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nRH-α联合腹腔镜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患者血清RBP4、TSGF和Tie-2水平的影响

2020-12-22王泽琴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盆腔内膜病灶

王泽琴 段 洁

湖北省武汉市第九医院(43008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一种具有恶性行为的良性疾病,临床多累及盆腔脏器和壁腹膜,其中卵巢最为多见,导致不孕和剧烈腹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以腹腔镜保守治疗为主,但术后复发率较高[1-2],GnRH-α可促进术后残余异位内膜组织萎缩,达到预防复发效果[3-4]。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管生成素受体2(Tie-2)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的广谱恶性肿瘤抗原标记物,具有促进促炎分子以及粘附分子表达,维持成熟血管的稳定并参与内皮细胞新生血管化过程,检测方法简便、结果稳定等。也是目前检测GnRH-α联合腹腔镜术后效果的指标,对治疗辅助诊断、疗效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研究探讨GnRH-α联合腹腔镜治疗对患者RBP4、TSGF、Tie-2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0例。纳入标准:①典型周期性腹痛、盆腔包块、不孕等临床症状;②符合美国生育学会“修正EMT分期法”中诊断标准[5];③月经周期规律;④排除其它不孕因素;⑤患者知情同意;⑥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腹腔镜手术史;②近3个月激素应用史;③合并子宫肌瘤等其他肿瘤;④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⑤腹腔镜手术禁忌。依据以上筛选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联合组。

1.2 方法

腹腔镜组:于月经干净3~7 d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建立气腹,腹腔镜下观察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边脏器粘连情况,仔细分离粘连,清除病灶,并仔细检查膀胱表面、子宫直肠凹陷等处是否存在残留病灶,卵巢EMT患者给予剜出并缝合,腹膜处EMT病灶给予双极烧灼破坏病灶,彻底止血后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透明质酸钠制剂减少术后粘连,关腹。术后病理标本确认均为异位子宫内膜或腺体组织。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3d。联合组:术前月经第1天肌内注射醋酸亮丙瑞林(中肽生化有限公司)3.6mg,每4周1次,共3次;术后1~3 d 肌内注射醋酸亮丙瑞林3.6 mg,每4周1次,共3次;手术同腹腔镜组。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6]:显效,治疗后痛经、性交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B超盆腔包块完全消失,随访12 个月无复发; 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盆腔包块缩小>3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变化,盆腔包块缩小<30%。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3个月,美国雅培CI8200全自动生化免疫一体分析仪检测血清RBP4,试剂盒购自中国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SGF、Tie-2水平,仪器为NDM9602G型全自动酶标分析仪(北京普朗新技术有限公司),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③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及随访期间EMT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年龄、病程、r-AFS分期、疾病分型对比均无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两组疗效及随访复发情况比较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腹腔镜组,EMT复发率低于腹腔镜组(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RBP4、TSGF、Tie-2水平对比

RBP4、TSGF、Tie-2水平,治疗前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腹腔镜组(均P<0.05)。见表3。

表2 两组疗效及复发情况比较[例(%)]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检测指标水平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血栓、肺栓塞、间质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联合组出现1例骨质疏松、1例轻度胃肠道不适,1例失眠、头痛,停药后均自行缓解;腹腔镜组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治疗期间并发症联合组(2.0%)与腹腔镜组(0.0%)比较无差异(χ2=3.030,P=0.082)。

3 讨论

目前EMT机制研究多倾向于经血逆流种植理论[7]。腹腔镜手术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针对粘连严重EMT患者,单纯手术难以达到根除病灶,术后微小残留病灶在激素作用下继续增殖生长,造成术后EMT复发,不利于疾病转归。相关研究显示腹腔镜术后1年复发率近20%,5年复发率在30%~50%[8]。

GnRH-α是人工合成十肽类化合物,能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降低雌激素至绝经期水平,达到抑制EMT复发效果。术前给予GnRH-α可增加内膜组织中Bcl-2、Caspase3 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缩小病灶[9],降低手术难度和术中出血量;术后给予GnRH-α有利于降低雌激素水平,减少术后复发[10]。本研究联合组术前、术后均给予GnRH-α药物,提高了治疗效果并降低术后复发率,与有关研究[11]结果一致。

盆腔固有免疫系统异常可能导致EMT发生,经血逆流至盆腔的子宫内膜碎片可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并导致局部性激素水平升高,促进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存活。RBP4是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可结合其受体诱发炎症反应,还可通过促进炎症分子表达诱导炎症反应,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12]。TSGF是广谱恶性肿瘤抗原标记物,与恶性肿瘤血管增生密切相关,在实体瘤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显示EMT患者血清TSGF水平显著升高,且与EMT患者r-AFS分期、复发密切相关[13]。内膜血管生长紊乱和过度生长是EMT关键发病机制,而血管生长受促血管生长因子的调节,Tie-2是血管生成素,在血管增殖、分化,维持血管成熟和稳定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联合组治疗后血清RBP4、TSGF、Tie-2水平明显下降,提示GnRH-α联合腹腔镜治疗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恶性血管增生。分析原因为GnRH-α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降低局部炎症反应,这与王亚林等[14]采用腹腔镜联合GnRH-α治疗EMT患者观察到治疗后血清TNF-α、IL-18水平明显下降的报道结论一致。提示GnRH-α可有效抑制EMT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弱病灶侵袭能力。

综上,GnRH-α联合腹腔镜可显著降低EMT患者RBP4、TSGF、Tie-2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抑制恶性血管增生和病灶恶性侵袭等,达到减少复发目的,效果优于单独腹腔镜保守治疗。

猜你喜欢

盆腔内膜病灶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