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四季笋高效栽培技术试验

2020-12-18裘鑫灿叶祖英

竹子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竹鞭冬笋春笋

裘鑫灿,周 鑫,叶祖英

(1.绍兴市柯桥区林木种苗管理站,浙江 柯桥312030;2.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311300;3.绍兴市柯桥区夏履镇林特站,浙江 柯桥312026)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是集三大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树种[1];材可用,笋可食,是不可多得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的多功能体。对毛竹林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山区脱贫致富[2],全面奔小康的重要主柱产业和希望所在。绍兴市经营毛竹笋用林原来以春笋为主,在生产技术上也是对春笋高产技术研究多,对冬笋、鞭笋高产技术研究少。我们在统计春笋和冬笋的产量时,11月至翌年2月底前的笋为冬笋,3月初以后的竹笋为春笋。从气候学上的标准,10~22℃为春季,我市各县(区)3月18日起到5月27日上为春季。而毛竹春笋的出土温度也是10℃。因此应把3月初到3月18日所挖的笋从春笋中划出,群众称之为毛潭笋[3]。毛潭笋,笋尖未露地面者为潭笋,笋尖已露地面者称毛笋。毛潭笋色白肥嫩,味美可口,又赶在春笋大量上市前,价格高于春笋,近年来农民乐意挖掘,市场价俏。冬笋出产期赶在元旦、春节和元宵节,节日消费旺季,需求大,价格高,因此,提高冬笋产量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按照市场的需求,毛竹冬笋、潭笋、鞭笋畅销。试验和总结出一整套以毛竹冬笋为主,潭笋、春笋和鞭笋高效栽培技术措施,提高毛竹笋用林的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既是目前竹笋生产技术的需要,更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

1 试验地基础

试验地位于北纬29°13′35″-30°17′30″、东经119°53′03″-121°13′38″之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分别为绍兴市富盛镇玄溪村何百福、何兵龙冬笋试验地,承包的面积各为0.404 hm2,多数面积为花年山,部分面积仍是大小年竹山;诸暨市全堂镇岫山村王仲斌冬笋试验地,试验山面积0.087 hm2,坡度20°,坡向南,红壤,土层深度60 cm以上;上虞区下管镇俭民村徐明华冬笋试验地面积0.1 hm2,坡度16°,坡向西南,红壤土,土层和肥力中等;诸暨市化泉乡晓居村陈国生新改建笋用林试验地;上虞区东关镇罗村刀尺岙试验地;文山村0.31 hm2集体笋用林;柯桥区同康村试验地等12个试验地。

2 笋用林竹林结构

2.1 调整竹林结构

竹林结构因子有:立竹度、年龄组成、胸径粗度、个体整齐度、分布均匀度,叶面积指数等[4]。竹林结构不同,其贮存太阳能和生产有机物质的能力不同,竹笋的产量就不同。因此要把竹林结构调整到良好的状态,使其充分利用土壤和空气中的营养物质,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生产有机物质,提高竹笋产量。重点是母竹株密度调整到2 700株·hm-2左右,母竹为中径竹,胸径7~8 cm。保持母竹年轻化,一般母竹到第7年冬就要更新砍去。各个年龄的母竹数量要相对一致,即每年留养新竹525-675株·hm-2,每年更新老竹525-675株·hm-2,改大小年竹山为花年竹山[5]。

通过留养新竹与更新老竹来调整竹林结构。留养母竹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适时。既保证母竹质量,又不影响竹笋产量。出笋前期以浅鞭笋为主。若此时留养母竹鞭浅易风倒,又因新竹需大量的养分,压制了竹笋的生长,从而减低了竹笋的产量。因此,留养母竹宜在出笋盛期选留,此时选留的母竹,质量好,对竹林的笋产量影响相对较小。一般可在笋期高峰前3-5 d内选留。若母竹留养过迟,则母竹质量差,不利以后竹笋的生产。(2)要均衡留养。留养新竹一株,一般少出笋10株左右,因此母竹留养过多,对竹笋产量影响也较大。又因新竹要消耗大量的养分,所以留养新竹愈多,当年鞭笋产量也影响愈大。反之,新竹留养少,春笋、鞭笋虽然增产,但破坏了竹林结构的稳定性,影响了今后的竹笋产量。我们要求均衡留养,既照顾当年的竹笋产量,又能使以后的竹林结构稳定。每年留养600株·hm-2左右为宜。(3)选笋留竹。选留中径竹。笋期测新竹大小的方法是:当笋高出地面10 cm时,其地径值增加2~3 cm,即为新竹的大小;如果竹笋已高出地面20 cm时,其地径值增加1 cm即为新竹的大小。

要想母竹优良,应选竹笋粗壮、竹箨短而紧凑,先端叶片(即箨叶)开涨、坚硬者为留养母竹。其母竹节间较短,竹节凸起,竹竿通直,枝叶充实,繁殖力好,是优良的笋用林母竹。母竹更新砍伐,应看作竹林的一种培育。砍伐的是第7年以后的母竹(来年为小年)砍伐时间是当年的冬季。

2.2 地下竹鞭的调控

地下竹鞭是竹子生长的基础,粗壮的鞭,鞭段长,节间长,侧芽饱满,鞭根粗壮,能获得竹笋高产。但发笋数量并非越长越多,发笋量最多的鞭段长度约1~2 m。抽鞭能力以1-3龄鞭最多、发笋能力以3-5龄鞭最多。竹鞭有趋肥性、趋水性和趋松性,表土疏松时,易向林地表层伸长,而竹笋的单株重与竹鞭深度相关密切,竹鞭分布深,竹笋个体重。通过深翻,挖鞭笋,埋鞭来调控地下竹鞭。(1)开山。5月底深开山(30~35 m),除去细、弱鞭和7年生以上的老鞭,保持竹鞭年轻化。(2)合理挖鞭笋。控制竹鞭的生长,以防止竹鞭徒长。增加竹鞭总长度。挖鞭笋时要掌握:幼壮龄鞭段所占比例大的竹林断鞭宜短;老龄鞭段所占比例大的竹林断鞭要长;新老鞭比例适中的竹林,壮鞭短断,弱鞭长断,以形成良好的发笋鞭段。(3)埋鞭。培养骨干鞭和使鞭段分布较深,提高竹笋产量。埋鞭深度一般掌握在30~35 m。

3 冬笋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

3.1 立地条件

要求地势较平缓,坡度在25°以下;土壤肥沃疏松。土层深度在60 cm以上,水湿条件较好。要较近水源,以便逐步创造人工灌溉设施。

3.2 竹林施肥

施肥是竹笋增产的主要措施。氮、磷、钾配合使用,氮对竹笋个体的增大有促进作用,磷促进笋芽的形成和提高笋芽发芽率增加发笋数。钾和氮、磷互相配合,有助于氮和磷的功能发挥。竹子对氮、磷、钾需要量大致为5∶4∶3。人粪尿、猪栏、牛栏、饼肥、鸡粪等有机肥都含有氮肥和一定的磷、钾肥、牛栏、鸡粪是热性肥,更有利于竹、笋生长。施有机肥有疏松土壤的作用,应以有机肥为主。

5月底结合深翻,每隔1 m挖沟施肥,施腐熟有面肥22 500 kg·hm-2,亦可施饼肥、人粪或复合肥15-30包·hm-2,促使竹林恢复和竹鞭的抽发。为使鞭笋高产,6月中旬,施人粪尿750担·hm-2,加水一倍,泼浇林地,8月底施磷肥1 500 kg·hm-2,钾肥900 kg·hm-2。不仅有利鞭笋生产,还能促进笋芽分化。春节前半个月,结合全面翻土挖冬笋施腐熟栏肥或人粪。3月下旬开始结合挖春笋施笋穴肥,可施腐熟的人畜粪肥,或掺入尿素、复合肥,每穴一勺,施后复土。

3.3 林地土壤管理

(1)砌坎保土,林地深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采取砌石坎、土坎、竹片坎等工作,防治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的目的,提高冬笋产量。(2)林地培土。竹林每年或隔年加客土7~10 cm,厚薄要均匀。培土既使土壤疏松又使竹鞭加深,延长竹笋在地下生长的时间,增加竹笋的粗生长和高生长,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4 林地水分管理

毛竹既怕水湿又怕干旱。林地积水要烂鞭,雨季平缓的竹林要开沟排水,易积水的地方要开深沟排水。在毛竹孕笋、行鞭的阶段(8、9月份),由于笋芽的大量分化,生理机能加剧,水分消耗量大,此期间如水分得到满足,笋芽分化多,对当年冬笋和翌年的春笋得以高产;反之,久睛无雨,高温干旱,笋芽分化受抑制,当年冬笋和春笋就减产。充分利用秋雨、台风雨等自然降水。因此8、9月若干旱,需要灌溉,要一次浇透。林地覆盖能保持水分。最好灌水和覆盖能配合进行。

3.5 合理挖笋

挖冬笋。可采取全面翻土挖笋法[6]:冬季细致翻土,见有冬笋一次挖掉,切忌块翻土,以防损伤竹鞭与笋芽;开穴挖冬笋:在孕笋竹株的周围仔细观察,一般地表泥块松动或有裂缝,脚踏感到松软的地下,可能有冬笋,可用锄头开穴挖取,此法对地下鞭的影响较小,但不能及时采收深土层笋;沿竹鞭翻土挖笋:较容易找到笋,但会对地下鞭,特别是鞭芽造成严重损伤,影响当年甚至是若干年竹笋产量[7]。

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各村试验地负责人每年采收与销售时分别记录产量、笋单价和产值。收集往年试验地产量产值文献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年份间冬笋每公顷产量的差异显著性,Duncan法进行显著性分析和多重比较(α=0.05),上述分析均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完成,使用Origin 2018进行绘图。

4 结果分析

4.1 各村试验地08-09年和09-10年冬笋产量和产值

如图1和图2所示,向村试验地冬笋产量从1 915.5~2 301.0 kg·hm-2,冬笋产值从32 716.74~43 396.86元·hm-2,产量产值都有较显著提升。该试验地多数面积为花年山,部分面积仍是大小年竹山[8],经营管理属中等水平;赖柴湾试验地2009年产春笋1 337.5 kg,产量为15 315 kg·hm-2,产值43 801.5元·hm-2。2009年11月-2010年1月的冬笋产值为58927.5元·hm-2,冬笋产值已超过春笋产值;俭民村试验点,偶数年为大年,奇数年为小年。2008年和2010年相比,冬笋产量增加了5倍,冬笋产值提高5.6倍,冬笋增产的主要措施为:5月底翻土、施复合肥150 kg,猪栏肥2 500 kg,8、9月施尿素75 kg,7月下旬林地覆盖稻草保湿。这样不仅提高了冬笋产量,其春笋产量也提高;晓居村试验点冬笋产量达到了2 067.0 kg·hm-2,产值38 983.5元hm-2。据了解:该试验点改成笋用林前,冬笋产量不足375 kg·hm-2;刀尺岙试验点,2008年前未覆盖稻草地膜,冬笋产量495 kg·hm-2,覆盖稻草[9]地膜后,提高了地温,增加了土壤含水量,促进了竹笋的生长,从而提高了冬笋的产量,10 a产量已有3 855 kg·hm-2,根据2 a试验,冬笋产量提高了7倍以上,覆盖技术可有效提高冬笋产量。

图1 各村试验地2008-2009年和2009-2010年冬笋公顷产量Fig.1 Yield ofwinter bamboo shoots per hectare in each village during 2008-2009 and 2009-2010

图2 各村试验地2008-2009年和2009-2010年冬笋公顷产值Fig.2 Output value ofwinter bamboo shoots per hectare in each village during 2008-2009 and 2009-2010

4.2 同康村各年竹笋的产量产值及毛竹潭笋的产量产值

柯桥区同康村全村掘笋山60 hm2;记载户6户面积2.17 hm2。全村竹山已经是花年竹山,通过多年统计调查和资料收集,得到2000年至2018年各年的竹笋产量产值。分析竹笋经济效益。把2018年毛潭笋、春笋的销售价作成价格曲线图,分析毛谭笋经济效益。

从图3柱状图可知,通过技术调整,在新的经营模式下,2008年前春笋、鞭笋和冬笋的产量都逐年增长;2008年后,春笋和鞭笋的每年产量趋于稳定,春笋保持在15 000-15 750 kg·hm-2,鞭笋能产6 000 kg·hm-2左右,而冬笋还是能逐年缓慢增长产量,且多个年份之间冬笋牧场是存在显著差异性的。从图一折线图单价上来看,春笋、鞭笋和冬笋的单价整体呈上涨,鞭笋、冬笋单价在2014年后有所回落,可能是市面笋产量提高的原因;近年春笋和冬笋的单价相较于2000年有3倍的增长,而鞭笋有近10倍的增长,考虑到春笋整体单价较低,鞭笋产量较稳定,难以显著提高,而冬笋价格高,显著高于鞭笋和春笋单价,产量相对是偏低的,以及挖笋所需的劳动力,所以提高冬笋产量是有潜力的,经济效益提高是可观的。

从图4柱状图可知,春笋和鞭笋的年总产量已可达34 000 kg·hm-2和12 500 kg·hm-2,而冬笋年总产量虽逐年提高,但只有5 000 hm-2左右;从折线图可看出,冬笋的产量虽然低,但每公顷产值已接近春笋每公顷产值,甚至有几年超过,考虑到冬笋挖掘时期短,春笋出笋期长,劳动力等因素,提高冬笋产量,是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鞭笋的每公顷产值最高,也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四季出笋栽培技术应该更重视鞭笋和冬笋的产量。

从2018年同康村个体户统计,毛潭笋产量1 350 kg·hm-2,产值19 834.8元·hm-2,占春笋产量、产值的8.6%、16.5%。

我们把2018年同康村毛潭笋、春笋的销售价作成价格曲线图,从曲线图上表明,毛潭笋的价格每公斤基本上在12元以上,而春笋价格每公斤大多在7元以下。在一些地方如上虞区罗村,5月5日后春笋价格虽然上涨,但数量已不多了。多挖毛潭笋是提高毛竹笋用林单位面积产值的有效办法之一。

图3 同康村2000-2018年春笋鞭笋冬笋产量和单价Fig.3 The yield per hectare and unit price of winter bamboo shoots,spring bamboo shoots and rhizome shoots in Tongkang Village from 2000 to 2018

图4 同康村2000-2018年春笋鞭笋冬笋总产量和产值Fig.4 Total output and output value per hectare of winter bamboo shoots,spring bamboo shoots and rhizome shoots in Tongkang Village from 2000 to 2018

5 小结

图5 2018年同康村毛潭笋、春笋的销售价Fig.5 Market price of bamboo shoots in early and middle spring in 2018

早年各冬笋试验点平均产量基本上在1 950 kg·hm-2以上,产值在37 500元·hm-2以上;多年经营管理后,最高产达3 900 kg·hm-2,产值105 000元·hm-2。挖冬笋的方法有:全面翻土集中挖笋;多日开穴挖笋。冬笋高产主要环节有:伏旱覆草保湿;埋鞭留养骨干鞭;9月底结束挖鞭笋。9月施足笋芽分化肥,11月施长笋肥。经营管理得当,一般冬笋产量应在2 250 kg·hm-2以上。

土壤深厚,处于山脚、阴坡的毛竹笋用林,一般情况下冬笋较难挖,采用稻草地膜覆盖,提高了地温,保持了土壤水分,促进冬笋生长,翌年2月全面翻土挖冬笋,冬笋产量提高显著,产量能达到3 750 kg·hm-2。

冬笋经济效益可以超过春笋经济效益,笋用林发展因注重冬笋高效培育;再者多挖毛潭笋是提高毛竹笋用林单位面积产值的好办法。

调整好竹林的地上结构和地下鞭的结构,是竹笋高产的基础。要全面、系统、科学经营笋用林。通过竹笋结构的调整,以冬笋为主,春笋、毛潭笋、鞭笋均衡上市,能显著提高笋用林单位面积产值,高的产值在15万元·hm-2以上,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竹鞭冬笋春笋
挖冬笋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食春笋知春味
挖冬笋
挖冬笋
引种竹子竹鞭扦插繁育技术体系优化研究
天然苦竹林竹鞭及根构特征研究
春笋 入宴的「百搭食材」
蔬中一绝数冬笋
为什么竹子开花后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