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频成语特点谈汉语综合教材成语选取问题

2020-12-18李步军

海外华文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纲成语汉语

李步军

(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中国 昆明 650093)

成语结构定型、意义凝练、意境深远,多具双层含义和感情色彩,语音组合形式多样,语法结构复杂。正是由于它在语音、词义、语法、语用等诸多方面的丰富性,中国人喜欢用其进行丰富多变的表达;也正是因为它的复杂性,使得汉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成语时困难重重,甚至举步维艰。

一、教材中的成语选取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作为教材编写词汇选取重要参考标准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应用解读本)词汇大纲(后文简称《等级划分》词汇大纲)和《新HSK汉语词汇大纲》中的成语进行统计,共选成语仅仅为69个。

在汉语教学中,综合课是系统教授汉语词汇、语法,兼顾语音、汉字,以及相应文化知识的综合课程,相对应的,汉语教材中,综合教材便成为了主导教材及授课核心教材。教材编写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综合教材中的成语选取情况如何呢?我们选取了国内通行度高的三套综合教材,分别是《汉语教程》(修订本)、《新实用汉语课本》、《发展汉语》(后文分别简称《教程》《课本》《发展》),提取词汇中出现的成语,对比观察不同教材中的成语选取分布情况。之所以选择这三部教材,是基于如下四点原因:

第一,三套教材均为综合课教材,相比于专项教材,综合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更加重视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以及对汉语知识的可接受程度,是最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学习原则特点的课程教材。第二,三套教材的编写理念都是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都强调语言要素教学的重要性。三套教材在编写目标、编写原则、总体设计等多方面都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分析材料信度和适度更高。第三,教材具有代表性。《教程》多作为来华留学生初中级阶段的综合课程教材;《课本》更加受到海外汉语教学,特别是欧美汉语教学的青睐,也常作为国内面向欧美国家汉语研修班级的选定教材;《发展》作为近十年内发行的新教材,内容选取更贴近当下社会,成为高校使用的主流教材。第四,三套教材先后成为国内通用度高的教材,且使用时间均在十年之上,前后横跨了近十五年,经过多次教学实验,结构体系发展成熟,且经过多次增订,教材编写更科学合理。

我们提取三套教材中的成语,发现在成语选取上存在如下差异:

(一)成语数量分布缺少统一标准

表1 三套教材中的成语数量分布

教材中成语数量选取缺少统一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不同教材中的成语选取与《等级划分》词汇大纲中的成语数量差别巨大。三套教材中的成语数量分别为43、73、227,而《等级划分》词汇大纲选取了406个成语,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高级“附录”词汇中收录了345个成语,方便水平较高的汉语学习者自学提高,若将其排除,只剩下61个成语。这样一个数字与《教程》和《课本》中的成语数量较为接近,却远远少于《发展》中的成语数量。

二是同一教材的初级、中级、高级阶段中成语选取数量差距很大。《教程》前两册中共有4个成语,第三册中成语则有39个;《课本》前四册中有8个成语,第五、六本中则有65个;《发展》初级综合教材中有8个成语,中级综合教材中有16个成语,而高级综合教材中则有203个成语。在三套教材的中级阶段,成语已开始较多出现,在高级阶段,成语占据了国俗用语的绝对份额,数量庞大,在《发展》里表现尤为明显。三套教材中的成语均主要出现在最后一个阶段的教材里,《发展》里这一问题最为突出。没有初、中级汉语学习阶段对成语学习的铺垫而直接进入高级阶段大量成语的输入,汉语学习者不可能承受巨大的成语知识量的输入。或者说,由于受到初、中级汉语学习者水平限制,编写者有意在此阶段刻意或尽量回避了成语的学习,而是在高级阶段留学生水平提高之后有意识地增加。但是缺少了初期阶段的引入,中级阶段的过渡,到了高级阶段突如其来且铺天盖地的成语的出现,定会让留学生对成语学习无从下手。这也显示出教材中国俗用语分布结构不合理的特点。

(二)成语选取缺少统一标准

作为中高级阶段的主选项目,常规思考,三套教材应与《等级划分》词汇大纲有较多共选成语,三套教材三选成语(即三套教材均共选的成语)却只有3个:各种各样、恋恋不舍、兴致勃勃,而在《等级划分》词汇大纲中只出现了“恋恋不舍”这一个成语。三套教材横向比较,《教程》和《课本》中的二选成语(即有其中两套教材选取的成语)只有2个:马马虎虎、应有尽有;《教程》和《发展》中的二选成语只有6 个:无可奈何、总而言之、白发苍苍、不动声色、总而言之、门当户对。观察三个阶段的教材,初级教材中三选成语有1个:各种各样;二选成语有2个:马马虎虎、不知不觉;中级教材中三选成语有2个:恋恋不舍、兴致勃勃;二选成语有9个:左顾右盼、成千上万、家喻户晓、十全十美、小心翼翼、应有尽有、一见如故、无可奈何、总而言之。高级教材中三选成语有3个:各种各样、恋恋不舍、兴致勃勃;二选成语有9个:家喻户晓、十全十美、应有尽有、一见如故、白发苍苍、不动声色、无可奈何、总而言之、门当户对。

这样的共选比例说明在成语选取的问题上,三套教材缺少选词的统一标准,随意性强。随意性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成语选取难度控制无统一标准,如《发展》中的“经纬万端、垂垂老矣、溘然长逝、迁延不决、忍俊不禁”等成语过于书面化且生僻,选入教材意义不大。二是成语的被动选取。三套教材的编写模式均为初级阶段以对话为主,逐渐过渡到篇章。而高级阶段的文章则依据一定的主题、词汇量、文章内容考量等因素选取现有的文章,经过一定修改而选入课文,如此一来,因为文章是固定的,很多词语的出现不是编写者主动筛选,而是被动选取,不受编写者绝对控制的,这也就造成了不同的教材中会出现不同的成语现象的出现。三是同一成语出现在不同阶段的汉语综合教材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材编写理念在成语选取上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上述对比分析可以看到,成语选取整体表现出大纲、教材、试题“各自为政”的现象,这就造成了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高频使用与在汉语教材中的选用数量不成正比。不同汉语综合教材在成语选取的数量、类型和分布情况等方面差别巨大,无统一选取标准。留学生在成语学习过程中遇到诸多学习困难。

二、高频成语特点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同为汉语综合教材的三套教材在成语选择方面并未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具有什么样特点的成语适合选入汉语综合教材中呢?为满足交际性的需求,成语选择最重要的标准便应是高频使用的特点。张和生认为,汉语教学的词汇选取应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使用频率高的词;二是具有普遍功能的词;三是适当收录学习者母语中具有特色的词语。”(张和生,2006)高频使用率是成语入选教材的必要条件,也就是在选入汉语教材当中的成语,必须是在实际生活中高频使用的、适用范围广的成语。为分析能够成为高频使用的成语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将成语参考标准扩大范围,把《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成语使用情况调查》(刘长征、秦鹏,2007)和《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8)中统计出的成语划入研究范围,与《等级划分》词汇大纲中的成语进行比对分析,经过三层筛选,得到28个共选的高频成语,按词频降序排列如下:

众所周知、源源不断、与众不同、引人注目、意想不到、一如既往、一目了然、雪上加霜、

小心翼翼、脱颖而出、实事求是、深入人心、全力以赴、前所未有、千方百计、迫不及待、

名副其实、可想而知、见义勇为、供不应求、独一无二、当务之急、出人意料、成千上万、

层出不穷、不知不觉、不约而同、不可思议

我们对上述28个高频成语从语音、语法、意义、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观察高频使用的成语所具有的特点。

(一)语音分析

节律性是汉语语音的特点之一,声调是汉语富有节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对这28个成语的声调简单划分,利用平仄的韵律规律,但求泛而不求精确,不对这些成语用古汉语严格的平仄规律进行研究,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将阴平、阳平标记为“平”,将上声、去声标记为“降”,简单观察28个成语声调配合的大致规律。28个高频成语语音形式归纳至表2。

表2 高频成语平降搭配统计

出现3个以上同一格式的高频成语共有四类:平降平平式(4个)、降平降降式(3个)、平平降降式(3个)、降降平平式(3个)。从音律的角度,一般来说,四字成语根据音节二二等分,形成两个韵步,在每一个韵步中,重音一般放在第二个音节上,也就是说,成语的节奏鲜明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二、四位上的平降搭配体现的。这四类格式的成语在二、四位上的平降搭配分别是降平、平降、平降、降平,属于完全合律型搭配,占高频成语的71.43%。不太符合成语节律性特点的高频成语有五类,分别是:平平降平式(2个)、降降平降式(2个)、平降降降式(2个);降平平平式(1个)、降平降平式(1个)。深入分析不太符合成语节律性特点的成语,它们并不是完全不具有节律性,如降平降平式的前两个音节与后两个音节相同,使得该成语节奏整齐划一,平平降平式、降降平降式在全平或全降中都插入了一个相反的声调,打破了僵局,出现了“平—降—平”和“降—平—降”的声调升降的变化,也使得成语具有了抑扬顿挫的变化,平降降降式、降平平平式亦是如此。在28个成语中,并未出现全平或全降的成语,因此,我们可以看出,28个高频成语均属完全合律型及基本合律型搭配,都体现出了成语音乐美的特性。

(二)语法、感情色彩分析

四字格成语内部存在不同的语法结构,组合成一个成语后可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反映出不同的感情色彩,见表3。

表3 高频成语语法、感情色彩统计

(续表)

从语法结构来看,状中结构、主谓结构、联合结构的成语数量位居前三。从词性与充当句法成分的角度来看,在这10个成语中,均为谓词性成语,9个为动词性成语,1个为形容词性成语。在出现的9种语法结构的成语中,名词性成语只有两个:千方百计、当务之急,“千方百计”多充当状语,也就是说,真正被当作名词性成语使用的只有“当务之急”一个成语,其余27个成语多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分句等句法成分。可见,28个高频成语多为谓词性成语,动作性和描述限制性的语法意义非常突出,而纯表人或事物的语法意义的词很少。另外,28个高频成语四个字之间均为“2+2”式的组合方式。这种两分式的成语符合汉语语音双音节占优势的语音规律,读起来整齐划一,朗朗上口,这是28个高频成语语音和语法一致的表现。

从情感色彩来看,褒义成语有13个,中性成语有14个,贬义成语有1个,可见,具有正能量的,反映内容积极向上的成语更容易成为高频成语的首选。

(三)意义分析

从成语的内容角度出发,不同的成语归属不同的意义类别,见表4。

28个高频成语在6个类别中,程度数量类最多(11个),动作行为类(7个)和总结评价类(5个)紧随其后,人物事件类最少(1个)。这样的分布说明,相当于形容词性、数量短语词性以及能够做插入语表评价总结类的成语出现频率更高,而表人或事物的名词性成语出现频率相对不高。

从内容角度看,交际性、故事性的成语更容易成为高频成语,多被汉语教材作为成语学习或文化知识介绍,以课后阅读、课后习题等形式引入汉语教材。从提取的28个高频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到,交际性的成语更容易成为高频成语,故事性成语,即使在《基于中国主流报纸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成语使用情况调查》高频成语前 300 条中也没有出现一个。从意义角度出发对成语的分析结果,也可对成语在教材中的选取问题提供参考价值。

三、成语选取要求及教材编写建议

(一)词性与句法功能

在28个高频成语中,27个均为谓词性成语,相对于体词性的成语,谓词性成语更好地体现了成语意义的凝练性和表达的丰富性。从词性的角度,我们应选取谓词性的成语。汉语教材注释中,有些教材只将入选的成语标出该词是成语,或者直接不标注。因成语的语法作用相当于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或独立成句,在汉语教材中,应对标注成语词性,以便学生根据词性标注判断该成语可充当的句法成分,从而使得在用成语造句的时候能让这些成语出现在符合语法要求的句子位置上。教材中成语词性的标注可行且必需。

(二)内部结构

成语主要是四字结构,按照双音节占优势的特点,在朗读成语的时候,基本上为二二分的划分方式,即“2+2”式。但是成语按音节划分的结果和按意义划分的结果是不一致的,在28个高频成语中,成语就出现了1+3式(名副其实、供不应求)、2+1+1式(全力以赴、脱颖而出、可想而知、当务之急、不约而同)、1+1+2式(前所未有、出人意料、与众不同、众所周知),占高频成语的39.29%。可见,从高频实用的角度出发选取成语,必然会选取大量从意义角度不能两分的成语,如果简单二分,有时候会影响的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标出成语的构成形式,进而帮助学生正确地分段理解成语,清楚了解成语内部各成分之间的主次关系及语义关系,语法关系明了之后,成语词义的表层意义也就浮出水面了,若再加上过硬的文化知识及联系思维,就会很容易理解到成语的深层含义。

(三)色彩意义

具有褒义感情色彩的成语是高频成语的主要选择,这也反映出了汉民族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积极心态。感情色彩直接影响到成语使用正确与否。在教材的注释中,一般对成语也仅仅是词义的解释,很少有标注感情色彩的,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是否在标注词性的同时,也标注出成语的色彩义。可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找到成语的语用环境,减低成语学习的难度。

从《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的文化知识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成语在最初阶段便要求出现,并贯穿始终,在汉语综合教材中也有同样的成语分布情况,可见成语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大纲、教材、试题中体现出来的成语选取无统一标准的问题,必然会增加成语学习的难度。成语的选取除了考虑上述分析的方面,还涉及到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本文最后提出的成语在教材编写中的建议也只是停留在提出问题的层面,应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还需要做更细致的研究。

猜你喜欢

大纲成语汉语
“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拼成语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应试良方
猜成语
云南省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2015年第二批)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