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古成都
——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解析

2020-12-19明文秀

黄河·黄土·黄种人(华夏文明)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金沙考古遗址

□明文秀

2018 年6 月9 日,是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大型原创专题展览 “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 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 由此拉开了成都站“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帷幕。该展览由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筹备组主办,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承办, 是2018 年度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重要考古发现” 系列特展的重头戏,也是成都地区21 世纪以来考古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示, 堪称2018 年度旅游黄金期的文化盛宴。

策划团队来自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两个文博单位, 由展览、设计、考古专题、文物保护等专家及业务骨干组成。 展览重点甄选了高山、 三星村、双元村、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实业街佛教造像坑、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赵廷隐墓、高克明家族墓、东华门等30 个重要遗址和800 件(套)文物或标本,创建考古、 博物馆与地方公众生活的深度链接, 让公众在观展中直观感受成都近4500 年的历史, 品鉴新世纪成都考古工作的累累硕果。 这份骄傲的成绩单是考古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向成都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拳拳致敬。 时光荏苒,倏忽间已过两年,展览余温仍在。 回首过往,历历在目,谨以本文与大家共享。

缘起

2017 年秋,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在申报2018 年度财政预算时, 展陈团队讨论来年夏季临展项目。 最初,受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启发,希望能抓住目前的社会热点,策划一个以“文物医生”为主题的展览,打破屏幕和文物保护的神秘感,让其近距离走进公众。 但此时本馆已有一个成熟的国家基地文物保护中心, 而博物馆展览主要是靠文物说话,如果缺乏足够空间、科学解说和良好互动, 展览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在异地临建一个微型文物修复中心,效果会不尽如人意。

鉴于此,我们决定重新调整思路,通过认真梳理资料,征询专家意见,分析观众数据,将原有主题进行扩充,转换成“考古成果”展。 此类展览已成为现在众多博物馆竞相追逐的展示内容,新的选题,会带来新的资源、知识、观点以及创意,社会关注度高,易于拉近考古科学、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提升博物馆的社会认同感。

21 世纪以来, 近20 年的考古发现已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和研究成果,为展览提供了稳固的展品和学术支撑。成都考古肇始于20世纪40 年代, 在社会的变迁中历尽艰辛坎坷,经历了“零星发现、主动探索、系统发掘、深入发掘研究”四个阶段,使古老成都的神秘身形渐显其影。 进入21 世纪以来,金沙遗址的震撼重现开启了成都考古的 “黄金时代”。随着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成都考古事业蒸蒸日上,新发现接踵而至,热点迭出,300 多个重要遗址点,4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 个“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成都古老文化根脉的固有印象。 以往,这些考古成果多是通过媒体呈现在公众面前,过于碎片化和抽象化,且很多成果也尚属“墙内开花墙内香”,未曾被大众知晓。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游客数据显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和暑假有大量的游客走进博物馆,是博物馆实现宣传教育功能不容错过的好时机。 遗产日,观众群较广泛,跨越不同年龄、地域、职业、专业、文化层、兴趣。 暑假期间,博物馆目标观众群以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为主, 亲子和团体游客也较多。2018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口号有4 个:一是“见人见物见生活”,二是“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三是“非遗让生活更美好”,四是“新时代、新生活、新传承”。 “一个成功的展览是在‘熟悉’与‘陌生’之间对话,是要建立正确理解的沟通渠道,是在博物馆提供的权威知识与社会大众的认知局限之间搭建理解的桥梁,是以契合公众心理需求为最终目标的持续考问。”[1]展览作为博物馆最核心的文创产品,也是为观众服务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认为推进公众考古学尤其是成都民公众考古学的条件已成熟。

作为2018 年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揭幕之作,此次展览要演好“掀幕人”的重要角色,应与大会琴瑟和鸣、相得益彰。 本次大会主题是“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学研究”。 此次大会是中国考古学发现与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中外考古学合作交流的一次难得的机会。 成都地区考古并非孤立的存在,其众多成果展示了成都地区几千年发展进程中“古代文化交流”的巨大成就。

基于以上认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策划了此次展览,以切实的行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号召。

文物是主角,内容顺势而为

当展览概念设计完成后,我们开始着手内容设计及方案编写时,遇到了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如庞杂的展示内容与有限的展厅面积之间的问题,时间紧、人员少与繁杂的展陈事务问题,以及有限的布展经费与展览全周期运转问题。 有位设计师在策展之初曾戏称这是一个“三无”展览:无钱、无展品、无展具。

为了顺利推进展览,金沙遗址博物馆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领导主持召开了一个“通气会”。 会上对展览的主题、展览成果的呈现、展品的选择及运输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并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优势互补,各司其职。 博物馆负责展览的具体实施和进度控制,考古研究院负责学术把控,提供文物、图表、视频等展览内容。

此次展览的“成都”,不是一个主城区概念,而是整个“大成都”,几乎遍布整个成都平原。 而“考古成果”,则应包括考古资料的获取、新的考古技术与理念的应用、研究成果、文物保护成果、考古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考古知识的普及率和关注度等多方面的内容,有文物、记录、报告、文章、照片、表格、声视频、仪器工具以及考古人等多种载体。 为了完美地呈现上述内容,我们试着打破以往单线叙展的设计模式,采用“时空”二元结构,从古至今,从田野到室内,从考古圈到社会圈,从考古人走向平常百姓。 在内容设计上,牢牢把握考古发现、文物保护、公众考古等几个重要环节,紧扣“成果”这一主题,以考古新材料为主,重点甄选高山、三星村、双元村、成都商业街船棺葬、老官山汉墓、实业街佛教造像坑、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赵廷隐墓、高克明家族墓、东华门等30个重要遗址和800 件(套)文物,从考古文化内涵的解读,到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呈现,带领观众了解成都几千年的过往,考古发现背后的故事,品鉴成都考古的累累硕果。

展览,由序厅、考古发现成果、文物保护成果、科技考古、考古教室、结束语组成,以考古发现成果和文物保护成果为主,展示了成都考古的方方面面。 序厅,以图文形式,运用大数据高度概括了新世纪以来成都考古的系列成就,以蒲江飞虎村船棺墓群出土的“成都”刻铭铜矛点题,以新世纪首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金沙遗址” 的发掘为铺垫,实现游客观展角色转换,激发他们观展的欲望和耐心。 (图1)

第一部分:考古发现成果。 以时间为轴线,分“古国寻踪”“天府新证”“名都觅迹”三个单元,用“寻”“新”“觅”三字形象地揭示了成都不同历史阶段的重大考古成果,高度浓缩了其4500 年悠久而灿烂的历史精华,以全新的实证和视觉改写或丰富了成都城市印象。 展览以主要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相结合进行关联性展示,用图文、多媒体和视频等形式将科技考古等新的考古学理念与方法融入其中。 “古国寻踪”单元,讲述了成都考古人对成都早期文明及古蜀国的艰难探寻,展示内容包括:成都平原最早的聚落遗址——大邑高山遗址;最早的水利成就——温江红桥村遗址;全国四大古城之一、西南第一大古城——新津宝墩古城外城遗址;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过渡的重大补白遗址——青白江三星村遗址;有“地下青铜器宝库”之称的双元村东周墓地;有“古蜀文明特色的墓地”之称的蒲江飞虎村船棺墓群……它们共同演绎了成都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东周时期近两千多年的文明历史。 (图2)“天府新证” 单元, 主要选取了系列补白式的遗存,如:汉代成都乡级基层聚落遗址——郫都区指挥村遗址;“2013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金牛区老官山西汉墓群; 新鲜出炉的东汉晋大型墓群——新津邓双镇金龙村和金堂十里村崖墓群;突破性重大发现——青羊区实业街和下同仁路佛教遗迹……展示了秦汉至三国时期成都在“大一统”格局下不断融入和发展的非凡历程。 (图3)“名都觅迹”单元,选取了几处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新发现,如:反映城市中心遗址的天府广场古遗址,反映街坊遗址的江南馆街唐宋遗址,反映贵族文人遗址的后蜀权贵赵廷隐大墓、北宋尚书右丞何郯家族墓、画家高克明家族墓;反映明蜀王宫苑遗址的东华门古遗址,以及壁画、雕刻、文物俱佳的明蜀王近臣太监墓群,等等。 展示了唐宋以来成都作为西南第一中心城市的重大成就,各个遗址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古老成都的城市风貌。(图4)动物、植物、环境、空间、体质人类学等新兴科技考古,除穿插于田野发掘、室内整理、研究和科技保护展示外,另觅一处集中展示,一方面凸显其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延伸遗存的历史信息。 (图5)

图1 序厅

图2 “古国寻踪”单元

图3 “天府新证”单元

图4 “名都觅迹”单元

图5 科技考古展示

图6 文物保护成果展示

图7 考古教室

第二部分:文物保护成果。 以重要遗址代表性遗存为案例, 集中展示了金沙遗址、商业街开明王朝墓葬、老官山西汉墓、赵廷隐墓等遗址出土的骨角质、漆木器、陶瓷器、壁画和纸质文物等不同质地文物的保护成果,突出“无缝连接”文物保护的突破性进展,呈现了文物从田野发掘现场救治到紧急送往文保中心做最后的问诊、会诊、确诊、修复及保养的全过程。 (图6)

第三部分:考古教室。 此为特设的展览互动区和休息区,是观众温故知新、吸取考古知识、参与体验、休息沉思之处。 《漫说考古》视频、图版、抽签、拓片、现场秀、转盘、翻页、 大富翁游戏等多个轻松活泼的环节,将考古学相关知识及成都考古成果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成为展览娱乐、兴趣的新亮点。 (图7)

第四部分:尾声。 以大量的考古报告、研究专著和“大遗址保护”成果推动城市发展图表结束整个室内展览,为展示内容其他传播方式开启新的路径。

此次内容策划打破以往考古成果文物精品展示的模式,颇有新意。 文物是真正的主角,没有过多的渲染,展品既有“国宝级”的精品, 也有众多看似不完美的文物碎片,但它们都是历史发展的见证物, 同样可为历史代言。 其用意在于告诉公众,真正的考古不是挖宝,也不神秘,而是一门在众多蛛丝马迹中探寻历史真相的严肃科学。 “考古学就是要铸造一种这样的眼光: 从最残破的遗存中复原技术、窥视精神;从残缺不全中想象、描摹和感受一种古代艺术之美。”[2]另外一个亮点,就是把重要遗址的领队请进展览第一现场,以遗址和文物为话题, 亲述遗址考古的那些事,极大地增强了展览的亲和力。 其中,展示图版中,考古领队与卡通形象“小金”的口语对话,为展览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简笔画设计,繁而不乱

本次展览形式设计,需要着力解决庞杂的内容和展品与有限的展厅面积之间的矛盾。 18 年的考古成果,近800 件(套)文物或标本,还有投影、视频等多媒体,而展厅面积仅有700 平方米。 为此,我们采用简笔画设计,不做过多场景渲染和模型设计,重在空间与版面设计。 投影与视频投放,以遗址与出土文物组团讲述考古故事为主, 层次分明,纷繁而不失逻辑,引领观众踏上身临其境的文化之旅。

图8 入口处色彩设计

展陈空间分文物展示区、互动区、休闲区,灯光与投影从顶到地,版面与视频靠墙,顶和地面全结合, 达到全空间全方位的使用,既强调了展示内容“意义”的传达,又关照到游客观展的舒适感,尤其是视觉和心理感受。第二部分“文物保护成果”,居中设计,周围是众多的考古工地发掘成果展,不仅传递了文物保护与各遗址和文物的亲密关系,更突出了“无缝对接”已是田野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常态工作模式。 顺时针观展路线的设计,从“天府新证”单元始,利用较为开阔的空间,用重点文物独立展柜构成中轴展线,结合四周一般文物,辅之以高精度的遗址发掘场景巨幅照,层次分明,组团清晰,给予展品诠释的新视觉,既增加了展品的数量和多样化的视觉,又可有效地分流观众。

展览有深灰、浅灰、米白、深蓝、朱红、橙黄多色,冷暖色调协调融合,既稳定饱和,又活泼欢快,并以相应的色块突出区分不同的展示内容。 展厅大门外墙,采用灰色和橙黄色冷暖二重色块与两扇大门融为一体,产生一种微妙的穿越感。 以21 本世纪初成都考古新起点、“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金沙遗址发掘巨幅灰度照作为背景,给人以强烈的年代追忆感。 暖色调橙黄色作边框和展览标题色块,以蒙太奇的手法呈现展览的众多关键信息。 同级标题内容形式一致,前后呼应,有机相融。 (图8)

图9 文物裸展

在展示手法上,运用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的技巧,让展览变得更亲切可感。 卡通形象“小金”串联起展览主线,引领观众参观与思考。 投影、遗址纪录片视频等多媒体与考古教室等内容, 既增强了展览的趣味性,又延伸了展览的知识内涵。 遗址考古领队真人照片、大型文物裸展(图9)极大地降低了人与物的时空陌生感, 熟悉的地域名词又很快拉近了观众与展览的距离感。 版面,除了规范化设计, 还大胆融入了诸如探方、文字、纹饰、符号、色彩等本土特色的考古元素,将展览与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相融,凸显了展览鲜明的个性。 另外, 残缺不全的陶片、瓷片组合成的展架或展柜,既是室内整理和保护的情景再现, 又是不同时段成都发展的主体承载物, 可将游客置身于田野考古与室内工作之中。

此次展览虽没有太多的特制展具,但文物安全却始终是首位。 我们将所有文物展品纳入馆内文物预防性保护体系之中,实时监控调节,尤其是对佛像、漆木器、纸质、骨角质、壁画等特殊文物,从温湿度控制、用料到展具都量身定制。 其余展具,均从以往展览的众多展具中精心挑选重新包装使用,从而节省了大笔经费。

体系化运作,延伸展示内容

为避免室内展示内容的局限性,让观众更好、更深入地观展、参展和解展,我们还从观展手段、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社教活动、文创产品、展览图录方面入手,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展览体系。 在室内展示中,我们增设了展览专题页面、360 度全景漫游、微信语音导览等高科技观展设置,与腾讯博物馆合作开发了“成都考古大挑战”“摩诃池古诗词填字”等互动游戏。 同时,博物馆还展开了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推广,新旧媒体联合造势,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等国内各级报刊刊发报道24 篇, 电视播出报道6 篇, 主流网站刊载155 条/次,微信公众号和主流新闻客户端推送报道55 篇,网络直播2 次,多个文博大V账号转发。 因内容优质、互动良好,展览多次登上清博大数据“4A 级景区微博传播力”周榜TOP10 榜单、 文博头条博物馆微博账号“互动量”周榜TOP10 榜单。 展览期间,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粉丝用户持续增长,净增长5.16 万人次。以“考古总动员”为主题的社教活动,如考古专家的《宝墩遗址近年考古新发现》《青白江区双元村墓地发掘收获》《龙池别院——成都东华门明蜀王府苑囿建筑群的发现与研究》《踵事增华——成都地区出土饱水竹木漆器保护回顾与展望》等系列专题讲座、金沙考古亲子导览手册、古蜀寻根研学之旅、指尖上的考古、小小考古学家知识竞赛等项目,有效地延伸了展览的知识内涵,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儿童及其家人的频频点赞。 文物保护中心可预约参观、学习与体验,实现了观众真正走进文物医院的内心期盼。 我们还与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以及国内知名文创公司合作,开发了诗卑家、 二十四伎乐书签等文创产品130 余款。 展览同名图书,同期出版发行,并被列入“第二届考古学大会”嘉宾礼品名单。

展览正值旅游黄金期, 又适逢盛会佳日,从亮相开始,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欢迎。70 天时间里,共吸引观众20 余万人次, 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掀起了成都新一轮古风浪潮,搭建和激活了一个社会公众认识、对话、讨论和评价成都的时尚平台,为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推动人文成都建设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灵感和思路。 未来成都考古一直“在线”,前景一定更加美好。

猜你喜欢

金沙考古遗址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三星堆考古解谜
辽上京遗址
“考古”测一测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