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为例

2020-12-18杨满元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安全检查园林管理人员

杨满元 杨 宁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湖南衡阳 421005)

高等院校实验室是教师科研成果的培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实践技能的养成的重要平台[1-2]。实验室安全是学校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科学研究得以顺利开展以及学校和谐发展的前提基础[3-4]。目前,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较为薄弱,缺少体系制度建设及有效管理手段,安全教育效果不显著,安全体系的评价和管理不到位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压力不断增大[5-6]。基于此,建立全面的相互促进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对构建符合各校实际情况的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框架,科学、高效管理实验室,消除实验室潜在安全隐患,降低或杜绝实验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师生员工提供安全高效的教学、科研以及学习平台,具有重大意义。

1 园林学院实验室安全现状

高校实验室安全体系是指在人与实验室环境系统相互作用条件下,研究确保师生员工身心安全、降低教学科研实验风险以及意外事故发生概率所需体系与制度的科学[7]。高校实验室中容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因素很多,如实验设备复杂,药品种类多,设备与药品使用条件严格;参与人员数量多,层次差异大,若参与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重视不到位,易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8-9]。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在校师生数量成倍增加,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也不例外,近2年在校学生是前几年的2倍,达2500余人,教师近50人,实验室数量、仪器数量与种类增多,有各类实验室20个,涉及生物、园林、土肥、化学等6个学科,承担园林技术、园林工程、林业技术等专业的教学、毕业方案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技能竞赛等实验项目,年服务学生10000人次,承担实验工作量大,涉及到的危险试剂增多,增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强度与难度,给实验安全埋下了隐患[10-11]。

1.1 管理层重视程度不够在学院及少数实验室内部,领导抓安全生产职责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极少数部门没有落实安全责任制,“一岗双责”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安全管理存在多头管理,主体责任不明;缺乏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符合各实验室特点的安全评估制度、项目审核制度、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责任追究制度;安全检查走过场,对主管部门安全检查配合流于表面,师生员工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积极性不高[12-13]。

1.2 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对国外或其他高校的先进管理理念或体系学习不够,缺乏对行业先进产品的了解和研究,引进吸收不积极,管理人员培训不到位,使现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还停留在手工开展阶段,依赖有限的管理人员现场检查或隐患挖掘,实验室安全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管理效率或水平相对较低[14]。

1.3 安全事故隐患较多园林规划实验室有近120台电脑,大功率的空调8台,线路老化,电路超负荷运行易引起火灾。植物生理、微生物及土肥实验室中无机、有机化学溶剂浓度过高,操作不当,易引起爆炸、火灾或中毒,其中有些实验需高温、高压条件,若操作不规范,易引起火灾或爆炸;时间长久,水管老化破裂,实验室漏水时有发生。

1.4 管理人员相对较少,业务素质不高实验管理人员6人(其中本科3人,本科以下学历3人;或高级实验师1人,中级实验员2人,未评定职称者3人);部分实验管理人员所从事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差甚远,缺乏专业技术以及实验室安全方面培训。每个实验人员负责3~4个实验室的管理任务,任务重;另外,每学年的第1个学期学生要参加省级或国家级的技能比赛,第2个学期学生毕业需做实验,需加班加点,造成人员更加短缺。

1.5 部分师生缺乏相应的安全意识学生作为实验室主体,普遍存在安全意识薄弱问题,为图方便省事,做试验操作不规范,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15-16]。对入校新生没有开设有关实验室安全方面课程,使学生对实验室安全认识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不能及时、规范地处理突发事故,没有正确掌握应急安全自救方法。

2 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根据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的实际情况,以安全管理为出发点,以教学、科研为落脚点,通过探索与实践,构建符合园林学院特色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2.1 完善现行实验室管理制度新生入校时,学校配发《学生实验守则》小册子,实验室管理人员需遵守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园林学院针对实验室管理方面漏洞,制定了实验室的安全检查、有毒药品管理、毕业设计安全责任以及实验废弃物的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其安全、高效运作。

2.2 加强实验室安全条件建设在实验室各楼层、楼道门口安装摄像头等监控设施,易制毒品房安装红外线报警装置,使危险品处于被监控状态;楼道安装应急照明灯、消火栓,实验室内配置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设施,确保能对初始火灾进行扑救;配置耐腐蚀药品柜;设置废液室,对实验室产生废液进行回收。

2.3 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邀请校外专家、工程师来实验室作仪器方面的安全营运、维护、保养等知识讲座,组织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或到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学习;邀请校内消防技术人员及城市消防队高级工程师来进行消防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增加实验管理人员的消防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

2.4 建立“五检查一巡查”安全检查体系“五检查一巡查”即从学校层面上,分管安全的副校长组织教务处、国资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在开学初、学期末等时间对实验室安全进行全面的安全监督检查;在管理部门层面,教务处对化学试剂的质量、安全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不定期检查;保卫处对实验室的灭火器、应急照明灯的正常运行作全面检查;实验室实行每天班前班后检查、每周各专业实验室统一检查等五检查和毕业设计方案期间实行不定期巡查。

2.5 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建立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降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率。

2.6 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每年10月份,学校保卫处举行一次消防培训,教学生使用各种灭火器以及正确的逃生方法;在课程设置中,将实验室安全教育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每次实验课前,老师应详细讲解实验操作规范,人不离岗,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实验安全操作习惯[17-18];毕业设计前,学院与实验室管理人员联合学生召开实验室安全教育大会,针对学生做实验易出现的错误进行安全教育活动。

2.7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学院实验室数量多,存在水电、消防、危化品等不同危险源,在基础信息全面的基础上,可采用互联互通实验室管理系统,建立实验室危险源清单,制订相应应急预案;采用电子化管理系统,对学院危化品从采购→入库→使用→存储→盘点→调剂→废物处置全过程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管,确保管理完备,避免安全隐患;采用实验室巡检系统,通过文字、照片的形式实时记录检查情况,自动生成检查报告,通过移动终端下发检查任务,提高安全检查工作效率,可以关联显示所检查实验室危险源等级与具体清单,提醒历史问题记录,有效规范实验室安全检查标准[19-20]。

3 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

在学院实验室管理部门正确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园林学院实验室建立了安全管理平台,对可能发生事故进行预警,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将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尽早排查,形成执行及时、责任明确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新局面。通过实践,实验室安全管理取得显著成效:(1)学校与学院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实验管理人员以及学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强化责任落实,落实实验室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2)老师与学生安全意识明显提升,构建了各部门及师生联防共治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3)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与安全防范体系的优化升级,提高了实验室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保障了学校教学科研正常开展,实验室安全隐患减少,保障了校园安全。

4 结语

近年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学院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要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发展,促使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教学、科研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安全检查园林管理人员
丹阳市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清代园林初探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从机场的安全检查谈起……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