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差异

2020-12-19张相机史文婷卢璐林慧肖秋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89期
关键词:保乳根治术出血量

张相机,史文婷,卢璐,林慧,肖秋梅

(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湛江)

0 引言

乳腺癌是当前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显著危害[1]。早期乳腺癌具有蚕豆样大小肿块、局部不适、乳头溢液或者凹陷、乳房变性等为主[2]。临床上,针对早期乳腺癌疾病的治疗以手术方法为主,而保乳手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和乳腺癌根治术等是常用治疗方法,其中经典手术是改良根治术,而保乳手术方法利用肿瘤切除方式将整个乳房保留下来,从而提高乳房的美容效果[3]。近年,在治疗方法日益更新的同时,要想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保乳手术逐渐将改良根治术取代,其已经发展成为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方法[4]。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实验探讨了2014 年1月至2020 年5 月本院接收的10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合其手术情况的不同性对其分组,针对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所选10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本院2014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接收,以系统抽样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50 例)中,患者年龄:25 岁至69 岁(48.95±5.41)岁;乳房病变部位置:左侧、右侧分别有24 例和26 例;观察组(50 例)中,患者年龄:24 岁至67 岁(48.78±5.36)岁;乳房病变部位置:左侧、右侧分别有22 例和28 例;在临床资料方面,2 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以下研究需要开展对比性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签署了书面同意书,具备正常沟通、表达理解能力;将肝肾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

1.2 方法

采取保乳手术治疗者为观察组。静脉复吸麻醉后,以乳房肿物所处位置为依据选取切口部位,一般情况下是放射状切口或者弧形切口。将肿瘤及肿瘤周围超过2cm 的腺体切除,并将周围部分表皮及胸大肌筋膜切除。缝合经过标记的肿瘤切缘上方、下方、内侧和外侧、乳头方向和基底等部位,肿块切除后送至病理科,由相关人员实施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一直到检查结果呈阴性。创腔内部未留置引流管,可以进行纤维素增生填充,以便术后可以获取良好的乳房外观。全面清扫胸肌间淋巴、腋窝淋巴。在腋下与腋皱襞平行位置作一切口,腋窝清扫范围:上方到腋静脉、外侧到背阔肌、内侧到胸小肌内侧。结束清扫后,利用42℃至45℃蒸馏水清洗手术创面,同时利用5-Fi 1.0 对创面浸泡。然后将负压引流球放置到腋下位置,同时用5-0 可吸收对皮肤缝合,部分加压包扎。引流量低于10mL 后将引流管拔除。术后常规放疗。

采取改良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保留胸大小肌改良根治术。静脉复吸麻醉后,作纵向梭形或者横向梭形切口,将肿瘤边缘3cm 的皮肤和乳头乳晕等切除,进行常规创面浸泡、清洁和淋巴清扫。然后将负压引流管球放置在胸壁和腋下,通过5-0 可吸收缝合线对皮肤缝合,部分加压包扎,引流量少于10mL 后拔管。术后常规放疗。

1.3 观察指标

准确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具体有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同时统计所有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包括皮下积液、感染、上肢水肿。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少,差异显著(P<0.05),具体如下表1。

表1 对比手术有关指标(±s)

表1 对比手术有关指标(±s)

分组 例数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 50 15.14±1.82 165.34±15.25 100.67±11.45 16.91±2.42观察组 50 4.73±1.09 93.26±19.34 74.96±13.14 11.03±1.32 t 34.698 20.694 10.431 15.083 P 0.000 0.00 0.000 0.000

表2 比较并发症发生率[n(%)]

2.2 并发症发生状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相比偏低,差异明显(P<0.05),详情如下表2。

3 讨论

乳腺癌属于全身性疾病,癌细胞转移无固定模式,但是一旦乳腺癌细胞脱落呈游离状态,则会沿着血液或者淋巴向患者全身散布,进而发生转移,其他癌细胞也会侵袭器官组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5]。在该病的病因分析中,发现其病因及其复杂,一般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根据组织病理性分析得出,由于在一些复杂致癌因子的共同作用下,乳腺上皮细胞会出现基因突变,由此发生无限增值的恶性癌细胞,它们会无规则地拥挤在一起,这必然会对四周的健康组织带来挤压与侵蚀,由此会对乳房的正常组织与健康结构带来破坏。在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乳腺癌的了解愈发全面和完善,一开始实施的是传统的根除术,不过,过度扩大局部无法获取显著效果。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而不是局部复发,其已经成为手术范围缩小的主要依据[6]。

改良根治术是治疗乳腺癌疾病的传统方法,其主要利用全部乳腺组织切除方法实现肿瘤治疗,手术创面明显,对患者乳房美观程度造成显著影响[7]。在人们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日益改变的同时,女性乳房除了对女性哺乳后代造成影响外,也会对其夫妻关心及心理状态等造成影响,因此,许多患者希望在获取有效治疗效果的同时,将乳房保留下来,从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8]。因此,保乳手术被研发出,相比于传统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将乳房保留下来,避免全面切除乳房,与患者美观需求相符。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比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少,差异明显(P<0.05);可见。保乳手术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确保良好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与对照组(22.00%)相比低,差异显著(P<0.05);可知,保乳手术安全性更高,其可以尽可能避免术后其他疾病的发生,以便患者及早恢复健康,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而言之,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效果相比于改良根治术优,不仅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同时能够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值得采纳与推广。

猜你喜欢

保乳根治术出血量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早期乳腺癌可保乳手术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乳晕入路全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与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的临床对比分析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