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2020-12-20杨移斌

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有益菌宿主制剂

○杨移斌

微生态制剂通用名包括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活菌制剂等,主要是在微生态原理上对微生物进行调节,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微生物促生长物质等经培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生物制剂或活菌制剂。使用对水产养殖生物无害的、活的微生物或者其分泌物等,通过扩大培养、发酵及干燥等工艺形成产品。其中在水产养殖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多为直接扩大培养得到的微生物,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养殖鱼类等寄主的健康水平,以促进宿主体内有益菌群生长,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平衡,使得有害菌数量保持较低水平。目前,我国水产养殖中应用较多的微生态制剂主要是芽孢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弧菌、假单胞菌、硝化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

1 微生态制剂作用原理

1.1 竞争性抑制:微生态制剂活菌与病原菌之间形成竞争,主要竞争方面表现在有用的物质、营养及可利用能量等方面,通过竞争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调节同一个生态系统中病原菌的数量,使其长期处于产生危害的临界值以下。

1.2 分泌抑菌物质:微生态制剂活菌也可分泌一些具抗菌杀菌作用的活性物质,比如说有机酸溶菌酶、细菌素等活性物质就是此类,此类活性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病原菌,导致其生长繁殖障碍,通过正向调节,这些活性物质又可以促进宿主对能量及物质的竞争,从而达到调节宿主微生物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

1.3 促进机体生长:微生态制剂通常含有很高的蛋白质,故本身就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而且通过在宿主体内生长繁殖,还可以合成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酶、促生长因子等。故微生态制剂作为营养物质,可以加强养殖鱼类营养物质代谢,促进机体快速生长。

1.4 提高鱼类免疫:微生态制剂通过刺激鱼类免疫器官胸腺、脾脏等的快速发育,能有效地加强抗干扰素和吞噬细胞活性,促进宿主机体产生大量抗体和提高吞噬菌吞噬活性等刺激免疫,增强淋巴T细胞和淋巴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免疫反应,从而能快速激发宿主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使得宿主机体免疫得到迅速加强。对更加低等的无脊椎动物而言,微生态制剂的作用主要是提高体液因子中各种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其机体的免疫力。

1.5 改善养殖水体水质:微生态制剂主要通过生物拮抗、絮凝等作用来改善水质,具体为通过使用养殖水体中的有机酸、氨、硫化氢等物质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水体溶氧,还可以将铁、汞等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有的还能进行硝化和反硝化作用。

2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具体应用

2.1 改良水质:即应用微生态制剂进行水质调控。水产养殖水体中存在水体微生物的动态系统,其中包括有益菌群和有害菌群,通常情况下,这两类菌群会保持平衡。但如果水质遭到污染或投喂不当时,使水体环境条件恶化,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水体有害菌大量繁殖,其中大量病原菌使得鱼类发病机率大增。利用微生态制剂,因其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活性,施用后能迅速繁殖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物种,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能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植物残骸等,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同时抑制水体有害菌的生长繁殖,导致其浓度下降,达到改良水质的目的。

2.2 提高鱼类抗病力:微生态制剂内服的方式是通过作为一种微生态添加剂添加到饲料中,如市场上的光合细菌的湿、干品,饲料酵母及一些益生素等产品,从而能优化饲料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进入鱼体消化道后,通过生长繁殖,数量急剧增加从而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群生长,调节鱼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改善其肠道生物区系的组成。如乳酸杆菌产生的乳酸可降低肠道pH值,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有益微生物还可产生各种消化酶,从而提高饲料消化率,如芽孢杆菌具有很高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可降解饲料中一些抗营养因子,提高饲料利用率,保证乳酸菌的数量优势,从而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生,促进鱼类健康生长。

3 使用微生态制剂需注意的问题

3.1 微生态制剂的施用时间:有益菌的活化、生长及繁殖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因此施用时间应在晴天上午或施用后及时补充增氧,否则不一定能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

3.2 微生态制剂的活菌总数:为了使有益菌与有害菌竞争形成优势并能得到保持,微生态制剂中所含活菌总数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指标;另外,首次使用和换水后使用用量要充足,并坚持长期连续使用,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3.3 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拮抗作用:养殖水体环境是否适合有益菌的生存和繁殖,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使用抗生素或消毒剂时,抗生素或消毒剂也会杀灭有益菌,导致对病原菌的作用下降,从而会降低其作用效果。因此,使用微生态制剂时,一般不使用抗生素或消毒剂,如使用应间隔至少在5天以上。

4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展望

4.1 行业无序竞争:行业很多企业人数少、规模小,呈作坊式生产,另外行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缺乏,有的个别企业甚至只有一位技术人员,员工素质低,有的还是临时人员,这些都对行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4.2 企业存在一些不当做法:如芽孢杆菌等农业部允许用于饲料的微生物申请了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和生产许可证,但对在此范围以外的产品以非药品的形式出售。

4.3 展望:微生态制剂应用在我国起步比较晚,且自身存在一些弊端,如菌体稳定性比较差而且活性难于维持,在消化道中需要达到一定量才能发挥作用;一般不能与抗生素同时使用,对突发疾病几乎没有作用;使用技术未准确掌握;主要用于预防及大量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安全性问题未深入研究等,但微生态制剂在抗病方面存在天然的优势,绿色、环保、安全等是其主要特点,故是抗生素替代品的选择之一。提高微生态制剂效果有以下几个方法:①筛选有效的菌株;②对菌株进行基因改造;③几株益生菌联合使用。同时明确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能为微生态制剂的广泛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联:430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手机:17771809619)

猜你喜欢

有益菌宿主制剂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肠道有益菌群的重要来源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龟鳖类不可能是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
如何保护肠道有益菌?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抓住自然宿主
绦虫大战,争夺宿主控制权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