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0-12-22尚艳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3期
关键词:丙泊酚苏醒根治术

尚艳伟

(南阳市南石医院 麻醉科,河南 南阳 473000)

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手术过程中需进行全麻,而不同的麻醉药物、麻醉方式对患者中枢神经、血液循环系统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丙泊酚能对麻醉插管时的应激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但有呼吸和循环抑制的不良反应,易引起与给药剂量和速率有关的心血管抑制。靶控输注技术可为丙泊酚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提供保障[2-3]。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南阳市南石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68例胃癌患者,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盲抽取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男17例,女17例;年龄40~68岁,平均(53.59±5.84)岁。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2~68岁,平均(54.28±5.23)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癌;②病情稳定且意识清晰;③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②合并血液系统、呼吸系统疾病;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不全;④肿瘤发生远处转移;⑤有听力障碍或药物滥用史;⑥急性感染;⑦对丙泊酚过敏。

1.3 麻醉方法

1.3.1术前准备 在患者进入病房后建立静脉通路,全程监测其心率、血压、心电图、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测量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麻醉诱导:行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初始血浆水平设定为1 kg·L-1,每次增加0.5 kg·L-1,直至患者意识消失。若BIS值<70,静脉注射0.07~0.11 g·kg-1维库溴铵和2~4 g·kg-1芬太尼,机械通气后,使BIS值稳定在45~55,再行气管插管。

1.3.2观察组 麻醉维持:行气管插管时,调整丙泊酚靶控浓度,使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0~45 mmHg(1 mmHg=0.133 kPa),机械通气潮气量为6~8 mL·kg-1,呼吸频率保持10~14次·min-1,BIS值稳定在45~55。

1.3.3对照组 麻醉维持:行气管插管时,停止靶控输注丙泊酚,改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与观察组相同的指标。

1.4 评价指标

1.4.1血流动力学 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采用体表置电极心电阻抗血流图方法检测患者麻醉诱导期(T0)、麻醉维持期(T1)及进入麻醉恢复室(T2)时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及心率(heart rate,HR)水平变化。

1.4.2血液流变学 分别采取T0、T1及T2时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得到血浆后使用自动血流检测仪测定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及红细胞沉降率方程K值(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K,ESR-K)水平。

1.4.3认知功能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4]评估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认知功能,满分为30分,得分<24分被认定是认知障碍。

1.4.4苏醒质量 睁眼时间:从停药到呼唤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从停药到气管拔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从停药到患者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及所处环境。

2 结果

2.1 血流动力学T1时,两组DBP、SBP、HR较T0、T2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对比

2.2 血液流变学T1时,两组PV、EAI、ESR-K较T0、T2时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较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对比

2.3 认知功能术后1 d,对照组MMSE评分为[(22.50±1.38)分]较观察组[(27.34±1.72)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98,P<0.001)。

2.4 苏醒质量两组睁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苏醒质量对比

3 讨论

胃癌是恶性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胃癌根治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该手术过程中需要进行全身麻醉,但麻醉后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认知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良影响。靶控输注以药效学和药动学为基础,通过调节药物血浆浓度控制麻醉深度,使麻醉效果更好、更准确[5]。故本研究通过改良麻醉药物和麻醉方式,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认知功能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丙泊酚静脉注射具有药效作用时间快、持续时间短,安全、平稳,给药剂量对呼吸抑制、循环功能的影响较轻。与传统输注系统相比,靶控输注通过调整血浆浓度使麻醉效果更具有可控性,从而降低呼吸及心血管抑制,稳定血液流变学,具有较高的麻醉质量[6]。有研究认为,血液流变学异常会导致人体各器官血液灌注正常,血液黏度升高后血流速度减慢,局部组织会出现缺血、坏死等现象,甚至会造成死亡[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T1时PV、EAI、ESR-K下降幅度较观察组高,对照组DBP、SBP、HR下降幅度较观察组高,表明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影响较小。分析其原因在于,使用七氟烷可对机体突触后膜上烟碱乙酰胆碱受体起抑制作用,使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从而释放相关细胞因子,导致细胞凋亡,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丙泊酚会异化并激活酪氨酸受体,发挥麻醉作用,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抑制神经突触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影响较小[8]。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d,观察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表明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有助于快速恢复认知功能,提高苏醒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丙泊酚是一种新型的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具有强脂溶性的特点,注射患者体内不易积聚,药物残留少,与七氟烷相比,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苏醒质量较高[9-10]。

综上所述,对胃癌根治术患者使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其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影响较小,有助于快速恢复认知功能,提高苏醒质量。

猜你喜欢

丙泊酚苏醒根治术
植物人也能苏醒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绿野仙踪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会搬家的苏醒树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