声入人心》节目传播效用的最直接体现。然而,节目依旧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如备受诟病的剪辑、灯光问题等。

《声入人心》之所以能深入人心,除了节目模式以及内容上的创新外,还与节目组尊重观众、愿意根据网上受众给出的合理建议进行相应调整有关,这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尽管现在来看《声入人心》节目获得了成功,但还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使之后可能出现的第三季甚至第四季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值得庆幸的是,虽然现在还无法看清中国原创综艺的未来,但市场的意识正在苏醒,相信点滴的星火总能汇聚成一片光明的未来。(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周佳琦.浅析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之路——以《声入人心》为例[J].新闻世界,2019,(10):16-19.

[2]李青林.《声入人心》让高雅音乐节目接地气儿[J].西部广播电视,2019,(19):111-112.

[3]张安琪.浅析我国声乐演唱类节目在商业与艺术方向的共赢之道——以《声入人心》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18):243+248.

[4]陈淼,王海丞.受众认知视角下的国内美声类真人秀节目分析——以《声入人心》为例[J].当代电视,2019,(08):17-19+60.

[5]黄小琦.从《声入人心》探讨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20,(07):93-94.

[6]吕一夫.融合媒介时代音乐类综艺节目的特征与困境突围[J].中国电视,2020,(02):69-73.

猜你喜欢

叙事策略
徐浩峰武侠电影的美学风格与叙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叙事策略研究
曼奴·彭达莉小说《班迪》的女性叙事策略
阿瑟·黑利《讹诈》的多角度叙事策略
论皮克斯动画电影中“小角色”的大作用
浅谈鲁迅先生《故事新编》的叙事策略
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非主流创作
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叙事策略
电影《逃离德黑兰》的叙事研究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