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思考

2020-12-18何申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生活现象创设情境有效途径

何申

摘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更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从“发散式”、“探究式”、“悬念式”三方面问题情境,探讨了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现象;创设情境;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95-02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从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创设情景,将习以为常的现象用物理知识去解释,从而达到物理教学的目的,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学就是要从课堂走向生活,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在了解的基础上去掌握其中内在的物理规律,并能够实现物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因此,利用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去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1.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的意义

教学情境的优劣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并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而当前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下,考分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因此导致了部分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使得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节。这就意味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教学意义。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教学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一定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深入钻研所学知识;若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将对课堂失去兴趣,教学效率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把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从而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2)学而后问,培养问题意识

学问二字,拆开来看,兴趣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学习就会产生问题,从而驱使学生主动去提问,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就是要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探索中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3)构建知识体系,实现知识迁移

学习不是封闭、孤立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部分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把死记硬背、机械性重复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忽视知识体系的构建与知识点之间的迁移。通过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将所学知识在情境中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多方面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进而构建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的发展。

2.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实现有效创设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要遵循

学习的客观发展规律,有以下几点原则:

(1)适度原则

教师需要在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前提下,设计相对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较为容易接受,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也让学生能够有学习的信心。

(2)发展原则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考虑到问题是否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能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之路做好良好的铺垫。

(3)发散原则

问题设置需要把重要教学内容作为关键切入点,并以此作为中心,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让学生能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发散性。

3.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几点策略

(1)思考“发散式”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能力

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常常通过围绕某个知识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创设情境,发散思维,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拓宽知识面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物理“11.1杠杆”这一节内容时,在教师细心讲解杠杆原理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掌握杠杆原理这个知识点,教师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工地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利用杠杆来撬动较大重量的物体”这种现象,创设以下几个问题情境:一是若使用同样的杠杆撬动相同的重物,在同一个支点使用不同方向的力,使用的力大小是否相同呢?二是若使用同样的杠杆撬动相同的重物,在同一支点上是向上抬起杠杆省力还是向下压杠杆省力呢?三是若使用同样的杠杆撬动相同的重物,在不同的支点撬动重物,使用的力大小是否相同呢?

学生在探索以上三个问题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去找出支点所在,通过作图的方式来分析力的方向,并联系课本上“杠杆”的原理,对比分析,进而计算出不同方向上的力是否相同、向上还是向下省力、不同支点使用的力大小是否相同,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杠杆”这一节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还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思考“探究式”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探索精神

在初中物理教学要求中,物理任课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探索精神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着重点,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运用创设“探究式”问题情境的方式,通过创设一系列逐渐深入且关联紧密的探索性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情境,分析问题,探索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8.3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探索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创设以下几个问题情境:一是我们在路上骑自行车的时候,可以发现自行车脚蹬上和车把上的橡胶皮套上都有凹凸起伏的花纹,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呢?二是我们在平路上骑自行车时,自己一个人骑车与载一个人骑车有什么不同?哪一个更费力?三是我们在平地上推一个木箱时,比较省力,如果将两个相同木箱并排一起推动时就很费劲,是否说明摩擦力大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有关系?

通过创设情境一与二,引导学生去学习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创设情境三,激发学生探究摩擦力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让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实验了解科学事实,从而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探索与求知精神。

(3)思考“悬念式”问题情境,推动学生对科学的求知精神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物理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创设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与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其中,较为典型的方式是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即物理教师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与创新新颖的方式,结合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创设具有悬念的问题情境,从而达到利用生活现象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目的,刺激学生产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有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运用趣味性的现象去创设物理问题情境,对于初中生而言,对世界的好奇与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是他们最强烈的心理欲望。根据这一性格特点,物理教师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例如,在学习“第九章 压强和浮力”这一章节内容时,任课教师可以在新课导入环节中创设如下情境:在火车站的站台边都有一条白色的警戒线,告诫所有乘客都必须站在这条白线之外,当列车驶进车站的时候,若乘客站在白线内就可能造成危险,严重影响乘客的生命安全,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就会让学生对这个问题情境答案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引入“压强和浮力”这章内容,引导学生们学习压强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们带着悬念去学习,这样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总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现象开始学习物理知识,通过生活现象来创设初中物理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上学习初中物理知識的效率,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生活现象去创设初中物理问题情境,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进而提到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让物理教学符合新课标中提到的利用生活学习物理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黄林生.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J].华夏教师,2017(11):51

猜你喜欢

生活现象创设情境有效途径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生活现象与高中物理教学深度融合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