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严,生态养殖技术或成“破局”关键

2020-12-18王玲芳陕西省大荔县水产站

当代水产 2020年9期
关键词:菌类破局淡水

■ 王玲芳(陕西省大荔县水产站)

我国水产品的产出来源主要分为养殖和捕捞2种,但是捕捞的水产品产量并不稳定而且捕捞的水产品种类和质量均不可控,因此,增加养殖的水产品投入,将养殖作为主要的产品来源,能够保障人们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下的饮食健康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饮食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水产品逐渐成为一种新的主要的消费选择。因此,如何保证水产品在产出数量巨大的同时质量不受影响,已经成为广大民众所关注的问题,提高养殖技术,增强养殖工作效率和质量,不仅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能满足现代人绿色健康的需求。

1 生态养殖的概念

生态养殖是指人工模拟水产品生存的自然环境,在水产品养殖中将先进的科技运用其中,运用无公害的饲养方式将水产品出现病害的机率降低,提高水产品健康程度,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食品,科学合理的生态养殖技术,提升了水产品市场的整体水平。

2 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养殖中的运用策略

2.1 合理选择养殖环境

对于水产养殖而言,水域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和产品的健康生长有很大关系。通常情况下,淡水养殖都是在池塘中进行的,在运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时,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池塘,不仅要保证水体环境的良好性,还要确保池塘周围没有污染。如果提前没有做好调查工作,而是随意的选择池塘,那今后会对水产品的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也要考虑到交通条件,保证水产品可以快速的运输出去,实现很好的销售。为了创建出自然的生长环境,可以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例如水草,对于水产品的健康生长是非常有利的。水草种植要坚持适量的原则,绝对不能过多,否则会带来不良影响。在种植水草之前,要对池塘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种植面积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这样水体中就会存在有益菌和微生物,可以增加水体环境的优势,为淡水养殖提供可靠的保障。环境选择是淡水养殖的第一步,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可以保证水产品的健康生长。

2.2 循环式生态养殖技术

循环式生态养殖技术主要应用于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这种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循环水式生态技术达到水环境的三级净化效果,其中包括河道、天然池塘以及小池塘三级环境。二是以固定的微生物肽达到池塘净化的效果,这主要由水环境的净化系统和人工浮床系统两部分构成。通过水循环净化的应用来达到水产品适宜的环境。

2.3 加强病害的预防和治理

在淡水产品的实际养殖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上述问题以外,还应该多注意进行疫病的防治,根据池塘中的实际情况,结合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技术来进行防治工作。如果在淡水养殖中的水产品类别较为单一,就会导致产生疫病的概率有所增加,而如果养殖种类较多的水产品,能够实现多种水产品共同生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养殖环境中的生态系统,从而有效地控制疫病产生率。因此,在养殖中可以采取多品种混养的方式将多种品种的鱼类共同养殖,如鲫鱼、花白鳃、草鱼、大口鳃、螂鱼等。在生态系统中,多品种会形成一定的食物链联系,如鲤鱼和螂鱼觅食时会掘池底,破坏掉病原体的生长环境;当鱼发病时,其自身行动会变得更加迟缓,就会变成了肉食性鱼类的食物,从而使得病原体传播方式被有效切断,发挥生态系统自动防病的功能和价值,有效地控制池塘中疫病的发生率。在预防病害时养殖系统的构成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对比,选择最为适宜的配比。

2.4 水质的调节

在池塘进行养殖工作时,除了模拟野生环境之外,还应该注意养殖池塘与天然环境的水质差异。池塘自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只靠池塘的自身调节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养殖人员要时刻关注池塘的水质是否发生变化,对水质进行一定的干预和调节。水是水产品生存的直接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生存情况,所以,对水质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善,必要时进行科学、严谨的试验,以保证水质能达到水产品的生存要求,从而使水产品的质量或产量得到提升。

2.5 树立健康的养殖观念

养殖户要树立健康的水产品养殖观念,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要有长远的眼光,要为水产品提供优质优良的生活环境,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方式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养殖者要选择优良的苗种,摒弃近亲杂交的苗种,选择一些抗病性强、易存活的苗种,同时利用生物工程等先进的方法对水产品的养殖池进行水体净化,确保水产品生活的环境绿色无污染。

2.6 水产生物养殖水域生态修复技术

应用循环水模式可对水体中固定化的微生物系统进行利用。建立人工浮床系统,水生生物养殖水域通常会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而水生植物根系发达,能够在生长过程中逐渐的对水环境中的富营养进行自主吸收,能够有效的降低水产养殖出现的污水排放量,即能够有效的提升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也能够体现出水体保护的生态效益。

2.7 注重菌类的选择

在淡水养殖中要选择合适的菌类,最好是选择自然水体中的菌类,不仅可以保证水产品的健康生长,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可见是非常重要的。池塘中的菌类数量要合理去控制,过多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养殖户要结合自身经验对菌类适量的投放,保证具有科学合理性,为水产品生长创建出健康的环境。投放适应能力较强的菌类,可以推动水生物养殖的多样性,提升整体经济效益。菌类要从正规渠道采购,在正式投放之前要做好试验,达到预期效果之后才能在池塘中使用。根据多年的养殖经验可知,一般会选择芽孢类及乳酸菌类,对于水生物生长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减少了养殖成本的投入。很多养殖户对菌类的选择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要积极学习并应用到实践中去,确保取得良好效果。在养殖的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意识到菌类对水产品生长的重要性,在池塘中合理投放菌类,保证发挥出有效作用,为水产品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 绿色生态养殖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提高养殖户的综合素养。大部分养殖户对水产品的了解不够深入,仅仅停留在表面。因此为了保证绿色生态养殖的有效行,要加大对养殖户的培训力度,积极学习有关理论和技能,对水产品养殖有全面的认识。其次解决好技术难题。在水产品养殖中,引入了很多先进技术,大大改善了养殖效果。但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养殖户自身能力有限,处理方式过于粗糙,无法满足养殖的需求。因此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去解决,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不断提高水产品养殖的科技水平。最后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绿色生态养殖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创新模式,确保具有先进性,将具体效果落实下去。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养殖淡水产品的过程中,要对养殖环境、养殖物种以及菌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并且有效调节水质,使得淡水养殖的绿色生态性得以保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品种混养的方式,选择适宜的种类构建一套稳定的养殖生态系统,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养殖中疫病的发生率,提高水产品的质量以及产量,也能减少由于施药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参考文献略)

猜你喜欢

菌类破局淡水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菌类蔬菜交叉种植一地双收
破局“出货难”
“数”中寻机,借势破局
破局
跳到海里喝淡水
在雨后,与菌有约吗?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