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

2020-12-22陈晓霞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34期
关键词:开腹囊肿出血量

陈晓霞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妇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于30岁左右的育龄期妇女,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OEC)是一种常见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易引发痛经、不孕,且复发率高,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采用药物治疗OEC的效果欠佳。临床医生多采用手术治疗OEC,术式主要包括传统开腹囊肿切除术、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以上两种术式各有优劣且存在一定不足。随着腹腔镜在外科手术中的广泛使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已成为治疗OEC的重要方式。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对OEC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OEC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各45例。纳入标准:经B超检查、常规妇科检查确诊为OEC。排除标准:(1)伴有手术禁忌证;(2)其他卵巢疾病;(3)精神疾病;(4)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本研究经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开腹组:年龄25~45岁,平均(34.74±4.66)岁;囊肿直径4.1~7.0 cm,平均(5.56±0.59)cm;单侧囊肿31例,双侧囊肿14例。腹腔镜组:年龄26~45岁,平均(35.32±4.43)岁;囊肿直径4.5~7.0 cm,平均(5.77±0.48)cm;单侧囊肿32例,双侧囊肿13例。两组年龄、囊肿直径、囊肿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开腹组 对患者采用开腹囊肿切除术治疗:使患者取平卧位,腰硬联合麻醉,常规消毒,切开腹部探查病灶及其累及情况,电凝灼烧病灶,剥离囊肿,最后缝合止血。术后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及米非司酮、丹那唑等药物治疗。

1.2.2腹腔镜组 对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协助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麻醉,于肚脐下方做一小切口(约长1 cm),以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放置腹腔镜,探查卵巢具体情况。于耻区双侧进行穿刺,放置手术器械,分离盆腔粘连部位,剔除囊肿壁,电凝出血创面止血。止血成功后,在卵巢创面、粘连分离面覆盖医用可吸收膜。术后药物治疗方案与开腹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1)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2)复发情况。(3)术前、术后1 a抗苗勒氏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于术前、术后1 a分别取5 mL患者肘静脉血,离心(3 500 r·min-1,10 min)取上清液,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AMH,以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E2,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FSH。(4)术前、术后1 a卵巢储备功能,包括基础窦状卵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卵巢体积。(5)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术后出血。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P<0.05);两组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卵巢功能术前,两组AM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两组AMH水平下降,两组FSH、E2水平均上升(P<0.05);术后1 a,腹腔镜组AMH、FSH、E2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功能比较

2.3 卵巢储备功能术前,两组AFC、卵巢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a,两组AFC少于术前,两组卵巢体积小于术前(P<0.05);术后1 a,腹腔镜组AFC多于开腹组(P<0.05);术后1 a,两组卵巢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手术前后卵巢储备功能比较

2.4 病灶复发率随访1 a,开腹组脱落1例。开腹组复发2例,腹腔镜组复发3例。腹腔镜组复发率[6.67%(3/45)]与开腹组[4.55%(2/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979)。

2.5 术后并发症开腹组发生4例切口感染,4例术后出血;腹腔镜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2%(1/45)]较开腹组[17.78%(8/45)]低(χ2=4.444,P=0.035)。

3 讨论

OEC为女性多发良性肿瘤,早期无症状,病情进展缓慢,但随着囊肿体积的增大,易导致月经紊乱等症状,甚至造成不孕[2]。开腹囊肿切除术具有术野清晰、易于操作、疗效确切等优点,但手术创伤较大,切口愈合较慢,影响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且易出现肠梗阻、粘连、感染等并发症,患者预后不佳。

与开腹囊肿切除术比较,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具有以下优势:(1)手术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遗留瘢痕小,美观度高,易于被患者接受;(2)建立气腹,盆腔视野更加清晰,可进一步清除病灶,降低粘连出现率且不易损伤周围组织;(3)腹腔镜具有放大功能,可发现开腹手术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通过电凝烧灼能够更加彻底地清除病灶;(4)避免器官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减少手术器械、纱布等对组织的损伤;(5)一次性完成诊断与治疗且可反复施行;(6)若手术过程中囊肿破裂流出囊液,利用腹腔镜可彻底冲洗,有利于降低复发率[3-5]。本研究发现,腹腔镜组住院时间较开腹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腹组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组低。这提示采用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OEC的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若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过程中发现盆腔粘连严重,分离难度大,需及时改为开腹术,避免损伤器官或病灶清除不彻底。

卵巢的功能直接关系到女性的生育能力,AMH、FSH、E2是评估卵巢功能的重要指标[6]。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 a腹腔镜组AMH、FSH、E2较开腹组低,提示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对OEC患者的激素水平影响小。OEC与卵巢皮质相粘连,在剥除囊肿时会损伤卵巢组织,造成卵泡丢失,导致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引发卵巢早衰甚至不育[7-8]。本研究发现,术后1 a,腹腔镜组AFC较开腹组多。这提示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可保存卵巢储备功能。

将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应用于OEC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快,在保存卵巢储备功能和改善激素水平方面具有优势。

猜你喜欢

开腹囊肿出血量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腰骶部巨大皮脂腺囊肿1例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