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六位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法在“纤维材料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12-19申晓星孙山泉何铠君王东升

纺织报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纤维材料一体

申晓星,高 普,孙山泉,何铠君,杨 颖,王东升

(1.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浙江 嘉兴 314001;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1112)

1 “纤维材料学”课程概况

轻化工程是一个特别注重实践能力的专业,“纤维材料学”是轻化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该课程属于“基础中的应用,应用中的基础”,在轻化工程对于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中起到支撑作用。一方面,“纤维材料学”是大一、大二所学平台基础课如“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化学知识在纤维材料领域的应用,是轻化工程专业最为基础的专业入门课;另一方面,“纤维材料学”担负介绍本专业的核心“加工对象”“纤维材料”知识的重要任务,授课内容与专业主干课程“染整工艺原理Ⅰ”“染整工艺原理Ⅱ”“染料化学”及“功能整理”等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达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拓宽并优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为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1]。

“纤维材料学”课程内容共分为4章,分别从纺织纤维概述、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进行讲解,重点介绍各种纤维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由化学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纤维材料学”由于需要全面介绍繁杂的各类纺织原料的基础知识以及制备方法、使用特征等,涉及面广泛,知识点众多。

2 “纤维材料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内容多

“纤维材料学”是轻化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一方面在化学知识与纤维知识的过渡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涉及众多课程。因此,该课程重在突出内容的全面性,授课内容涵盖数十种纤维材料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应用特征等。在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新版培养方案中,“纤维材料学”的课时更是由原来的约56课时减少到32课时,要求教师必须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

2.2 课程内容抽象

由于“纤维材料学”是基础课且知识覆盖面广,该课程教学内容中涉及很多概念性知识,如高聚物的合成反应、纤维的空间结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等内容。对于初接触高分子纤维知识的大二同学而言,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较难理解,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很难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在考试中常出现全班分数普遍较低的现象[2]。

2.3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纤维材料学”课程的学习中,由于需要掌握的内容过多,加之内容抽象而晦涩,学生的知识获得感和学习兴趣均不高,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大部分学生仅是被动地接受和死板地记忆,难以形成感性的认识,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3]。

3 “纤维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本研究将深入探索基于“六位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法对“纤维材料学”课程教学过程的改革[4]。

“六位一体”教学方法,是将该“纤维材料学”重点介绍的各类纤维材料的知识拆分成诞生(从哪里来)、制备(合成和纺丝)、结构(分子和微观)、性能(物理化学性能)、应用(用到哪里去)、趋势(未来研发)6个方面来讲授,类似于一个正方体必须有6个面才完整[5]。将知识点精炼,突出重点内容,“拆整为零”后再“合零为整”,将难点各个击破,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全部用到“刀刃”上。“六位一体”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独立或平行式知识点章节的教学,“纤维材料学”的教材将纺织纤维分成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三大类,每大类细分成多个小类,每个小类都是平行或独立的知识点,可采用本教学方法,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轻松地掌握。

体验式教学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体验和实践来认知和了解事物,采用该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会让学生完全参与到整个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6-7]。在“纤维材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将课前调研体验、课中实物教学和课后拓展体验相结合,课前调研体验即在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课程内容搜集、整理资料,从而达到预习及初步掌握知识点的目的。课中实物教学借助与教学内容有一定关联的物体(如纤维、面料、成衣、模型等),让学生把教学内容与实物联系起来进行简捷、形象的思考,高效地理解和接受所教知识。课后拓展体验即结合课中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查阅相关文献,对纤维的发展趋势进行设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研究中基于“六位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体改革内容包括4个部分。

3.1 采用“六位一体”精炼教学内容

根据所学纤维类型,从纤维的诞生(从哪里来)、应用(用到哪里去)、制备(合成和纺丝)、结构(分子和微观)、性能(物理化学性能)、趋势(未来研发)6个方面将所学内容进行精炼。

3.2 课前调研体验形成感性认识

课前,将“六位一体”教学中的“诞生”和“应用”两块内容以小组作业形式进行任务布置,引导学生利用商场、网络、工厂甚至采用访谈的形式,对任务涉及的纤维材料进行调研,整理特定纤维的发展简史、市场分布、应用领域、代表性生产厂家等信息,较好地回答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将调查的内容整理成PPT,在课堂上用5~10 min进行汇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3 课堂关键环节实物体验将知识立体化

根据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三大类纤维,分别准备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及与之对应的纱线、面料、纺织品等,让学生对实物材料进行看、摸、感、烧、鉴等实际操作,体验纤维材料的性质,大大提升了学习兴趣。采用上述“六位一体”精练的教学方式,用准备好的实物进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探讨式、互动式等多种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掌握所学知识。注重师生研讨、交流,提高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留有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我总结。

所选材料必须包括时下流行的风格材料或者与学生服装贴近的实物材料,要能反映该纤维的主要特点,如黏胶纤维主要为短纤,做成的面料吸湿性能比较好,因此样品主要是贴身的内衣等服装。合成纤维的主要特点是强力高、耐磨性好,主要为长丝,可以选取锦纶的袜子、涤纶的运动服等。蛋白质纤维中的羊毛保暖性好,可以用羊毛衫,同时可以用蚕丝的蚕蛹和丝巾,让学生感受蚕丝的光泽和滑糯的手感。准备与每种纤维化学组成对应的化学模型,搜集整理每种纤维的横纵截面、聚集态结构的图片以及纤维生产过程的视频等。

3.4 课后知识融入生活拓展体验

在完成一种纤维的阶段学习后,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最新的文献资料,结合生活中对这种纤维的所见所感,以简报的形式谈谈自己对于这种纤维染整方面的看法,提出对于此种纤维发展的设想,促使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3.5 优化考核方式

为了检查基于“六位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平时成绩的评价体系分为3个方面。(1)主讲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每种纤维性能的掌握情况,是否对纤维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清晰掌握、能否准确运用化学组成和结构对其进行物理化学性能分析并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每种纤维的优缺点、对纤维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设想。(2)学生的自评与同组成员互评,包括纤维市场的调查、课堂总结、作业的完成、课堂讨论等。以上两方面属于评价体系的规定动作。(3)知识拓展部分,为了强化学习的兴趣以及思维的灵活性,要求每位同学对所学纤维的发展趋势进行设想。

4 结语

深入探索基于“六位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法对“纤维材料学”的教学过程的改革,采用“六位一体”法将“纤维材料学”众多的学习知识点系统化、重点化、立体化,化繁为简,提炼出知识精华,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物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调查、搜集相关实物材料,将纤维制品带入课堂,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实物化,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加深知识印象,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使学生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纤维材料一体
粘胶纤维与Lyocell纤维增强聚乳酸材料对篮球训练器材及装备性能的比较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同频同向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