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实施策略的几点思考

2020-12-18高发瑛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5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中小学农村

高发瑛

摘 要: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应该履行的义务,学校与家庭都应该跟随时代的步伐,认真学习先进的家校合作教育理念,整合各方面资源,更新理论、付诸实践、积累经验、反思改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为中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服务。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5-0002-02

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心智发育尚未完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校方和家庭两方共同合作引导,帮助中小学生健康发展。在农村中小学校中,校方应综合考虑地区发展较为落后、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等地区因素,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主动带动家长交流沟通,因地制宜,整合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可利用的资源,充分发挥传统家校交流方式的作用,同时积极创新家校合作共育形式,创建丰富且系统的农村中小学家校共育的合作体系,共同担负起中小学生身心发展教育的重大责任,促进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丰富家长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形式

(1)定期开展家长培训讲座,更新家庭教育理念

农村因为发展较为落后,各方面资源相对欠缺,许多家长,甚至是教师,对家校合作共育理念非常陌生,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学校方面的事情,因此,构建和谐有效的家校共育体系最首要的任务是帮助教师以及家长认识到对中小学生实施家校合作共育的必要性。校方可以定期邀请相关方面的教育专家,举办家校合作共育知识讲座,及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家校合作理论知识、实践成果传授给教师和家长,尽可能协调家长时间,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对此,校方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地,可以在学校中开辟专门的家长学校板块,为家长们提供家庭教育相关的学习资料。各中小学校可以设置类似于“家长开放日”的活动,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让学生家长熟悉学校的课堂教育,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反馈表对学校方面的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教师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针对各自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方针,并认真监督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广开言路,举办双向交流型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庭与学校互动交流的一种常见的方式,但是传统的家长会往往都是教师的“一言堂”,由教师介绍班级的整体成果、学生的学习状况等,这样的家长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交流沟通作用,流于形式,对家校共育策略的实施并没有多大作用。素质教育的推行使得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学校教育的唯一手段,农村中小学校应该紧跟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家长会的重点也不能仅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名次上,家长会的目的应在于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沟通,教师要用心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家长需要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情绪状态,教师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家长,不可因为学习成绩或者家庭状况而對学生家长区别对待。双方利用家长会进行无障碍的交流沟通,让教师了解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家长寻求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学会换位思考,各尽其责,同时可以丰富家长会的主题,根据每个班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以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障碍,开展针对性的专题性家长会,家长之间互相交流经验技巧,帮助家长更顺利地配合学校展开家庭教育工作。

(3)组织家长委员会,适当参与班级管理与决策

由于家长人数众多,散漫的管理容易造成家校合作共育体系混乱,学校可参考班级委员会的模式设立家长委员会,由学生家长选举产生,选取教育孩子经验丰富且教育方法科学有效,沟通能力强的家长帮助教师开展家校共育工作,协调家庭与校方的关系,建立班级-年级-学校层层递进的家长委员会体系,让家长委员会成员代表广大家长的意见参与班级、年级、学校重要事件的管理与决策。家长委员会成员一方面要与其他家长多沟通交流,收集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记录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尽力帮助并及时向学校反馈,另一方面,对于农村中小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案等,完整全面的向家长们传达,并征求家长们的看法。学校可为家长设置专门的“征求意见信”,由家长委员会定期向家长们分发,家长们可匿名向学校各方面事务提出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由家长委员会整理归纳后与校方进行沟通,商议解决。家长委员会可作为家校合作共育机制中帮助家校实现有效沟通的桥梁,及时解决家校两方对对方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减少家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

(4)开发多样化的亲子互动活动,创造家庭情感交流的媒介

农村中小学生在家庭中与家长缺乏沟通交流的现象比较普遍,学校作为家校合作共育模式中的主导者,应该帮助家长创造更多的机会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互动交流。在保证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多将校园向家长开放,尽可能地让一些不熟悉教育的家长多接触校园,了解学生教育,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中的志愿服务活动,比如,在考试中充当监考老师,在运动会、艺术节等校园活动中担任安全管理员,通过校园志愿活动参与孩子的校园活动,感受孩子的校园生活中的烦恼与快乐。教师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一系列好玩的亲子互动活动,亲子故事征文、书香家庭、亲子美食汇等,家长与孩子在亲子活动中共同面对挑战,分享成果,近距离参与孩子的成长历程,进行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为家校合作共育打造坚实的基础。中小学生一般会出现叛逆心理,觉得与父母有代沟,各种各样的亲子互动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消除对家长的逆反或者惧怕心理,增进家庭情感交流,创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使家校合作共育措施实施的更为顺畅。

2.打造互联网+家校合作机制

(1)优化传统家校沟通模式,拉近家校空间距离

对一部分公路建设较少、通村车辆少,出行不太方便的农村家庭而言,传统的家访、家长会、家长活动等家校互动方式的实施会造成家庭的困扰,阻碍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合作共育机制的建设,当家长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时,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有效优化这些传统家校互动模式,通过线上拉近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空间距离。校方可以搭建网上家长学校,网络沟通平台,网络视频通话等,减少家长学习所需要出门的次数,考虑到农村一些家长对电子产品的使用较为陌生,学校首先可为中小学生家长适当安排一些线下的互联网使用教程,同时可以布置学生为自己家长示范教学,帮助家长熟练使用网络平台,然后慢慢将部分线下交流活动转为线上,将家庭教育的过程以及成果都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展示出来,家长与教师进行线上交流、线上评价,不仅可以减少出行成本,而且能够更及时、更有效的进行联系。

(2)拓宽家校沟通渠道,打造线上沟通平台

互联网是实施家校合作共育措施的重要工具,线上沟通平台能够极大地拓宽家校沟通的渠道。首先最基础的是建立班级QQ群和微信群,教师可以在群里随时随地的发布校方通知,家长可在空闲时间看到信息,摆脱了传统沟通方式的时间、空间限制,家长也可以就學生问题及时向教师求助,家长之间的联系交流也非常方便,各种管理、奖惩措施都是公开透明的,受全体家长的监督。同时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班级的博客,教师可以在博客里发布关于家校共育主题的最新研究实践结果、教学管理经验、优秀家庭教育模范等供家长们参考,家长们可以在博客中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或者自己与孩子有趣的家庭生活,学生也可以在博客里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校园生活、原创文章、生活烦恼等,留下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通过博客互相了解、互相帮助,拉近彼此的距离。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校可以打造自己的校讯通系统,通过网络加入校讯通的家长可以随时看到系统中关于学生活动、校园信息等实时通告,教师也可通过校讯通系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的教育任务等一键发送到家长的手机。各种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使得家校共育变得更加高效有趣,是农村中小学校实施家校共育措施的重要媒介。

(3)开发网络学习资源,家校共同监督评价

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当地地区缺乏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网络上搜集,通过各种途径多方面开发网络学习资源,然后再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向学生和家长传播。比如,教师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为学生的信息化学习和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优秀的资源支持,教师将搜集到的网络学习资源整合让学生在公众号中拿到资源进行线上学习,家长配合监督学生线上学习成果,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种线上学习方式更容易勾起中小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善用互联网开发网络资源,能够将农村环境下的家校合作共同教育体系完善得更加丰富,促进农村中小学生更加全面地成长进步。

3.关注农村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的家校沟通问题

农村中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在外务工,孩子都是由老一辈的带,甚至有些较大一点的学生是独自一人生活,这使得家校共育管理过程存在不小的问题,老人的思想观念较难改变、教育能力普遍偏低,学校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家庭学习情况,家长不在身边,对学生的校园生活也知之甚少,面对这种棘手却又普遍存在的情况,学校以及家长一定不能对这部分学生的家校共育放任不管,而是要倾注更多的关注与耐心。首先,学校可以创造和谐的寄宿制就读环境,营造良好的“大家庭”氛围,通过寄宿就读的方式,让学生的日常生活得到良好的照顾,老师可以随时了解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状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并且建立心理辅导室,帮助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教师可定期组织留守学生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视频通话,通过视频交流沟通,让家长即使在远方也能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教育情况,参与孩子成长,配合家校共育工作。其次,对于留在家中监护学生的老人,学校可以选取一些老人易于接受的教育知识,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监护能力,教师多总结沟通经验以与老人进行顺畅的交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学校的关怀。

总之,家校共育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积极探索,创新尝试各种家校合作共育形式,帮助家校共育机制在农村中小学中的实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河清,马恒毅.家校合作价值论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23-29

[2]胡书英.中小学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家校共育,2016(06):20-24

[3]冯妍.家校互动中的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J].北方文学,2016(10):87

[4]王小元.谈农村初中生教育中家校互动的策略[J].教育革新,2016(03):25-26

[5]刘纪龙,肖晓锋.农村中小学“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创建策略[J].新课程,2019(03):52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中小学农村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