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锦鲤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0-12-18李潇轩李志辉尹陆乐张翠林段贵平朱天

水产养殖 2020年3期
关键词:锦鲤鲤鱼养殖

李潇轩,李志辉,尹陆乐,张翠林,段贵平,朱天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7)

锦鲤作为普通鲤鱼的变种,是迄今为止个体最大的淡水观赏鱼,因其色彩艳丽,被誉为“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锦鲤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出100多个品种,主要是根据自身颜色的不同及花纹分布进行分类,以红、白、黄、黑、金、银等色彩为主,如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白写、孔雀、黄金、五色等常见品种,每条锦鲤拥有自身独特的花纹。饲养锦鲤可让人赏心悦目,同时具有美化环境的功效,是实实在在的“城市渔业”,为城市的发展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随着人们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化需求逐渐从物质文化需求向更加多元化的精神层面转变。锦鲤作为观赏鱼,可为人们提供精神文化需求,锦鲤养殖逐渐从养殖场走向大众,公园、企业等公共场所及个人家庭饲养锦鲤成为一种时尚消费。近年来,随着锦鲤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形成集养殖、繁育、销售为一体的锦鲤产业链,包括饲料研发、渔药研发、水族器材、庭院设计等延伸产业。历史文化的传承赋予锦鲤产业发展新动力,色彩鲜艳的锦鲤结合生动的文化故事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是最早养殖观赏鲤鱼的国家,观赏鲤鱼作为锦鲤的祖先。今天周游各国的锦鲤,起源于中国,发扬于日本,已发展为一种生态文化,一种动态景观,一个新兴时尚的朝阳产业。

1 锦鲤在中国的历史印记

据历史资料记载,我国对鲤鱼的崇拜的记载源于上古时期。在古代母系社会时期,那些精美的鲤鱼图案则作为“图腾徽号”描绘于陶器上,以此祈祷人们多子多福、部落壮大。在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中,曾经发现许多描述“鱼祭”场景的鱼纹彩陶,证明鲤鱼在人们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古人崇拜鲤鱼的原因在于鲤鱼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在原始社会时代,部落的强大的基础在于人口数量;此外,古人将鱼比作女性的生殖器管,通过举办“鱼祭”祭祀礼,以祈求部落人口繁盛;另外,有些部落祭司认为人是由鱼演变而来,和鱼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将鱼作为祭司的神明。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鱼”更多的寓意,从开始象征女性逐渐发展为象征男女爱情。因此,古代人便将鲤鱼作为一种吉祥物流传至今。

家喻户晓的鲤鱼跃龙门神话传说,证明了“鱼”在古人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汉代辛氏所著《三秦记》中记载,相传上古时期,有一座大山挡住禹开通河道的道路,禹带领部落群众开凿大山,开出一条似形大门的河道,后称之为“龙门”,以后每年黄河中的鲤鱼都会逆流而上,希望自己越过龙门幻化为龙。没有越过的鲤鱼则触碰石壁,并在额头留下一个黑色的圆斑,所以黄河鲤鱼的额头的都有一块黑斑。古代科举考试与“鱼跃龙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些获得进士功名的人被称作“登龙门”,落第者则被称之为点额而返。“鱼跃龙门”在众多鱼类中选中鲤鱼作为传说的主人公,是中国锦鲤文化的先锋。

2 中国锦鲤文化的传承

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古人通过诗歌记录并赋予锦鲤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寓意。《诗经.陈风.衡门》中写到“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窑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书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唐朝的李白在《赠崔侍郎》中有“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等等诗歌,均通过鱼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开始池塘养殖鲤鱼源于殷商时期,在《诗经》中就有周文王曾开辟池塘养殖鲤鱼的记录,证明我国是最早开始池塘养殖鲤鱼的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所编著的《养鱼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记录池塘养殖鲤鱼的书籍,也是我国水产养殖史中的宝贵文化遗产,《养鱼经》详细记录了池塘的构造、养殖环境、轮捕、留养鱼种等养鲤经验,其科学意义对整个人类池塘养殖鲤鱼历史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目前,范蠡的《养鱼经》已被译成多种语言,传播于世界各地。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鲁昭公为祝贺孔子喜得一子,便派人给孔子送了一条鲤鱼。孔子为了感谢国君送给自己的礼物,便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以后送“鲤”便成为我国的一种人文习俗,人们在娶妻生子时,亲朋好友则携带鲤鱼送去祝福,或馈赠“鲤”形的礼物,希望孩子健如鲤,事业有成。

在徐州白集汉墓东墓阙曾发现“池中九鲤”图,图中描述了在东汉时期达官贵人家的庭院楼阁中,朋友往来做客,两个孩子在楼上楼下喂养鲤鱼的场景,画中有中国寓意深刻的九条鱼,充分展现了“家中养鲤供人观赏”的寓意。表明我国养殖观赏鲤鱼的年代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代,也反应了鲤鱼作为观赏鱼起源于我国。

在唐朝时期,“鲤”与唐朝皇家之姓“李”谐音,皇帝为了显示“鲤”的尊贵,便将鲤鱼寓意为“九五之尊”。佩戴鲤型饰物成为皇帝和朝廷达官贵族的专属物品,朝廷发布命令或调动军队的兵符必须使用鲤鱼形状。到此时,鲤鱼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发展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唐朝陆龟蒙《奉酬袭美苦雨》一诗中写到:“层云愁天低,久雨倚槛冷。丝禽藏荷香,锦鲤绕岛影。”“锦鲤”一词首次出现在诗歌中,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使用“锦鲤”一词的记录。虽然,我国是最早养殖观赏鲤鱼的国家,也是最早使用了“锦鲤”名字的国家,但当代“锦鲤”一词是在二战以后才确立使用。古今的“锦鲤”说法一脉相承,都是用来指可观赏的并带有花纹的鲤鱼。

锦鲤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渐融入中华历史文化之中。民间窗花剪纸、建筑雕塑、针织刺绣和瓷器描绘均可见到鲤鱼的图案,表达了人们对“年年有余”、“吉庆有余”、“富贵有余”的美好生活向往。

3 当代锦鲤的发展

美国《水族箱》杂志在上世纪80年代报道,公元200年日本天皇所拥有的鲤鱼是由三国时期的移民引入的。中国鲤鱼在流传到日本一千年后,才发展为“当代锦鲤时代”。早期的锦鲤被称为色鲤、花鲤、模样鲤和变种鲤等,因“色”、“ 花”等字眼被日本人认为涵意过于暧昧软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适合时局,因此才改称为锦鲤。锦鲤在日本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开始只在皇宫贵族和宫廷饲养,是贵族和身份的象征,并被赋予了吉祥、幸福的寓意。

我国当代锦鲤起于1984年,由苏锷先生将日本锦鲤引入中国,并在广东建立了第一家锦鲤养殖场,真正意义上拉开了中国当代锦鲤养殖产业的序幕。目前,锦鲤养殖辐射全国,锦鲤养殖业可说已初具规模,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及内地的四川、云南等地都有养殖。当代锦鲤在国内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喜爱。时至今日,锦鲤的身影已遍布全国各地,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庭养殖观赏鱼的一个大类,养殖、欣赏、品评锦鲤的热潮正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每年举办的锦鲤大赛数不胜数。目前,我国锦鲤产业发展逐渐做强、做大,市场需求量也日益增高,仅广东省锦鲤养殖面积就高达万亩,年产值在数十亿元以上。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的花鸟市场均有锦鲤的身影出现,各地的锦鲤爱好者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消费群体,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虽然我国锦鲤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处在诸多问题制约着锦鲤产业的发展,如优质锦鲤亲本数量少、产出锦鲤品质低,导致锦鲤产值和效益降低。锦鲤产出品质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认知问题,很多人存在传统的观念,即以量取胜,产量越多则收益越大。锦鲤作为大型观赏鱼类,其产业发展与传统渔业发展不同,锦鲤养殖收益不取决于产量的高低,而是在于锦鲤品质的高低,养一条高品质的锦鲤的产值可能高于养殖1万条低品质的锦鲤。

优质锦鲤的进口引种必须在国内海关认可的隔离场进行为期30 d的隔离。2017年正值日本福冈县与江苏省建立友好关系二十五周年,日本福冈县捐赠220尾日本原产优质锦鲤。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承担养殖、维护工作,并建立中国第四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水生动物检验检疫隔离场”。从此拉开了江苏省锦鲤产业发展序幕,将大力推动国内锦鲤产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锦鲤鲤鱼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读《鲤鱼跳龙门》有感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90后、00后行为观察大赏
鲤鱼旗装饰坠
有趣的锦鲤
小编,来条“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