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中职生职业取向分析及策略探析

2020-12-23傅肖梅戴健斌黄晓蓉

教师·中 2020年10期
关键词:就业观课改中职生

傅肖梅 戴健斌 黄晓蓉

摘 要:中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但就业满意度偏低,文章通过对福建经济学校一年级和三年级不同专业男女生的就业观进行调查,分析其暴露的就业问题,以新形势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针对如何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课改;就业观

近几年以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了双提升,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5%。然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生在校期间虽获得了一定技能,但其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往往还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许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较低,主要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由此可见,中职生就业满意度较低。

为了提高中职生的就业满意度,需先深入了解当前中职学生的就业取向,本研究以福建经济学校500名一年级的学生、500名毕业3年的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期望了解不同群体学生职业取向的异同,并据此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方法

(1)研究对象: 福建经济学校2019级500名学生,涵盖6个专业(艺术、营销、会计、音乐、计算机、旅游),同专业毕业三年的500名学生,其中男女生分别为500名,各占总人数的一半。两组在年龄和性别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确定中职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自评量表设计的原则和出发点,根据中职学生的年龄、生理和心理特点及顶岗实习就业的前期调查情况,编制中职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观自评量表。

课题组于2019年11—12月通过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回收有效问卷949份(其中19级学生498份,毕业生451份),回收率95%。在问卷发放前,首先对各主试(班主任)进行培训,引导他们使用明白易懂的指导语,引导他们注意按照测试要求去执行,并且当堂收回问卷,以保证问卷调查的有效性。同时,课题组为了扩展调查的深度和广度,在课余时间,抽选一些学生对他们进行访谈,以保证调查的全面性。

(3)统计分析: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X士S”表示,计量资料若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若不符合,则采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二、研究结果

(一)就业认识

结果显示:从对就业形势的基本看法来说,毕业生与一年级在读学生相比,持不乐观态度的人数更多。19级新生中有2.4%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好,认为就业形势一般的占12.7%,明显高于毕业生(P>0.05);毕业生中选择比较严峻和非常严峻的比例明显高于19级新生(P>0.05)。从性别上看,男女生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见表1)。

(二)就业政策、 法律的了解程度

从大部分毕业生关于“你对国家的就业政策,《合同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相关的就业法律的了解程度如何”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他们对这方面的了解程度还算不错,50.1%的人选择基本了解,21.5%的人选择了解,15.1%的人选择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仅有13.3%即60人选择不了解;而19级新生对就业政策、法律的了解程度并不高,远低于毕业生(P>0.05)。经过个别访谈得知:他们认为这些法律规定对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及选择就业方向等帮助不大(见表2)。

(三)薪酬期望

在校生和非在校生的薪资福利期望差距较大。非在校生的薪资福利期望值主要集中在3000元~5000元。而在校新生的薪资福利期望值较刚毕业的非在校生更高一些,29.9%的人选择了5000元以上,46%的人选择了4000元~5000元,17.5%的人选择了3000元~4000元,4.6%的人选择了2000元~3000元,仅有2%的人选择了2000元及以下。(见表3)

(四)就业单位情况

从19级中职生选择的就业单位来看,根据影响其自身影响因子的各方面因素,排在前五位的因子分别是:公司大环境因子、薪资福利因子、工作压力因子、自我发展因子和稳定因子。而毕业生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稳定因子、薪资福利因子、工作压力因子、自我发展因子和公司大环境因子。同时在19级新生中有过2个月以上兼职经历的中职学生比没有兼职经历的学生更看重工资福利。在校期间注重发展自我,曾获得荣誉和积极参加班级事务和学校活动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对薪资待遇、自我发展和长久性等更为重视,也更能听从长辈和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对心仪的单位,19级学生中选择“全球连锁大型企业”的占16.5%,选择“中型企业”的有8.4%,选择“个人独资和合伙私人小型企业”的有51%,选择“自谋职业”的仅有7.8%,选择“其他”包括专升本或成人高考的有16.3%。(见表4)

三、讨论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数据分析,对比已就业与新入学中职生就业意识的现状发现:首先,与新入学的学生相比,工作三年后的毕业生就业信心不足;其次,已毕业的学生对就业薪酬、 就业地点的要求比较实际,而新生對自身的发展、单位类型与规模、工资福利期望过高;再次,中职生对未来并不可期,在校准备不足,待提升空间巨大。

而发生上述问题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或盲从跟风,或听从父母安排,并未遵从自己意愿或喜好,导致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不高,且在进行专业学习后,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专业,不懂这个专业能匹配什么职业,自己在人才市场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工作之后该怎么晋升,不知道以后路在何方。再者,他们在即将毕业时,对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也不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单方面去寻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或更高的收入。同时,调查结果表明,在这种状态下,中职生就业暴露出以下问题:专业对口率不高;工作稳定性较差;就业期望值相对偏高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点燃希望,树立信心,引领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

中职生刚进中职校门时,一般都处于比较懵懂的状态,对知识的渴望不足,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概念,抱着许多的不切实际的期待。所以,引领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是重点,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就业。

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让学生形成做规划的意识。学生一旦形成这个意识且内化,那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就会不自觉地多关注自我积累和发展,并按照既定的目标去提升自我,这个时候职业生涯规划就像人生道路的启明星。作为校方,应多重视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例如,在新生入学阶段多组织活动,组织其参观技能实训室和专业课程场地;有条件的可以组织中职一年级学生参观求职招聘现场及请校企合作的企业导师来校,解学生职业之惑,授学生专业之需,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期待,明确日后学习方向。德育课教师、班主任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途径主动了解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想从事的职业。

(二)多措并举形成闭环,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中职生在校期间,经过前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初步建立起为谋生做准备的心态。为此,教师需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和职业倾向建立具体而真实的未来职业设想,提升职业认同感,进行真正富有创造性、开拓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有效获得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能力和心理资源,用正确的认知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做出正确的职业规划。努力研究和开发适应课程改革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诊断评估+教学资源+实践+反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平台,目的在于配合协助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改并解决对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进行指导实践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难题,帮助学生自我成长,使其形成自我的职业观和树立自我的职业目标,紧跟时代,突破自我,成就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田 静.中职生就业观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9.

[2]刘小萍.基于提高中职生就业质量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3]李丽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150-151.

猜你喜欢

就业观课改中职生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