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2020-12-20郭德斌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隐窝孔镜椎间

郭德斌

(云南省文山州中医医院骨伤二科,云南 文山 663099)

腰椎管狭窄通常是因侧隐窝狭窄而导致,而侧隐窝狭窄是因关节突关节骨性增生以及椎体后缘骨性增生导致,另外腰椎间盘突出以及黄韧带钙化、肥厚等也会导致腰椎管狭窄[1]。针对这一疾病,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开放性手术创伤大,不利于恢复,疼痛明显,所以对更加有效的手术方式研究非常重要[2]。本文对此予以研究,现作如下说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中医医院骨伤科择取46例腰椎管狭窄患者,病例择取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将其随机分组研究,对照组(23例)中,男12例,女11例,病例择取年龄均值为(56.13±4.78)岁,病例择取病程均值为(5.02±1.23)年;研究组(23例)中,男13例,女10例,病例择取年龄均值为(56.22±4.82)岁,病例择取病程均值为(5.13±1.33)年;对一般资料予以统计学分析,组间无意义,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23例)实施开放性手术,先行全麻,以病变椎体为中心做7~15 cm切口,将病灶节段棘突、椎板切除,将增厚黄韧带切除,对侧隐窝、神经根管予以扩大处理,清洗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关闭切口。研究组(23例)实施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手术,选择屈髋屈膝俯卧位,并行局麻,于后外侧正中线旁开12~14 cm位置做0.7 cm切口,从髂嵴位置按照水平方向向头端进行穿刺。利用C型臂定位,注入亚甲蓝与碘海醇混合液(1:9),对病灶椎间盘进行确定,用导丝置换穿刺针,以导丝针为准通过扩张器对软组织进行扩张,将TOMs Cni 定位器置入,对病灶位置进行确定,并在上关节突上位置打孔,并逐级扩大椎间孔,清除部分内聚上关节突。取出骨钻,将工作套管置入,再将椎间孔镜置入,通过骨刀将椎体后缘增生的病变组织切除。对破裂的纤维环,通过双极射频予以消融皱缩成型处理。手术完成后将工作套管和内镜移除,并缝合切口。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②术中出血量;③住院时间;④术后疼痛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评分越高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涉及到计量资料,以()方式予以表达,另外经t值方式予以检验,如果检验所得结果P<0.05,则表示有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60.3±15.9)min]比对照组[(90.5±24.6)min]短,术中出血量[(12.5±21.6)ml]少于对照组[(200.5±21.6)ml],住院时间[(4.6±1.9)d]短于对照组[(9.7±3.2)d],术后疼痛评分[(7.6±1.5)分]比对照组[(2.1±1.1)分]低,P<0.05。

3 讨 论

近些年,腰椎管狭窄发生率呈现出递增趋势,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多见,这一疾病会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生活质量。传统治疗方式是开放性手术,但创伤严重,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不利于恢复,特别是老年患者,手术风险比较高。伴随微创技术发展,解决了传统手术创伤严重等问题,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手术成为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的新途径,其利用内镜技术,可以减轻创伤面积,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术后无需长时间卧床,对患者术后恢复有利[3]。本次研究显示,实施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评分更低,可见这一术式在腰椎管狭窄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更佳,尤其对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不能耐受全麻的病人意义更大。

综上所述,对腰椎管狭窄患者来说,椎间孔镜下侧隐窝减压手术治疗的实施可取得确切效果。

猜你喜欢

隐窝孔镜椎间
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减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扁桃体与口臭的“恩怨”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对单节段DLSS术后患者腰椎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经椎间孔镜一次性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酒精通过抑制肠上皮干细胞增殖损伤肠上皮的更新修复能力*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
揭开腰椎间孔镜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