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散文的教学与写作

2020-12-23胥军

文理导航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散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写作

胥军

【摘 要】散文是初中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教师要采取合理措施,激发学生的有效体验,促进散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提高初中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本文针对初中散文写作教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写作技巧。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散文教学;写作;方法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传统的初中散文写作教学中,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难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散文中的写作技巧,无法将其灵活运用到写作活动中,给初中散文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带来较大挑战。教师要采取合理措施,激发学生的有效体验,促进散文写作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散文的教学

(一)明确散文分类

散文,这种文体,从其类别看,常见的有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从其内容看,或写人记事,或直接抒情;从其主要表现手法看,或以描述为主,或以抒情为主,或以记叙为主,或夹叙夹议。

在进行某一散文的写作教学之前,首先就要明确散文分类,之后根据散文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使初中散文写作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就目前来看,散文包括了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及哲理散文。不同类型的散文要采取不用的教学方法,以此保证初中散文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比如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通过对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进行叙述,反映某些事物的本质,具有人物、事件、时间和地点等几个重要因素。例如,《散步》就是一篇比较优秀的叙事散文,在该篇文章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抓住散步、田野等几个关键词,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仔细分析,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掌握其中的叙事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写作活动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散文写作能力。

(二)教会学生鉴赏散文

只有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欣赏文章,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中的内涵,才能够获得对人生、社会和自然方面的启示,进而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写作,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有效运用。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立意,使学生能够以多种途径和方法对散文主题进行探索。如从作品总体倾向进行主题探索。有些学生探索主题都是在某个部分进行的,无法从作品总体倾向上进行考虑,这是学生必须要克服的一大问题。与其他文学相比,散文都是以某些生动场面、事实片段和作品感怀表现主题的,从作品总体倾向上进行主题探索,是极为重要的。

(三)用心感悟文章情感

在进行初中散文写作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带领学生去体会散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使学生的散文写作素材更加丰富。例如,在进行《背影》这一课程的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四次背影进行分析,抓住其中的情感变化线索深刻理解文章中所展现的深厚父爱。同时,需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品味文章中起到引领作用的句子、揭示主旨的句子、表达情感的句子、采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并针对这些句子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写作技巧。

二、散文的写作技巧

(一)立意要新

“凡文以意为主”。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

(二)构思要活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写作者要在构思中为散文的思想内容寻找尽量完美的艺术形式,使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和谐的统一。因此,构思要解决立意、选材、创造意境、确定体裁、基本手法、布局谋篇等问题。这里着重讲讲创造意境这个问题。

散文的意境是情和景的交融,是意和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意是灵魂,境是血肉。意高则境深,意低则境浅。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它是可以捉摸的,可以感受的,是物质的,形象的,但它又是动人心弦的,震颤魂魄的,是精神的,性灵的。如朱自清写《荷塘月色》,全篇着力于“淡淡的情趣”,顺着沿路走来、伫立凝想的线索,通过描绘使小路、荷塘、花姿、月色、树影、雾气、灯光……色彩斑烂,可见可感,而叶香、蛙鸣、蝉声,又可味可闻。更加上心情的抒写,巧妙的譬喻,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这种优美的意境,正是散文写作者要努力追求、刻意创造的。

构思方法可以向前人借鉴,更需自己创新。

(三)布局要精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布局有方便的地方,但要布局得好,却因篇幅短小而有其难处。这犹如一座大山上有小堆的乱石,常常无损大山的壮观。但是一个小园中有一堆乱石,就很容易破坏园林之美。因此,散文的布局——结构十分重要。参观苏州园林,从它精巧的建筑布局上,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可以借鉴它的园林建筑布局来考虑散文的布局。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写道,苏州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和匠师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作为散文的写作来说,也要这样讲究材料的布局、配合、映衬、层次。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但散文布局有时则需讲究对称,或对比。叶圣陶又说:“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度都注意图画美。”那么,散文的整体布局要讲究艺术性,它的局部的布局不是同样要讲究艺术性吗?至于布局的具体方法是很多的,前面讲的线索问题也与布局有关。这里可以着重提一下的是: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设“文眼”,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卒章显其志”,并且首尾呼应,通体一贯,有机结合。初学散文写作,不妨学习这种布局的方法。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初中散文写作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吸收文章中的写作技巧,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写作技巧,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例如在进行《背影》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进行仔细分析,比如在描写细节的时候,将情感灌注于写作中,通过重点词句构建文章的脉络。在完成文章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思考父母对自己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并选择一些记忆深刻的场景,模仿《背影》的写作手法进行散文写作。通过仿写活动实现散文寫作技巧的迁移,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综上所述,为提高初中散文写作教学的整体水平,教师就要坚持多读多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实现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为学生的学习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梁青.语文味教学法在初中散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通讯(B刊),2015(12)

[2]汤文贵.初中散文写作(散文视角彰显视野)[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4)

(甘肃省秦安县西川中学初中部,甘肃 天水 741600)

猜你喜欢

散文教学初中语文教学写作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巧抓散文教学之根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