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桉木屑制作云耳菌种技术

2020-12-22王灿琴韦仕岩吴圣进陈雪凤覃晓娟吴小建

食用菌 2020年1期
关键词:原种培养料木屑

王灿琴 韦仕岩 吴圣进 陈雪凤 覃晓娟 吴小建

(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桉树种植地,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均居全国首位[1]。广西桉树主要用于加工生产人造板材和林浆纸。桉树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物如树皮、木屑和边材等,这些剩余物的传统处理方式多以就地抛弃、焚烧或填埋等为主,既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黑木耳又名红木耳、光木耳、云耳、木耳菇、川耳、黑菜等[2],是我国三大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其年产量仅次于平菇和香菇[3]。云耳是广西的黑木耳特有品种,因其独特的口感及上好的品质统称云耳,是广西唯一的名特优食用菌品种,特别是田林产的钻石牌“鲁贤云耳”20世纪70年代,在全国商品黑木耳质量评比中名列三甲,并获得全国外贸特产一等奖[4]。云耳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还具有降血脂、抗血栓、抗衰老、抗肿瘤等功效[5],是一种珍稀的食、药兼用食用菌品种,深受人们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对广西云耳的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等研究报道较多,但云耳菌种制作鲜有报道。笔者发现在云耳菌种的制作过程中经常出现成品率低、菌丝容易老化、菌丝没长满就现原基早衰等问题。为此笔者以桉木屑作为制作菌种的主要原料,并通过严格控制光线、合理摆放等措施来提高云耳菌种的成品率及质量。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培养料配方

配方1:桉木屑62%,谷壳15%,桑枝屑10%,米糠12%,蔗糖1%。配方2:桉木屑57%,桑枝屑30%,麸皮12%,过磷酸钙0.5%、石膏粉0.5%。配方3:桉木屑50%,杂木粒15%,棉子壳24%,麸皮10%,过磷酸钙0.5%,石膏粉0.5%。

2 原料预湿

所需原料均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虫害。根据配方称取各种原料,将除米糠和白糖之外的各种原料混合干拌均匀,然后加水将料含水量调至55%~60%,用石灰将料酸碱度调为pH7.0~8.0呈椭圆形堆闷24~48 h使原料充分吸水。堆闷结束后根据配方添加米糠和蔗糖,再次调整料含水量为 55%~60%,pH 为 7.0~8.0,即可装瓶装袋。装(瓶)袋在5~7 h内完成,防止培养料因长时间堆放而发生酸败。

3 装瓶装袋与灭菌

为保证质量及提高效率,二级原种采用瓶装料,三级栽培种采用袋装料。原种采用容积750 mL,口径28 mm透明玻璃瓶,每瓶装料(干)重约350 g,装好瓶后用棉塞封口;栽培种采用15 cm×28 cm×0.005 mm规格聚丙烯塑料袋,每袋装料(干)重约400 g,袋口用外径3 cm无棉盖体套好。将装好培养料的瓶(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温度121℃保持1~1.5 h。

4 接种

将灭菌好的培养料袋(瓶)搬入消毒好的培养室,待料温降至38℃以下即可进行接种。接种时,培养原种接18 mm×180 mm云耳试管母种,每支母种接5~6瓶原种料瓶;培养栽培种接规格750 mL,口径28 mm的云耳瓶装原种,接种量以一瓶约350 g的原种接40~50袋栽培种培养袋为宜。接种时将菌种掰成黄豆大小的块状(避免菌种过碎而损伤菌丝),利于菌种萌发菌丝快速恢复生长并布满栽培料表面,减少杂菌污染。

5 发菌管理

接种后袋(瓶)及时放入培养室的架子上,摆放时栽培袋间距0.1~0.2 cm,以免菌丝生长过程中自身发热升温过高导致菌丝老化,摆放完毕后培养架的四周用遮光布进行遮光,防止灯光诱发原基。菌丝培养期间培养室保持自然干燥即可,温度控制在23~28℃,培养室门窗用遮光布遮光,保持发菌室黑暗。发菌期间每隔7 d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发现杂菌污染及时清理以防蔓延,待菌丝长满瓶(袋)即可使用。

6 小结

与传统的配方料相比,利用桉木屑制作云耳菌种,并通过严格控制光线、合理摆放等措施,3种配方制作菌种的成品率均在96%以上,且大大提高了菌种质量。此外,作为云耳菌种制作主要原料,桉木屑具有易得、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桉木屑作为主要原料成功应用于云耳菌种的制作,为灵芝、香菇等其他木腐菌类的菌种制作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原种培养料木屑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基于隧道式发酵金针菇菌渣的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分析*
木屑在高原无土基质化发酵腐熟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木屑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嚯,钻木真的能取火
黄石市平菇培养料的经济实用配方与常用配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