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四高”实现宛城区高标准粮田建设“三大突破”

2020-12-19南阳市宛城区农业农村局李阳王梁王大用

河南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项目区高标准工程

南阳市宛城区农业农村局 李阳 王梁 王大用

宛城区位于南阳盆地和鸭河口灌区腹地,辖8 个乡镇、5 个街道,面积662 km2,耕地面积4.65 万hm2,总人口58 万人,是国家800 个产粮大县(市、区)之一。2012—2018 年,南阳市在宛城区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面积共计3.2 万/hm2,涉及红泥湾镇、高庙镇、茶庵乡、汉冢乡、金华镇、黄台岗镇、瓦店镇7 个乡镇,141 个行政村,其中,政府投资57 973.3万元,吸纳社会资源投资投劳1 298.3 万元;共新修维修田间道路409.7 km,其中,混凝土硬化主干道路348.2 km;建小型蓄水工程2 座,新打修复机井6064 眼、建井房176 座,新建各类建筑物3176 座;铺设地埋管道1 461.286 km,开挖疏浚沟渠2 061.847 km,衬砌渠道336 km;架设农田输配电线路1 793.646 km,安装变压器265 台;植树126 万株;实施科技推广项目11个,示范面积0.38 万/hm2;培训农民及各类技术人员1.5万人次。

一、高起点规划

高起点规划是项目建设的基石和前奏,要在项目规划中,做到两到位。一是宣传发动到位。通过各种会议、各种形式,宣传国家高标准粮田建设政策,贯彻落实有关政策;二是科学规划到位。规划遵循连片开发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治理原则、注重节水原则、整合资金原则、效益第一原则。

二、高起点设计

高起点设计是项目建设的龙头和核心。先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出优秀的设计单位,再由区农业部门、乡镇领导、村领导和设计单位技术人员实地踏勘,对项目区进行选点、定片、详细设计,编制出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同时,实行样板工程引路机制,项目工程开工后,先由施工企业做出样板工程,保证当年工程按已做的样板工程标准施工。

三、高质量施工

高质量施工是项目建设的根本和保证,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推行“六个一”的施工管理办法。一是制定一套工程规范,达到工程建设科学化、工程管理精细化、工程形象精致化;二是严格招投标制,选好一支施工队伍;三是健全一项制度,强化合同管理;四是建立一个质量监督体系,严格工程监理制;五是强化一个验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六是狠抓一个薄弱环节,加大工程管护力度,确保项目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四、高新农业技术推广

高新农业技术推广是项目建设的发展和意义。在项目区内推广粮田集成技术,实现田网、渠网、路网、林网、电网“五网”配套和农田排灌能力、土壤培肥能力、农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实施配方施肥工程,推进科学技术入户,配方施肥到田。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推进土地流转,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

五、三大突破

2012—2018 年,宛城区高标准粮田建设连续名列全市前茅,宛城区农业局在2015 年、2018 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南省高标准粮田建设先进单位”,2014—2018 年被南阳市人民政府评为“高标准粮田建设先进县区”,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项目建设的“三大突破”。

(一)项目区农民增收新突破

2012—2018 年,全区共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项目3.2 万hm2,2018 年比项目实施前新增粮食7 318.2 万kg、新增油料106.19 万 kg、新增蔬菜1 358.03 万 kg、其他农产品854.76 kg,新增种植业总产值25 200 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增加总额19 181 万元,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736 元。

(二)生态效益新突破

项目区共植树126 万株,对造林树木进行乡、村、组逐级承包,落实林权管护制度,明确管护主体和所有权,有效保证了造林质量。目前,项目区的树木存活率和保存率都在90%以上,基本形成了树成行、林成网、夏保墒、冬防风的良性生态环境,成为宛城区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高标准粮田项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新突破

7 年来,全区共整合交通、林业、气象等涉农项目资金1680 万元,与其他涉农项目相互补充,建设农田气象观测站3 个,耕地质量监测点7 个,实现了共同提高的效果。项目区效益村基础条件和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主导产业日益壮大,农村经济逐步走上持续、快速的发展轨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

总之,在宛城区农业人的无私奉献、辛勤耕耘、拼搏进取下,宛城区广袤肥沃的田野上展现出了农业现代化新姿,促进了宛城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将落实两个“聚焦”,打造粮食核心产区,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习惯于“藏粮于仓、藏粮于民、以丰补歉”的策略;精准施策,开展“两区”划定工作,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建立合理耕地轮作制度,实现种地养地相结合,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坚持连片开发原则,形成规模效应,使高标准粮田与新农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为促进新农村发展、建设和谐宛城作出应有的贡献,再奏兴农新乐章。

猜你喜欢

项目区高标准工程
《计算机辅助工程》征稿启事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子午工程
宝鸡峡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