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0-12-19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张霞

河南农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半冬性播种量分蘖

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 张霞

作为“中原粮仓”的河南省,小麦安全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着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由于品种差异、栽培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低温冻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对小麦产量及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发生原因

(一)品种影响

小麦品种分为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弱春性品种,在播种时应根据品种特性在适期内进行播种,冬性、半冬性品种适播期在10 月5—15 日,弱春性品种适播期在10 月15—25 日,但在生产上抢时抢墒播种,有的在9 月下旬就已经播种结束,冬前温度偏高,小麦生长持续时间长,极易长成旺苗,特别是弱春性品种最容易造成冻害。如果播种期较晚,小麦分蘖少,糖分积累少,苗势弱,同样易遭受冻受。

冬性、半冬性品种播种量为5~6 kg/667 m2,弱春性品种播种量为7~8 kg/667 m2。在生产中,农民存在“有钱买籽,没钱买苗”的心理,随意加大播种量,造成基本苗多,分蘖多,幼苗挤着生长,导致苗细、苗弱,极易遭受冻害。

(二)栽培条件影响

1.播种深度。小麦播种深度以3~5 cm 为宜,如播种过深,超过5 cm,出苗缓慢,不能分蘖或分蘖推迟,如太浅,不足3 cm,次生根无法形成,同样影响小麦分蘖,造成幼苗瘦弱,抗冻能力差。

2.整地质量。生产上大多进行秸秆还田,农民图省事,用旋耕机旋耕2 遍,就直接播种。整地质量差、播后镇压力度小,使土壤跑风冒气,土壤中水分散失严重,遇到寒流就造成小麦地上部叶片及根部冻害,易形成死苗或死蘖。这也是造成小麦大面积冻害的主要原因。

3.氮肥管理。部分农民在施肥时仍然使用“一炮轰”,将肥料全部作为基肥一次性施足,并且认为多施氮肥就能增产,造成冬前分蘖较多,组织细嫩,小麦长势过旺,形成冬前旺苗,易受到冻害。

二、预防措施

(一)加强抗寒品种的选育及推广

针对小麦生产上出现的冻害,育种部门要加大力度研究试验抗寒小麦品种,农技推广部门要做好示范推广工作,做好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小麦品种的抗逆性。

(二)适期适量播种

根据品种特性进行适期适量精细播种,特别是弱春性品种,坚决不能早播,对于因气候等因素造成的晚播现象,要适当加大播种量,一般每推迟1 d,播种量增加0.25 kg/667 m2左右。

(三)加强田间管理

1.精细整地。秸秆还田地块,凡>6 cm 的秸秆因与土壤混合不均匀,要捡拾带出田外。同时,要深耕细耙,耕深25~30 cm,细耙2 遍,达到上虚下实,土地要细且平。

2.科学配方施肥。以“底肥为主,基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学为辅”为原则,根据小麦的生长特性及对氮肥的需求量,将氮肥底肥比例降到70%,追肥比例增至30%。

3.适时浇灌越冬水。适时冬灌除能满足小麦生理需水外,还能够蓄墒防旱、稳定地温,有效地减轻冻害。冬灌的时期最好选在气温降到夜冻昼消时进行,这样可保证水分充分下渗,又能起到冻融作用,对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十分有利。一般在11 月底至12 月上旬浇完,并杜绝大水漫灌,做到当天浇水当天渗完。

4.控旺促壮。对于冬前旺苗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冬前镇压,用石滚对旺长麦田进行碾压,小麦地上部分遭到破坏进而生长缓慢;二是进行深中耕,中耕深度为6~9 cm,切断浮根,控制旺长;三是对旺长麦田喷施生长调节剂,如用多效唑40 g/667 m2,能抑制小麦生长。

5.促弱转壮。对于播种偏晚或者基肥不足的弱苗,要加强分蘖期管理,追施分蘖肥,促使弱苗向壮苗转化。

6.加强天气预测预报,广泛宣传发动。近年来冬春季气温变化差异较大,特别是在3 月下旬部分地区温度超过30 ℃,但4 月上旬温度骤降,部分地区降幅超过20 ℃,甚至有的降到零度以下,忽高忽低像“过山车”一样的气温,对正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小麦影响较大,极易遭受“倒春寒”的危害,造成“光秆”“秃尖”,严重影响穗粒数的形成。对于生长在较为潮湿环境中的小麦,不管是越冬抗寒性还是耐“倒春寒”性能,都高于干燥土壤中的小麦,水分能够平抑过高过猛的升温和降温。因此,要根据苗情长势、长相,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寒流到来时,要及早浇水,降低危害。农技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将冻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受冻麦田的管理措施

(一)加强肥水管理

对于叶片发黄、叶尖干枯的受冻害麦田,要结合灌水追施尿素10 kg/667 m2,促进小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促进小麦快速生长,增加结实小穗数。

(二)中耕保墒,提高地温

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蓄水提温,能有效促进分蘖成穗,弥补主茎穗的损失。

(三)科学施肥

每667 m2喷施磷酸二氢钾150 g 或喷施宝等微肥补充营养,促进小麦健壮生长,降低冻害损失。

猜你喜欢

半冬性播种量分蘖
不同区域小麦播量优化试验研究
2019—2020 年度固始县优质小麦播种量优化试验总结
2019—2020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2019—2020 年度优质小麦不同播种量试验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玉米分蘖产生的因素及去留对产量的影响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甘蓝型半冬性油菜品种在西藏的生态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