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天钩柴胡饮”从肝论治不寐病验案1 则

2020-12-23杨敏温立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钩藤安神肝气

杨敏,温立新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2.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 三明)

失眠是指在合适的失眠条件下,患者对于睡眠过程中的表现及睡眠时间的维持不满足,缺乏睡眠后影响白天日常生活的一种主观感受,中医称其为不寐病。《内经》曰“营卫失和,阳不入阴。”指出营卫不和、阴阳失交是失眠的总病机,后世多遵从此理,不寐的具体病机复杂,涉及人体多个脏腑,如心病不寐: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医法圆通》谓:“不卧一证有因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故不卧。”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水火相济则寐,水火不能共济,则心肾不交而发不寐;又如脾病不寐:《类证治裁·不寐》曰:“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指出脾血亏虚会导致不寐,《内经》早有云“胃不和则卧不安,”指出胃的功能失调会导致不寐。再如肝病不寐:《素问 刺热论》曰:“肝热者,……手足躁,不得安卧。”指出相火内炽者因手足燥热而难以入眠。

其中,肝病不寐一直受历代医家所重视,东汉医家张仲景开创从肝论治失眠的先河,《金匮要略》记曰“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指出肝血亏虚所致的失眠需治以养肝补血安神;其《景岳全书》也提到:“盖寐本乎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正所谓肝主藏血而舍于魂,入夜则魂归属于肝,魂安则寐。《素问·举宿论篇》云:“百病生于气”情志失常,肝脏失于疏泻,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是不寐的病因之一;《病因脉证》提出:“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尽力谋虑,肝血有伤,肝主藏血,阳火扰动血室,则夜卧不宁矣。”进一步解释肝火偏亢会致使血室不宁,导致夜卧不安。《灵枢·本神》记曰“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肝为刚脏,体阴用阳,肝失条达,如肝郁气结、肝气亢逆、肝阳上亢等不良的情绪均可令肝魂不安于舍而夜寐不安。

王老推陈出新,从中医“天人合一”基础理论出发,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从祖国医学《内经》“肝者,罢极之本...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及肝主情志、主疏泄、藏血、舍魂、体阴用阳等特点,提出“五脏皆有不寐当从肝论治”的临床思维,立意平肝熄风、养血安神,以“从肝论治”为主要治疗大法,独创制方“天钩柴胡饮”治疗失眠症。温教授师从王翘楚教授,对王老“从肝论治”的不寐诊疗思维深有体会,临床运用“天钩柴胡饮加减”治疗不寐患者,疗效佳,无明显副作用,深受广大患者的拥戴。

天钩柴胡饮制方核心方药为天麻、钩藤、葛根、川芎、柴胡、煅龙骨、郁金、菖蒲、赤白芍、焦栀子、蝉衣、合欢皮共13 味中药。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潜阳、清肝解热,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天麻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钩藤则具有镇静作用;《本草纲目》云葛根乃阳明经药,药皆清扬发散,葛根、川芎性味辛而升清阳、活血行气、疏通经络;葛根、川芎与天麻、钩藤相配伍则升降平衡,气血调畅,则脑神自安;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龙骨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升降相伍,调畅气机;郁金、菖蒲活血行气、散滞解郁;赤芍、白芍一散一收,一泻一补,共奏清热凉血,活血养血,柔肝止痛之功;栀子可清泻三焦浮火,蝉衣则疏散三焦之风热,合欢皮解郁安神、愉悦身心。13 味药合用,契合失眠患者肝失条达、疏泄失司、肝郁阳亢的基础病机,温老师临床多以此为基础方加减,从整体调节患者状态,从根源上改善患者的失眠状况。

验案举禺

肖某某,男,40 岁,2018.11.20 初诊,以“寐差3 年余”为主诉就诊,患者3 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寐差,入睡困难,需1 小时左右,眠浅易醒,伴尿频、尿等待、尿不尽、起夜3-4 次/日,夜间共计入眠5-6 小时,寐差时白天疲乏、困倦、头昏,无胸闷、心烦,无颈腰不适。发病以来,未曾诊治,症状未见明显加重。今患者为求诊疗,遂就诊于温教授门诊。中医诊断为:不寐(肝郁阳亢、肾气不足证),中医治予平肝潜阳,活血化瘀,补肾安神为法,方选天钩柴胡饮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处方如下:天麻10g,钩藤12g,煅龙牡各20g,郁金20g,柴胡10g,桂枝8g,茯苓15g,赤芍12g 远志15g,石菖蒲10g,石苇10g,牡丹皮12g,桃仁12g,桑螵蛸10g,王不留行12g,益智仁15g,合欢皮20g,炙甘草6g,予7 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嘱患者饮食清淡,适当运动。二诊(2018 年11 月27 日):上诊药后,睡眠改善,入睡及睡眠深度改善,尿等待、尿不尽基本已失,起夜1-2 次/夜,舌脉同上。效不更方,守上法再进7 剂。三诊(2018 年12 月4 日):上诊药后,睡眠基本正常,夜寐7-8 小时。起夜1 次,舌脉同上。守原方去石苇,续服7 剂。

此患者以“寐差3 年余”为主诉,发病时间长,有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等特点,属中医“不寐病”范畴。温老师认为肝主疏泻、主藏血、主情志,肝在志为魂,神魂一体,故人之睡眠与肝藏魂关系大。当肝失条达,魂不守舍,神魂不安,则发失眠。肝位居中,属木,乃五行之首,肝主疏泻,斡旋枢机,是全身气血的枢纽,肝失疏泻则枢机不利,邪气上干心肺、下扰肾水、横犯脾胃,均可导致阴不入阳,寤寐失司,而心、肺、脾、胃、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亦可反作用于肝脏,使其疏泻失司,阴阳失交。此患者病机为肝气不舒、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肝郁阳亢,而致阳不入阴,则见失眠、入睡困难、眠浅易醒等症。四诊合参,本案为肝郁阳亢、肾气不足证。病位在肝、肾,病性虚实夹杂、以实为主,治当平肝潜阳,活血化瘀,补肾安神,如此则夜寐自安。

《伤寒论·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提出“怅怏不得眠”,“怅怏”即是惆怅不乐,一种低落、惆怅为主要表现的情绪,此为肝气不舒之象。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很多人表现出一种焦虑不安、抑郁寡欢、心烦易怒的精神状态,而肝脏正常疏泻功能失司,气机的升降失常,导致失眠的发生,而失眠这一种精神状态则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如此恶性循环,则难治矣,因此现代失眠患者的治疗当注重疏肝理气、平肝熄风、清肝泻火等,使肝气得疏、神魂得安。

猜你喜欢

钩藤安神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床头挂香囊,安神又助眠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安神补脑制剂说明书的公告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安神补脑和补脑安神,不是一家
“剑河钩藤”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