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政治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

2020-12-23包冬梅

文理导航 2020年28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包冬梅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指学生学习该学科后行为或思想意识的表现。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一直是重点也是难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更是一门以培育人、教育人为目的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或单一的课堂教学,对于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力量微薄,因此借助信息技术这股力量无疑丰富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道德与法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近年来,核心素养是学校教育的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对学生的评价逐渐由学习成绩转变为道德品质、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也是促使我国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提升中学生学生素养的巨大任务。

二、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

(一)传统课堂的刻板性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局限于课堂之上的言传,例如:向学生讲解“青春飞扬”即以自强自信为主要话题的章节,教师通常是在课堂上讲解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自强与自信的关系,这种讲解主要是激起学生的“听觉”,对于学生现实生活和学习有一定的思想渗透作用,但这种影响不够深刻,影响不够持续,也就是说学生对于自强自信的理解仅仅是在有案例的特殊场景下发生的,因此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是有一定的刻板性的。

(二)多媒体课件静态展示的乏味性

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以静态课件为手段向学生展示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形式比较单一,或是简单地列出提纲,整节课以提纲为主要内容与学生进行探讨,多媒体课件本身的静态性并没有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比较强的冲击感,一条条提纲或大段文字可能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进而导致课堂上不认真听、发呆甚至打盹儿现象,学生不能做到高效学习进而影响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很好地培养。

(三)情景模拟教学的局限性

当然为让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情景模拟教学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是此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教师在讲授“行己有耻”(认为可耻的事就不要去做)章节时,让一个学生扮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可耻行为,另一个学生扮演劝说者的正面角色时,首先情景的模拟可以说要在很大程度要靠观看学生的想象力,加之情景模拟者(扮演者)自身的“演技”、“台词”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类似这样的情景模拟对于其余观看学生的影响自然可想而知。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优势

(一)为教师备课、素材搜集提供了便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时事的变化和刷新,教材上的部分案例等素材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扩展他们视野的需求。然而,网络资源在这一方面就可以大大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尽大可能适应学生拓展视野及追求新颖的需求

当教师在讲授《揭开情绪的面纱》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技术大量地收集资料,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也扩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三)使教学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声、像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等感觉器官,这样就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知识点以及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

四、关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建议

(一)利用信息技术广泛搜罗典型视频案例

网络视频资源浩如烟海,即使没有完全符合课题本身的相关视频案例,但只要接近课题本身或是能间接的引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经过内容审核或处理,都建议引入到课堂,因为通常情況下人类的视觉相比听觉更敏锐一些,对大脑细胞的刺激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珍爱生命”一课时,可以以多媒体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异彩纷呈的生物生命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生命体存在的价值,激发学生感悟生命体的存在意义,在寓教于乐的视频观看中,自觉地生成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这种意识,这种学科素养的培养是高效持续的。

(二)利用网络资源让课件“动”起来

充分挖掘网络资源,例如一些与课题相关的精彩图片、音频、特效等,让课件的元素更加丰富,撬动网络资源力量,以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为目的,丰富多媒体课件。例如在讲授“止于至善”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止于至善”的含义、做法通过课件展示出来,当然这个展示肯定不是整段的文字,要赋予课件动画效果,让学生明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精神追求,学生观看到效果不一般的课件,自然就会印象深刻,自然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核心素养。

(三)利用网络技术让教学及时实现互动

在互联网条件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Email、QQ、微信、钉钉、学乐云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做到及时沟通,从时空上突破了传统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的局限性。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手机教学APP指导学生开辟时事论坛等,组织学生以对话、讨论、辩论、情境模拟等形式进行辅助式学习,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也突破了课堂之上的局限。

(四)利用网络技术搭建校园教育平台

目前,规模比较大的课程网站、手机APP从对学生教育的广度来说已经可以满足了,通过它们也是可以向学生呈现出海量的课程资源,但是这些课程资源是否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地方、学校具体情况?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搭建一个本校园的教育平台,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模块,教师就能很好的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也能更容易融入到课程中去,就像是跟自己学校老师面对面上课一样。

五、信息技术应用于核心素养培养可能存在的风险

(一)网络资源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

素质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例如搜集到的案例素材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脱节,还是很难达到让学生印象深刻的目的,或是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授课时,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进行思考和反思,从而达到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如果不能很准确的结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那么这种网络技术对于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的作用可能还是不能显著呈现的。

(二)网络本身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资源更是良莠不齐,教师在与学生非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时,这种情况全靠学生的自觉性来进行正确使用网络。网络资源上也有一些毒害青少年的垃圾信息,中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自控能力还相对较弱,如果教师不加强引导,或是不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和使用网络资源,那么网络资源无疑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有相当大的助推作用,可以极大地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科核心素养得到高效培养和及时强化,但是同样也需要注意结合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网络是把“双刃剑”这两个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娟.浅谈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2012

[2]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4-7

(哈密市第六中学,新疆 哈密 839000)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