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ICARE沟通模式在IVF助孕患者应用效果

2020-12-22陈苗苗纪莎莎张兰梅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护患生殖

王 斌 刘 乔 陈苗苗 纪莎莎 张 静 张兰梅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妇产科生殖中心(北京,100101)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时情感传递的过程,护士与患者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直接或间接关联着患者的健康[1-2]。对患者有效沟通及健康宣教,可满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需求,负性情绪的降低以及正向心理的提升,最终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不孕症患者的最终选择,该技术治疗过程漫长、复杂,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就诊流程了解不足。IVF-ET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贯穿临床诊疗各个环节[4],接触患者频次最多、时间最长。如何对不孕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宣教沟通,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整个治疗周期,成为辅助生殖护理管理者关注问题。CICARE沟通模式包括接触(Connect,C)、介绍(Introduce,I)、沟通(Communicate,C)、询问(Ask,A)、回答(Respond,R)、离开(Exit,E)等6 个要素[5-6],该模式以流程为导向,将复杂、不清晰的沟通内容通过标准、流程化的方式表达,指导护士进行有效沟通。本研究将实施CICARE沟通模式应用于辅助生殖专科患者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2月—12月在本中心行IVF-ET治疗的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确诊需接受IVF-ET治疗;②首次接受IVF-ET周期治疗;③自愿参加信息收集并能够定期随访;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够独立完成问卷填写。排除标准:①严重听功能障碍不能配合健康教育;②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研究;③解冻胚胎移植周期;④患女性生殖及内分泌系统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按进入周期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2019年2—6月接受治疗的66例为对照组,2019年8—12月接受治疗的6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沟通模式,观察组行CICARE沟通模式。

1.2 常规健康教育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方法:①初诊环节,介绍就诊流程,加入科室“好孕群”微信平台,候诊区张贴专科知识展板;②检查治疗环节,告知用药时间要求及下次返诊时间;③手术环节,说明取卵、胚胎/嚢胚移植的注意事项、并发症观察的情况;④随访指导阶段,告知14天验孕检测要求及电话随访。

1.3 CICARE沟通模式实施及效果评价

观察组给予以流程为导向的护患沟通模式健康教育。成立CICARE沟通模式健康教育小组,共4名辅助生殖专科护士,专科工作时间5年以上,熟悉IVF-ET治疗的全过程。

1.3.1护士培训在CICARE沟通模式实施前,进行护士小组培训, CICARE沟通模式的概念、方法步骤、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项等,使护士能够理解并掌握CICARE沟通模式实施方法。培训分3次课程,每次50min。首次课程主要讲CICARE沟通模式的理论知识,第二次课程“CICARE”应用场景短片的观看学习,加深小组护士的认识,第三次课程为情景模拟,强化CICARE沟通模式的使用。由培训老师进行标准统一的考核,及时纠正沟通时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反复练习提高CICARE沟通模式熟练度的掌握,最终小组成员全部通过CICARE沟通模式的考核。

1.3.2制定规范的CICARE沟通流程在整个周期中,护患沟通分为不同阶段,小组成员根据CICARE沟通流程,按照各岗位工作特点,科室工作模式及患者心理特征共同制订患者在不同场合的沟通流程,包括初诊、检查治疗、手术、术后随访等环节,使整个过程规范标准可操作,保证与患者的有效沟通顺利进行。以患者进入初诊环节沟通为例,详见图1。

图1 以CICARE沟通模式为基础的IVF-ET患者沟通流程

1.3.3反馈与沟通持续改进每次CICARE沟通结束后,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每月进行汇总,互相交流经验,相互提高沟通技能,提高护理质量。

1.3.4评价工具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4-6]基础上,根据本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护理管理、临床护理专家论证修订,并选取15名患者进行预试验进一步完善。问卷包括3部分:①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年龄、不孕年限、妊娠史、生育史等基本资料;②患者生殖相关知识,包括IVF-ET知识、促排卵药物使用、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妊娠检测与随访等5个方面,共计25个条目,按Likert4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从 “不知道”到“完全知道”依次计1~4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掌握程度越好;③患者对护士沟通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沟通态度、沟通能力、沟通过程、沟通效果、总体评价等5个方面,按Likert4级评分法,每个条目从 “不满意”到“非常满意”依次计1~4分,总分为100分,得分<70分为不满意,70~79分为基本满意,8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03,相关知识部分内容效度指数为0.85,沟通满意度内容效度指数为0.88。

1.4 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用电子问卷收集资料。患者于扳机日扫描生殖相关知识调查表二维码进行填写;于移植术后,扫描护士沟通满意度调查表二维码进行填写。所有题目均为必答题目,问卷设置填写完整方可提交。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

问卷有效回收100%,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生殖相关知识掌握得分比较

观察组IVF-ET知识、促排卵药物使用)、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验孕与随访掌握程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殖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对护士沟通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沟通能力、沟通效果、总体评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护士沟通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士沟通评价及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CICARE沟通模式可提高患者生殖相关知识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CICARE沟通模式对初次行IVF-ET治疗的患者在生殖相关知识方面掌握较好,这与宋剑平[7]、郭婷婷[8]研究结果一致,说明该模式可提高护患沟通效率。徐凤琴等研究提出不孕症患者非常愿意学习不孕的相关知识,且需求迫切[9],对患者进行生殖相关知识正确普及是生殖科护士的重要工作。常规健康教育中护士主要完成本岗位患者必须知道的注意事项,多为片段式教育,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患者被动的接受知识输入,缺少护患间互动,护士无法全面了解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存在的疑问,导致部分患者对返诊、医嘱等相关事宜不明晰。IVF-ET治疗过程复杂,任何环节的遗漏均有可能导致整个治疗周期的中断或失败,从而加重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生理痛苦,加重经济负担[10],尤其对于初次行IVF-ET治疗的患者。CICARE沟通模式作为一种以流程为向导的沟通,针对患者所处周期阶段,通过6个步骤将该阶段所需相关知识细化到每个环节,为患者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宣教流程,使患者在轻松互动环境下学到必要的知识,积极主动配合诊疗与护理。

3.2 CICARE沟通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有文献报道,护士沟通知识的缺乏是影响护患关系、阻碍护患沟通的要素之一[11]。护患沟通能力是患者最看重的护士执业能力[12],也是衡量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显示,实施CICARE护患沟通模式,患者对护士沟通能力、沟通效果以及总体评价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①CICARE沟通流程将每一次患者的沟通流程化、标准化,内容由浅入深,护士在每个环节明确该说什么,怎么说,有利于护理人员迅速提升其沟通能力。②该沟通模式注重与患者互动,通过积极主动的介绍与宣教,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增进信任,促进护患关系良性发展;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感受,进行各项操作时注重患者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对患者的困难和疑虑运用专业知识及时给予针对性解答,使护理沟通理论变得更容易理解、操作,体现了护士对患者的关心。③由礼节性接触上升到陈述性沟通,其中融入感情交流,适时运用共情、肯定的技巧,体现了对患者的理解和尊重。冯佳等认为[13]使用CICARE沟通模式与患者沟通,能够将人文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该沟通模式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需求,体现了人文关怀,有助于得到患者满意。患者满意度提高,使护士在交流时更加大方、自信,更有利于提升护士的自身素质和职业修养,形成良好的沟通文化。由此可见,该沟通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和护士的沟通与互动,取得患者的认可。

综上所述,运用以流程为导向的CICARE护患沟通模式,符合临床护理思维逻辑,护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沟通能力。生殖专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提高护患沟通技能。在工作过程中,运用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提高生殖相关知识水平,增加患者的信任感,使其积极主动配合诊疗与护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护患生殖
社会嵌入视域下护患关系影响机制研究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沟通模式的构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