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雍菜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18白延巧李博文刘祎鸿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20期
关键词:蚜虫除草害虫

白延巧,李 星,李博文,刘祎鸿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兰州730000)

雍菜(Ipomoea aquatica)属旋花科(Convolvulaceae)番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又名无心菜、藤藤菜、竹叶菜、空心菜等,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且兼具药用价值的蔬菜,受到消费者的普遍喜爱。雍菜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盐和纤维素等,其中蛋白质、Ca、维生素A、维生素C、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均比番茄中含量高。其性寒、味甘,具有防暑解热、凉血利尿、解毒、止血、防癌、降血糖等功效,可治便秘、痔疮、便血、痢疾等病症。雍菜采收期较长,可多次采收,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栽培价值和发展前景。本文通过介绍雍菜生产栽培技术,旨在提升雍菜商品品质与种植效益,为菜农田间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1 品种选择

应科学选用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病性好、抗寒耐热、抗逆性强、适宜当地种植区域实际情况的主栽品种。

2 栽培季节与生长期

雍菜露地栽培以春、夏、秋为主,冬季采用保护地栽培,温室、大棚、小棚栽培基本上可以周年生产,供应市场,在温室可以作为主栽蔬菜的前后茬,或与其他蔬菜间混套种,插空栽培。播种至采收为45~60 d,延续采收可达70~180 d。

3 播前准备

3.1 土壤选择

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气性好、保水、保肥、富含腐殖质而潮湿的中性壤土。

3.2 施肥做畦

播前整地,需施足量基肥,基施有机肥(优质腐熟有机肥)30 000~37 500 kg/hm2、草木灰750~1 500 kg/hm2,将土肥混拌均匀,再进行耕翻细耙。按南北走向做畦,畦面宽1.2~1.5 m,畦高20 cm左右,畦面应耙平耙细。

3.3 种子处理

雍菜种子种皮厚且较硬,不易出芽,为提高其种子发芽率,应浸水催芽之后播种。具体操作过程:将种子置于25~30℃的温水中,浸泡18~24 h,捞出控水后,用纱布包裹起来,置于25~30℃环境下进行催芽,每天翻动1次,用清水投洗1次,当种子有50%~60%破皮露白后即可播种。

4 播种

大棚应在2月下旬开始播种,小拱棚在3月上中旬播种,露地在5月上旬播种。采用条播方式播种时,用种量应控制在15~22.5 kg/hm2,可在畦面上以沟距20 cm左右横划浅沟,沟深为2~3 cm,并在沟内均匀地撒播种子,播种完覆薄土1~2 cm,浇足水分保持土壤湿润。采用撒播方式播种时,用种量应达到30~37.5 kg/hm2,完成播种后,覆薄土浇水。采用点播方式播种时,穴距20 cm左右,行距30 cm左右,每穴点播3~5粒种子,播种后用细土对种子进行覆盖,并浇水。

5 苗期管理

出苗后应适量浇水,使土壤湿润,保持合理墒情,当幼苗长至6 cm左右时,应向植株喷施1%氮肥或生长营养液,以助于幼苗生长。

6 定植

田间温度高于10℃时方可定植。当雍菜幼苗长至12~15 cm或长出2~3片真叶时间苗,株距为10~15 cm,幼苗长至17~20 cm或6~8片真叶时,便可定苗或定植作业,株距为20~25 cm。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除草

雍菜生长期一般要进行3~4次中耕除草,出苗后2周进行1次松土除草,定苗后再进行1次中耕除草,随时注意田间杂草情况,进行清除。

7.2 肥水管理

雍菜整个生育期需水量较大,每隔1周左右浇水1次,夏季浇水间隔可适当缩短,采收后5 d还应补充浇水,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湿润情况,适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避免大水漫灌。雍菜需肥量大,因多次采收,要保证其高产优质,除施足基肥外,还要及时追肥。苗期应追施1次冲施肥,定植后追肥1次以促进发苗,每次采收后均要追施1~2次尿素或复合肥。

7.3 温度管理

雍菜喜温怕霜冻,在25~30℃范围内生长最佳,能耐35~40℃高温,白天应保持温度在20~30℃内,夜晚温度应高于10℃,当外界温度低于10℃时,雍菜植株生长停止。冬季保护地栽培时,要注意保温防寒,提高棚室内温度;夏秋棚室内要及时通风,预防高温。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雍菜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白锈病、立枯病、花叶病、炭疽病、叶枯病等;害虫主要有蚜虫、白粉虱、菜青虫、斜纹夜蛾幼虫、螨类和红蜘蛛等。

8.2 物理防治

采用挂黄粘虫板、蓝板诱杀,人工捕杀害虫;利用防虫网阻止害虫进入;采取特种膜驱避蚜虫及其他害虫;保护地采用粉尘法、烟熏法。

8.3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采用轮作方式,合理密植,加强田间透光、放风、降湿、排水;收获后发现病残植株及时清除,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源;利用高温闷棚,消毒杀菌,减少病菌基数。

8.4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控制蚜虫及其他害虫,人工释放益虫(丽蚜小蜂)控制害虫,还应施用生物农药等。

8.5 化学防治

8.5.1 主要病害防治

8.5.1.1褐斑病。防治雍菜褐斑病可选用77%Cu(OH)2悬浮剂7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或甲霉灵溶液喷施防治,每隔1周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8.5.1.2白锈病。防治雍菜白锈病可选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5%代森锌500倍液或枯草杆菌800倍液喷施防治,每隔1周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8.5.1.3立枯病。防治雍菜立枯病可选用50%多菌灵1 000倍液喷施防治,每隔1周喷施1次,连续防治2~3次。

8.5.2 主要害虫防治 防治雍菜蚜虫可采用0.3%苦参碱600~8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白粉虱可采用2.5%联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喷施防治;菜青虫、斜纹夜蛾幼虫可采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施防治;螨类和红蜘蛛可采用1.8%阿维菌素2 000~2 500倍液喷施防治。

9 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雍菜高产、优质的关键。植株长至25~35 cm时,可一次性采收或分多次采收,视市场情况适时采收。采收时应保留植株茎基部的2~3个节,以利于新芽萌发。采收3次左右,为防止植株侧枝太多影响品质和产量,应保留茎基部1~2个节,还应注意去除老株、病株,如此反复采收即可。

猜你喜欢

蚜虫除草害虫
玉米除草、追肥 记住这些“黄金时段”
除草记
蚜虫婆婆
小麦播种后 除草最佳时间别错过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枣树害虫的无公害防治
农业害虫的冬季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