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甘薯种苗繁育技术

2020-12-18

中国种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炼苗壮苗薯块

孙 凯 张 海 王 凤 刘 峰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长春 136105)

甘薯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具有产量高、抗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等特点[1]。吉林省是我国北方甘薯新兴产区,与南方主产区气候条件差异较大,病虫害相对较轻,优质绿色特点尤为突出。近些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甘薯突出的药用价值以及营养保健功效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农民的种植热情高涨,种植面积逐年上升。目前,吉林省甘薯种植面积已达到2.67 万hm2。

甘薯种苗是甘薯生产的基础,甘薯的产量和品质都和种苗的质量息息相关。吉林省作为甘薯新兴产区,其育苗技术粗放;在南方甘薯产区购买种苗不仅增加了生产的成本,而且还存在着运输和传入病虫害的风险。虽然甘薯种苗繁育技术已在南方主产区成熟应用,但是由于吉林省与主产区的气候差异较大,吉林省甘薯的整个生育期相对南方产区较短,陆地插栽时期相对较晚,随之甘薯的育苗时间也会有所改变;且受温度影响,过早育苗成本偏高,出苗时间长。因此本文从良种选择、育苗方式、苗床制作、浸种与排种、苗床管理以及采苗6 个方面介绍了吉林省甘薯种苗繁育技术,以期为甘薯种植者提供技术参考,对推动吉林省甘薯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 良种选择

甘薯的使用目的不同,对品质的要求也不同,根据不同需求,分为兼用型、淀粉型、食用型、特用型、叶菜型5 个类型[2]。目前,吉林省主栽品种为吉徐薯3 号、济薯26 号、普薯32 号、烟薯25 号、早丰等。种植者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生产加工目标,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甘薯品种。同时,不同甘薯品种的最适环境、出苗时期及相应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不同品种分开管理会提高壮苗指数[3]。

2 育苗方式

吉林省甘薯育苗时期气候相对寒冷、多变,地温不稳定,并且风大、干燥。育苗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即温室内电热温床育苗和大棚内覆膜育苗。

2.1 温室内电热温床育苗育苗时间一般在4 月初,采第1 茬苗一般需要35d 左右。电热温床的优点是可以自动调节育苗床温度,依据种薯萌芽、出苗和炼苗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进行调整,环境控制相对精确,管理方便,出苗整齐。布线时要避免电线外露,不可打结、交叉、重叠,使用时要确保安全无误。

2.2 大棚内覆膜育苗由于温度原因,覆膜育苗时间一般较电热温床育苗延后10d 左右,采第1 茬苗一般需要40d 左右。这种方法是通过太阳能增温、保温进行育苗的,投入成本低,但人工管理成本有所提高,出苗相对慢。

3 苗床制作

原则上选择地势高、干燥、排水好、背风向阳、土质疏松、土壤肥力较好、便于管理的地方。施足底肥,一般每m2可以施入硫酸铵50g、硫酸钾40g、过磷酸钙60g,并且撒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5g,进行土壤杀菌消毒。之后深翻、耙碎、整平,做成宽1.0~1.2m、深0.1~0.15m 的长畦。畦的长度、宽度以及深度要便于管理时人员打药或采苗操作,也可根据不同地块、不同育苗方式进行调整[4]。

4 浸种与排种

4.1 浸种排种前要对种薯进行消毒,一般采用温汤浸种或者药剂浸种[5]。浸泡均在矮粗大桶中进行,温汤浸种在51~54℃的温水中浸泡10min;药剂浸种一般使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浸薯块5min,或者使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2000 倍液浸泡薯块5~10min,浸泡后捞出控干。

4.2 排种排种即种薯的摆放方法,一般分为斜排法和平排法。排种密度过大,种苗通风透光性差,生长纤细,不利于培养壮苗;排种密度过小,会造成土地使用率低,生产成本增加。不同甘薯品种的最适合排种方法不同[6],所以要根据不同品种、用苗数量、插栽时间等来选择最适排种方法。

4.2.1 斜排法薯头压着薯尾的1/3 进行排种,大小薯应分开排种,小薯排放在育苗床的四周,大薯放在中间,以保证出苗整齐,一般每m2用种薯约22kg。优点是出苗多,并且时间相对较快。

薯头和薯尾的方向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辨别:观察颜色,一般薯头的皮色肉色较深;观察萌芽情况,薯头有发芽情况;观察细根生长方向,细根朝下长的为薯尾。

4.2.2 平排法排薯时大小应分开,长薯排在育苗床两边,薯块头尾方向应保持一致,薯块间隔1~2cm,平铺在育苗床上,一般每m2排薯量18kg 左右。平排法单位育苗面积上排薯量减少,后期出苗量比斜排法出苗量少,但壮苗系数高。

两种排种方法都要以上平下不平的原则进行,以便覆土厚度均匀、平整。排种后,用沙土填满种薯间的缝隙,然后浇水至完全湿透育苗床土,待水渗下后,覆盖3~5cm 厚的沙土。随后盖上塑料薄膜,可起到保湿增温的作用。根据不同育苗方式和气候情况也可搭盖小型拱棚进行覆膜。

5 苗床管理

在苗床管理时期,要以催芽为主、炼苗为辅,催炼结合的方式进行。一般分为以下3 个阶段进行管理。

5.1 催芽阶段温度保持在30~35℃,在育苗床水分充足的情况下,出苗前一般不再浇水,以利高温催芽、防病和出苗。育苗初期水分不足,会导致根系伸展慢、叶小、茎细,较易形成老苗;水分过多,则会空气不足,导致种薯缺氧腐烂,影响萌芽。

5.2 出苗阶段在出苗时及时揭开地膜,此阶段目的是保证种苗健壮生长。控制土壤持水量在70%左右,温度保持在25~30℃,并适当进行通风换气。

5.3 炼苗阶段在种苗生长到15cm 时,以炼苗、培育壮苗为主。此时温度应控制在18~20℃,停止浇水,并适当增加通风。

6 采苗

种苗达到25cm 时应进行采苗,采苗以壮苗为主。有两种采苗方法,即剪苗和拔苗,建议使用剪苗法进行采苗,即剪苗时在离开床土3cm 以上的地方剪苗。普通的拔苗方式种薯容易出现伤口而受到病菌的侵染,易使种苗携带病毒;若使用拔苗法,应采用防病措施。采苗后,应注意浇水、追肥、通风、控温,做到催炼结合以利下次采苗。

猜你喜欢

炼苗壮苗薯块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循环”式炼苗对烤烟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观赏植物无糖组培苗炼苗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红薯储藏期受害诊断技术及预防办法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不同炼苗密度对桉树轻基质幼苗的影响
黄花补血草组织培养试验研究
介绍三种优良种子/甘薯良种“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