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鸣·升华

2020-12-23张莉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古文文言文课件

张莉

古文指五四时期以前的古代文言文作品。古文的特点之一就是“言文分离”,它所用的语言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言文,和人们日常口头所用的语言有较大的不同。这导致学生的理解困难,很难读懂古文作品,这就更难说如何从文言文作品中提取出情感因素,体会其中的情感了。因此在指导初中生阅读古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特点,读懂其内容,更要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深厚的情感,与作者形成共鸣,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古文作品的精髓。

一、创设情境,入情

由于古文具有“言文分离”的特点,所以要运用其他的辅助方法,促使学生跨过阅读的障碍,读懂文言文作品。基于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给学生创设情境,就能让学生突破语言的困扰,在视频、图像的辅助下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这样有助于学生链接已有的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理解古文的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桃花源记》的时候,制作多媒体课件,能更好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到作品的意境中。首先在课件中展现桃花开放的美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描写的是一个世外安宁之地。此后再在课件中展示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了解当时社会十分黑暗,人们的生活十分艰苦。这样就促使学生自主产生了一个问题:“陶渊明既然追求《桃花源记》中的美好生活,为何不当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善百姓的生活呢?”在课件中还要展示一些和陶渊明生活背景有关的信息,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生存状态,学生就会明白陶渊明的选择,他的退隐并非其“不愿”,而是其“不能”,陶渊明厌恶了官场的黑暗因而隐退,而桃花源的美好也只能是梦想,所以最后太守等人没有找到桃花源,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作者的真实情感。

在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情境的过程中,除了展现古文中的场景以外,还要适当地给学生展示一些作品的背景信息。有了这些背景信息,学生能更好地和作者进行对话,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有助于学生读懂古文作品。

二、吟咏品读,融情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引导学生阅读古文的时候要帮助其突破障碍,在诵读文字的过程中理解作品的内容。在诵读吟咏的过程中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突破文字障碍,理解所读文字的字面意思;其次就是要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理解其中的深刻内涵;最后还要做到有感情地诵读,将自己的真情融入到诵读中,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这样的诵读才能和作者形成共鸣,体会古文的意境。

学习《小石潭记》时,引导学生配乐朗诵这首作品,并尝试体会作品中的情感。首先要解决字词上的障碍,理解诸如“斗折蛇行、悄怆幽邃”等句的意思,了解作品的整体意思。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结合上下文加以理解,如体会一下“潭中鱼”的状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和潭中鱼的交流是不是很快乐呢?为何作者此后的感觉是‘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似乎并没有什么快乐的意思呢?”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有感情地诵读,尝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如果你也处于被贬谪的状态,来到穷乡僻壤,你这个时候是否还有心情去欣赏美景呢?”学生在诵读后表达了自己的感悟:“在诵读的时候声音要低沉一些,这样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其报国无门的寂寥心情。”

学者叶嘉莹认为最简单的基本功夫,就是要从童年开始,就培养熟读吟诵的习惯。结合古文“言文分离”的特点,首先要借助诵读理解词句的意思,然后还要尝试理解这些字词所渗透的内蕴。这样能让学生体会到作品的情感。

三、切记体察,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在引导学生阅读古文的时候教师也要起到引导的作用,用一个个问题促使学生深入展开思考,通过体察感悟的方式体会作品的情感。首先要通读全文,为体察做准备,然后要结合生活中的真实情感,辅助理解作品的情感。这样就能拉近时空,和作者进行情感交互,从而理解作品。正如学者唐虎乡所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话,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体察悟情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深入体会作品之情,将“人之文”转化为“我之文”。

学习《出师表》时,引导学生诵读作品,想象诸葛亮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情感,此时适当融入自己的生活情感,用来辅助阅读。“大家是否有过写保证书的经历呢?在表达自己的志向,下决心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你会在写作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吗?”学生认为:“写这样的作品,内心必然是坚定的,要表达出勇气和决心。”引导学生结合作品进行思考:“那么,这篇文章中是否体现出了这样的情感呢?你觉得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作者的情感?”学生认为:“我觉得‘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就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是作者对自己内心情绪的一种总结。”还有学生发现文章中多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等,作者处处为后主着想,想要“兴复汉室”,写得富有真情实感。

著名教師孙双金提出:“教学像登山。”在指导学生阅读古文的时候也是如此,要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下去,体会到作品的内蕴,感悟作品的情感。这样学生的感悟会逐步深入,体会到作品的意味深长之处。

四、整合拓展,升情

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元整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寻找与之有关的作品展开辅助阅读,这样能更好地体会作品之情。在拓展的过程中还要体现出整合性,如可以将同主题的音乐、美术、影视剧作品拿出来,引导学生一起展开对比赏析。这样也能让学生相互映衬,更好地探究作品的内在精神,进而起到情感升华的作用。

在教授《唐雎不辱使命》后,鼓励学生将这篇作品和《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同时还要展示相关的影视剧作品,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些人物形象。此后鼓励学生进行整合对比:“这些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何在古文中有很多这样的人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发现:“这些人物都十分勇敢、敢于直言不讳,同时也是十分爱国的。古代的等级制度十分鲜明,唐雎等人作为臣子敢如此大胆地对君王说话,这是十分难得的。这更衬托了他们的忠勇,而这正是古人认为十分重要的精神,所以古代作品中才会常常写到这些人物。”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科书要有开放性和弹性,要给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在拓展对比中,学生整合了文学、影视等各种学科,体会作品情感的时候,感受也更为全面。

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阅读古文的时候要促使其深入体验作品中的情感。首先要跨过“言文分离”的难题,读懂文字,然后要深入理解语言文字中展现出的形象美和情感美,促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这样学生才能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更好地阅读古文作品。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226015)

猜你喜欢

古文文言文课件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