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蔬菜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

2020-12-19

河南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棚室滤液蚜虫

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条件是温度、湿度、菌源、虫源、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等。大棚蔬菜病虫害生态防控技术就是通过以上生态因素的调控,达到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消除污染残留、减少病虫害的目的。

一、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疫病生态防控技术

(一)温度条件的调控

棚室温度低是茄果类、瓜类灰霉病、疫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实践中,应采用高畦双膜覆盖,棚室每3 m留一通风窗,晴天早揭草帘,下午及时盖帘。温度超过30 ℃时及时放风。冬春季平均气温低于15 ℃时,关闭通风口以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二)光照条件的调控

光照不足,温度难以保证。棚膜老化、透光性差、有水滴灰尘都会影响光照。试验测定,采用无滴膜可使光照率增长20%左右。建棚时,要求棚室向西偏10°左右,以提高棚室温度。

(三)水分条件的调控

棚内湿度过大也是引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早上棚内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应及时放风20~30 min。实践证明,采用双膜覆盖、膜下浇水、及时放风的蔬菜大棚,15:00 棚内相对湿度为62%;双膜覆盖、膜下滴灌的相对湿度为58%,单膜覆盖的对照棚相对湿度为87%。

(四)气体条件的调控

温室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过低,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生长势弱,抗病力弱。对部分管理水平较高的棚室,要求增施有机肥,增加二氧化碳,或是见瓜见果后,从揭草帘到12:00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可明显增强瓜果长势,增强抗病性。

二、西瓜、黄瓜枯萎病生态防控技术

(一)土壤高温消毒

每667 m2用麦秸500~1000 kg 切成长4~6 cm 的小段,撒于地面,再均匀撒施石灰氮100 kg 或生石灰500 kg,翻地、铺膜、灌水,然后密闭棚室15~20 d,夏季地表土温达60 ℃,可有效控制枯萎病、线虫及其他土传病害,对重茬西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可达95%。

(二)嫁接换根

可选择云南黑籽南瓜或南砧1 号作砧木,对黄瓜苗和西瓜苗进行嫁接换根,可有效控制瓜类枯萎病的发生。

三、温室白粉虱生态防控技术

(一)培育无虫苗

育苗前苗房彻底消毒,用敌敌畏熏杀灭除残余虫口,并控制外来虫源。

(二)合理布局

温室大棚内和附近地块避免黄瓜、番茄、茄子、菜豆等混种。提倡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减少虫源。秋冬温室第一茬以种植芹菜、蒜黄等白粉虱不喜食、较耐低温的蔬菜为宜,再种植其他蔬菜,可明显减轻危害。

(三)根据害虫的生理特性进行调控

白粉虱对黄色有趋性,可在温室内设置黄板诱杀。利用废旧的纤维板或硬纸板,用油漆涂为橙黄色,再涂一层粘油(10 号机油加少许黄油),每667 m2设15~20 块置于行间,与植株同高。

采用以上生态防控技术,棚室内化学农药施用量一般可降低60%~80%,每667 m2可降低成本300~500元,提高产量20%~30%,有利于温室大棚周围有益生物群体增大,如蚜茧蜂、瓢虫存储量可达1.5 头/m2,较大田增长60%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四、无公害土药防治蔬菜病虫害

(一)草木灰制剂

每667 m2用10 kg 草木灰加水50 kg 浸泡24 h,取滤液喷施,可有效防治蚜虫、黄守瓜等。如在草木灰滤液中加入适量敌百虫,会增强药剂触杀熏蒸作用,提高对蚜虫的杀伤效果。也可把草木灰直接撒施或沟施,既能防种蝇又能增产。

(二)猪胆制剂

用10%的猪胆液加适量小苏打、洗衣粉,能防治茄子立枯病、辣椒炭疽病,驱赶豇豆、豆角及瓜类上的蚜虫、菜青虫、蜗牛等害虫。稀释后的药液可保持7 d 不失效。

(三)蓖麻制剂

用新鲜蓖麻叶1 kg 捣碎,加3 倍水浸泡后过滤,取滤液进行叶面喷施,可防治蚜虫、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用蓖麻渣5 kg 加水20 kg 浸泡24 h 过滤,取滤液在晴天傍晚喷施,可有效防治种蝇、地老虎、蛴螬等害虫。

(四)兔粪制剂

1 kg 兔粪加10 kg 水,装入桶内密封沤制20 d,用时搅拌均匀,浇在瓜菜根部,既能防治地老虎又能作肥料,一举两得。

(五)尿—洗制剂

用尿素、洗衣粉、水按1:4:400 的比例配制成尿—洗制剂防治蚜虫,防治效果高于化学农药,又有叶面追肥的作用。

猜你喜欢

棚室滤液蚜虫
蚜虫婆婆
混合式蒸发在垃圾渗滤液零排放中的应用研究
原地翻建大棚三注意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虫子又多了!棚室防虫有妙招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工艺现状浅析
浅谈垃圾填埋厂渗滤液对周边地下水的影响
稀土在棚室蔬菜种植中的妙用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