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草莓病害特征与防治方法

2020-12-19

河南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病叶匍匐茎白粉

一、草莓白粉病

(一)危害特征

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而在叶柄、花、梗上少有发生。

1.叶片受害。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在叶背出现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后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片叶布满白粉,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后期变为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病叶枯黄。

2.叶柄受害。叶柄覆有一层白粉。

3.花蕾受害。花蕾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

4.果实受害。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表面覆盖白粉;果实后期受害果里有一层白粉,着色缓慢,果实失去光泽,硬化,严重时为一个白粉球,完全不能食用。

(二)防治方法

1.选择抗药草莓品种,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烧毁或深埋;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增强长势;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棚室栽培前可采用硫磺熏烟对棚室进行消毒。

2.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氟菌唑、醚菌酯、醚菌酯·啶酰菌胺等。

二、草莓炭疽病

(一)危害特征

草莓炭疽病主要为害匍匐茎、叶柄、叶片、果实。

1.叶片受害。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叶片产生黑色纺锤形稍凹陷溃疡斑。

2.匍匐茎和叶柄受害形成环形圈病斑,扩展后病斑以上部分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病部可见肉红色黏质孢子堆。发生严重时,全株枯死。

3.根茎部横切面观察,可见自外向内发生局部褐变。

4.浆果受害为近圆形褐色凹陷病斑,软腐状,后期长出肉红色黏质孢子堆。

(二)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草莓品种,实行轮作;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烧毁或深埋;持续高温天气灌“跑马水”,并遮阳降温;合理密植,合理施用氮肥、磷肥,增强长势。

2.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

三、草莓灰霉病

(一)危害特征

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花器、果实、果柄、叶片。

1.花器发病。花萼上有针眼大水渍状的小斑点,后扩展成较大病斑,使幼果湿软腐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褐色霉状物。

2.果实发病。果顶呈水渍状病斑,后变成灰褐色斑,潮湿时湿软腐化,病部生灰色霉状物,干燥时病果呈干腐状,最终造成果实坠落。

3.果柄发病。果柄先产生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产生一层灰色霉层。

4.叶片受害初期叶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扩大后病斑呈不规则形。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产生灰色霉层。发病严重时,病叶枯死。

(二)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草莓品种,水旱轮作或与十字花科蔬菜、豆科轮作;及时摘除残枝病叶,烧毁或深埋;合理密植,控制氮肥,花果期增施氮肥、磷肥,增强长势;科学灌水,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通风。

2.草莓炭疽病发病初期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啶酰菌胺、唑醚·氟酰胺、戊唑醇等。

四、草莓病毒病

(一)危害特征

草莓全株均可发病,多表现为花叶、黄边、皱叶和斑驳。病株矮化,生长不良,结果减少,品质变劣,甚至不结果。复合感染时,症状不同。在我国草莓主栽区有4 种病毒,即草莓斑驳病毒、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镶脉病毒和草莓皱缩病毒。

1.草莓斑驳病毒。草莓单独侵染该病毒时,无明显症状,但病株长势衰退且与其他病毒复合侵染时,可致草莓植株严重矮化,叶片变小,产生褪绿斑,叶片皱缩扭曲。

2.草莓轻型黄边病毒。草莓侵染该病毒时,幼叶黄色斑驳,边缘褪绿,后逐渐变为红色,植株矮化,叶缘不规则上卷,叶脉下弯或全叶扭曲,终至枯死。

3.草莓镶脉病毒。草莓侵染该病毒时,植株生长衰弱,匍匐茎抽生量减少。复合侵染后叶脉皱缩,叶片扭曲,同时沿叶脉形成黄白色或紫色病斑,叶柄也有紫色病斑,植株极度矮化,匍匐茎数量减少。

4.草莓皱缩病毒。草莓侵染该病毒时,植株矮化,叶片产生不规则黄色斑点,扭曲变形,匍匐茎数量减少,繁殖率下降,果实变小,与斑驳病莓复合侵染时,植株严重矮化。

(二)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草莓品种,采用草莓茎尖脱毒技术;建立无毒苗培育供应体系,栽植无毒种苗;引种时,严格剔除病种苗;加强田间检查,一经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烧掉;从苗期开始防治蚜虫。

2.草莓病毒病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氨基寡糖素、吗胍·乙酸铜、香菇多糖、盐酸吗啉胍等。

猜你喜欢

病叶匍匐茎白粉
一品红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简析
蔬菜白粉虱 秋防正当时
蔬菜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涂白
草莓匍匐茎繁殖技术要点
马铃薯匍匐茎糖类物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如何防治草莓灰霉病
草地早熟禾匍匐茎数字化生长模型
草莓不同节位匍匐茎子苗的光合特性
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