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尿毒症患者的护理价值研究

2020-12-19李娜李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灌流尿毒症依从性

李娜,李冰

(解放军第960 医院泰安院区 血液透析室,山东 泰安)

0 引言

尿毒症在临床中是一种常见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发病后肾小球的滤过率快速下降,导致其无法通过尿液排出身体中的毒性物质和多余水分,从而造成全身性中毒症状[1]。现阶段临床中治疗尿毒症的最为主要的方法就是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其能够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由于需要长期透析,很多尿毒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丧失治疗信心,再加上治疗的痛苦和疾病的折磨,很容易会出现各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不仅影响到了其治疗依从性,还极大地降低了其生活质量[2-3]。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消除尿毒症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证其身心健康。对此,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相关病例,分析并研究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尿毒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尿毒症患者11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 年6 月到2020 年1 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n=56)和干预组(n=56)。常规组有女24 例,男32 例,年龄42 岁-72岁,平均年龄为(53.1±8.5)岁,病程7 个月-8 年,平均病程为(3.4±0.7) 年;干预组女24 例,男32 例,年龄35 岁-73岁,平均年龄为(53.3±8.1)岁,病程9 个月-8 年,平均病程为(3.5±0.8)年。患者基础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为详解血液透析注意事项、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管道护理和用药指导等[4]。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将血液透析治疗的作用、效果、相关知识详细地告知患者。同时还要将尿毒症治疗的成功案例介绍给患者,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还要将积极情绪对疾病治疗的作用告知患者,使患者形成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意识[5-6]。②心理强化干预: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要注意采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气,对患者的需求和真实想法予以认真倾听,并且适度地向患者表达关怀。要对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进行密切的观察和了解,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就必须对导致其出现不良情绪的因素进行了解和询问,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向其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安慰[7]。此外,还可以让患者通过放松训练和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对不良情绪进行调节,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帮助患者寻求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帮助[8]。③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护理人员要向患者的家属、亲友强调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让家属亲友与患者多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将必要的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提供给患者,使患者能够形成一种幸福感,从而积极的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如果患者具有比较差的家庭条件,护理人员可以帮助其组织一些社会募捐,减少患者的家庭负担,使其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树立治疗的信心和勇气[9]。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患者获得的分数越高表明其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

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通过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其中满意+一般=总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软件包处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值检验。以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前,干预组与常规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经过检验(P<0.05)。详情见表1。

表1 焦虑、抑郁评分

2.2 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检验(P<0.05)。详情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的治疗中,尿毒症患者往往会由于疾病的痛苦、治疗的压力和经济上的负担而出现各种不良情绪,不仅会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而且还会影响病情的恢复,甚至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导致治疗效果受到影响[10]。因此,必须对接受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缓解其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树立治疗的信心,从而进一步保证其治疗效果,而且有利于其病情的恢复。

通过对尿毒症患者实施健康宣教,能够使患者充分地了解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治疗的必要性,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这样有利于患者积极正面的面对疾病的治疗。此外,将成功治愈的案例告知患者,能够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树立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11-12]。通过心理强化干预,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消除各种负性情绪,一方面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观察,在发现异常之后,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心理,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将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告知患者,能够让患者通过这些方法对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进行自我调节[13]。通过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可以让患者在家属和亲友身上获得必要的安慰和支持,有助于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其心理压力,这对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14]。在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结果发现,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经过检验(P<0.05),这一研究结果符合董红玲[15]的文献报道结果,证实了心理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尿毒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此外,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发现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检验(P<0.05),这一结果表明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实施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尿毒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其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灌流尿毒症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为什么做了血透还要做血液灌流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血液透析仪联合血液灌流器治疗老年维持性透析合并肾性骨病的疗效观察
预防尿毒症的关键措施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