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缓解其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

2020-12-21朱敏英

关键词:股骨针对性常规

朱敏英

(弋阳县中医院,江西 上饶 334400)

目前,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多种骨科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遭受到外伤所致,临床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但部分患者会由于较为严重的疼痛程度产生不良情绪,甚至拒绝治疗。本文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护理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入院奇偶数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常规组(n=26)和实验组(n=26);常规组26例患者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15;患者的上下年龄分别为88岁和50岁,年龄均值为(67.13±2.14)岁;实验组26例患者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例为7: 19;患者的上下年龄分别为86岁和48岁,年龄均值为(66.79±2.50)岁;所有患者均在家属的自愿情况下接受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监督核准硏究内容,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完整,(P>0.05)表示患者的相关指标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常规组患者接受本院医护人员的环境护理和用药指导,同时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相关治疗和护理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1.2.2 针对性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本院医护人员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护理;首先,多数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遭受到外伤时,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缺少一定的安全感。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骨折恢复需要良好心态等常识告知患者,并由主治医生向患者详细讲解治疗过程中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治疗方案,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对患者实施治疗;同时为了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可以将本院相关治疗成功案例告知患者,树立患者治愈的信心,同时提高护理依从性;然后,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给予疼痛护理和体位干预。对患者进行卧位等 指导,必要时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按照医嘱给予其不同剂量的止痛药等。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相关指标(满意度、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M)进行观察记录,并给予有效对比。

1.4 观察指标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和常规组在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分别为(6.51±1.39)分和(6.28+1.50)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实验组(针对性护理)的疼痛评分(1.40+0.51)分、满意度评分(90.23±3.33)分相较于常规组(常规护理)的疼痛评分(3.00±0.78)分、满意度评分(82.23±2.21)分效果较好,两组相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属于我院临床治疗中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其主要发病于40岁以上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相关医学临床数据表示,大部分患者经过合理的复位、妥善固定后,基本可以达到痊愈的效果。但由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疼痛感,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护理,可能出现相关的并发症状;因此,为了提高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我院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疼痛评分、满意度评分相较于常规组评分较高,两组相关数据对比,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是指在患者受伤入院以后,由相关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实际受伤情况以及心理情绪进行准确评估并实施相关的干预,釆取及时有效、针对性的方法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树立其治愈信心,提高护理依从性;同时,由具有相关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疼痛护理和体位干预,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股骨针对性常规
常规之外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