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产区金菠萝关键生产技术

2020-12-18王小娜李向宏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菠萝病虫种苗

韩 冰 王小娜 韩 剑 李向宏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海南省热带果树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海口热带果树科学观测实验站,海南海口 571100)

菠萝[Ananas comosus(L.)Merr.],又名凤梨、王梨、黄梨等,属凤梨科(Bromeliaceae)凤梨属(Ananas)多年生单子叶常绿草本果树植物,是知名的“世界热带三大草本果树”、“岭南四大名果”和“海南岛十大热带水果”之一,已成为海南菠萝主产区经济支柱产业和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1]。金菠萝(MD-2),是美国夏威夷菠萝研究院培育并由美国Del Mont Inc.公布的菠萝新品种,其品种表现为株形较高大紧凑,植株生长整齐且生长势旺,叶片较直立、叶面平展、叶缘无刺、叶色浓绿、叶背被蜡质白粉、叶面蜡质明显且厚实;果实中等大小,呈圆柱形,果眼排列整齐有序,果形端正优美、协调美观,成熟果皮、肉金黄诱人,纤维稍多但质脆,果肉香甜多汁、风味浓郁,鲜食口感极佳;果眼浅易去皮,不泡盐水即可食用,已成为深受广大消费者亲睐的鲜食菠萝品种和高端消费水果品种之一[2-5]。此外,因兼具催花成功率高、托芽少或易管理、产量与商品果率处于中上水平以及耐储运性较其他品种强、适合远距离运输等鲜明特点[3],金菠萝也成为菠萝鲜果国际贸易的明星品种。

目前海南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菠萝产业存在栽培品种单一、品种老化退化严重、产量低等问题,亟需优化品种,促进产业升级更新。本课题组前期通过对金菠萝在海南的引种试种试验[2],表明金菠萝适合海南种植,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根据海南产区气候、地理特点和生产实践,优化集成了适合海南产区金菠萝生产的关键技术,具体涵盖果园选址与整理、定植技术、水肥管理、植株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等6个方面。

1 果园选址与整理

宜选择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避风向阳、冷空气不易沉积、坡度小于15°的地块建园,果园土壤要求疏松通气、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pH值4.5~5.5。避开低洼地块建园。

种植前进行田园清理、平整土地,对地上灌木、作物茎叶、杂草等进行清理,晾晒10~15d后,进行第1次机耕,按照堆沤腐熟农家肥150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的标准配合施入,深翻30cm以上,土壤晾晒3~5d,以便第2次机耕耙,使较大土块容易粉碎和耙平。

2 定植

金菠萝在海南4—11月均可种植,可根据区域气候特点、种苗类型与登记、上市时间等灵活安排定植时期。种植以宽窄行种植为宜,即1个种植行上实行双行单株排列种植,种植规格为0.30m×0.55m~0.40m×0.55m,双行间设置大行距,行间距设置为0.80m,折合种植密度为37500~43500株∕hm2。以1200和750kg∕hm2的标准分别将磷肥和三元复合肥(N∶P∶K=15∶15∶15)混匀,均匀施于种植行上,再进行第2次机耕(人工方式亦可)将肥土混匀,后覆以5~8cm厚的土层形成高为25~40cm的种植畦。

有条件的果园可结合供水管设置膜下供水系统。具体方法是在种植畦一端设置供水开关,畦面基肥覆土完成后,于种植畦中央放置与畦平行的微喷带,而后用宽90~120cm、按拟定种植株行距打好孔(孔口直径10cm)或工厂定制好种植孔的黑色农用塑料地膜平铺于畦面上,四周用土压紧备用。

选取叶片较宽、叶片较肥厚、茎粗、叶片色泽青绿、无病虫害和操作伤、生长健壮、根系发达的冠芽苗、裔芽苗、吸芽苗或组培苗为定植种苗,按芽苗级别分区、分畦种植,保证种苗的整齐性和科学管理。吸芽苗、裔芽苗或顶芽苗均要求植前晒苗,将种苗分级分类后,捆绑成束,根部朝上,于阳光充足的场地进行日晒,至种苗部分失绿脱水而不发黄时即可用作大田种苗。组培苗则需要经苗床炼苗、大田苗圃壮苗培养至种苗大小规格达到定植标准时方可下地定植[3]。

剥除种苗基部干枯黄叶老叶和果瘤,剪除过长叶片。用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8.7%烯酰吗啉·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500~600倍液、或6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或48%毒死蜱乳油、或5%吡虫啉乳油、或30%吡虫·毒死蜱乳油、或37%噻嗪酮悬浮剂、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或15%哒螨灵乳油等杀虫剂,按照适宜比例混匀后浸泡种苗基部10~15min以消杀隐藏病虫,倒置晾干后种植。

金菠萝种苗种植要求种稳、种浅,不同类型种苗种植深度分别为冠芽苗5~7cm,吸芽苗10~12cm,切记要将种苗生长点露于地面之上。定植过程中要求动作轻柔,确保土不盖心,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将泥土误带到种苗心部。

3 水肥管理

金菠萝须根浅生,生长期视种苗大小和管理水平在14~18个月不等,苗期、花蕾抽生期、果实发育期和吸芽抽生期遇旱应及时灌水,台风雨季应加强防涝,及时排尽园内积水,排灌以满足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为宜,切忌沤根。

田间追肥要求勤施、薄施。幼苗期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促进返青复壮;旺盛生长期讲求氮钾并重,提升植株抗(耐)逆性;花芽分化和果实生长发育期应重施钾肥,促进花芽分化、果实生长发育和产质量形成[6]。在返青期(定植后40~120d),按复合肥300kg∕hm2、尿素300kg∕hm2、磷肥375kg∕hm2、钾镁肥225kg∕hm2的标准,待新根长出后分3次于行间埋施或叶面喷施;进入快速生长期(定植后120~270d),按复合肥750kg∕hm2、尿素450kg∕hm2、磷肥450kg∕hm2、钾镁肥450kg∕hm2的标准,分2次于行间埋施或叶面喷施;花果期(现蕾至采收前),按复合肥150kg∕hm2、尿素105kg∕hm2、磷肥75kg∕hm2、钙硅肥225kg∕hm2、钾镁肥375kg∕hm2的标准,分别于谢花后、中果期叶面喷施。催花前、采收前2个月应停施化肥,中、大果期可适度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提升果品质量。

4 植株管理

与其他品种吸芽多于果实成熟期前后大量抽发不同,金菠萝自抽蕾期开始便会陆续抽发吸芽,从小果期起冠芽、托芽、腋芽和地下吸芽齐发的情况亦屡见不鲜。除花蕾期抽发、可能影响花果发育的需要及时抹除外,对达到种苗标准的吸芽、托芽、裔芽等应及时进行采收,作为后续生产用种苗,同时抹除的多余芽体亦可用作组织培养外植体材料。

5 花果管理

5.1 催花金菠萝催花成功率较高,当菠萝植株叶长超过40cm,叶片数量达到45片以上时,即可根据生产和市场需求进行催花。宜于晴天上午9时前或下午17时后,以1.5%~2.0%的碳化钙溶液、或40%乙烯利水剂500~800倍溶液+0.2%尿素灌淋植株心部,30~50mL∕株,施药后6h内遭遇雨水则需补催,隔夜后再施1次。用药量因季节和植株而异,冬春季推荐浓度低于夏秋季,大株用量高于小株用量。

5.2 壮果金菠萝果实发育阶段可进行壮果,以期获得较高产量和端正美观的果实外观。生产上推荐采用75%920结晶粉剂或75% 920水剂壮果2次,即盛花期以75%920结晶粉剂或水剂15000倍+0.5%尿素溶液喷果,沿果实四周均匀喷施,至果面喷湿、有液体滴落时为止;间隔5~7d至谢花后,以上述药剂7500倍+0.5%尿素溶液按前述方法再施1次,切忌随意加大用药浓度和增加用药次数。

5.3 套袋护果中果期即可使用牛皮纸袋、无纺布袋或网袋等及时套袋护果,既可阻隔病虫侵入,又能抵御日灼、冷害等。

5.4 果实采收与处理金菠萝果实成熟和采收标准因季节而有所不同,冬春季成熟果果实由基部到顶端有1∕2果面变黄、夏季成熟果果实由基部到顶端有1∕4果面变黄,即可采收。鲜食用商品果采收时应保留冠芽,并保留2~3cm长的果柄;采收过程动作应尽量规范轻柔,避免造成果实机械伤。宜于晴天上午或阴天采收,避免雨天采果。

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搬运至鲜果包装房或通风透气、荫凉避阳的场所存放;按照果实大小、色泽、成熟度进行分级分类,以定制网袋套果、装箱并悬挂标签或做好相关标识后统一装运。包装全过程所有操作、场所、工具等必须严格遵循水果行业清洁卫生标准,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果园采果及母株园采苗完毕后及时做好果园卫生,仔细清理病果、病叶、病株,统一运出园外进行无害化处理,消除残存病虫,降低来年病虫源。

6 病虫害综合防控

海南产区金菠萝受害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心腐病、叶斑病、粉蚧和蟋蟀。生产上应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对金菠萝病虫害进行经济、安全、有效、简便的控制,将病虫草控制在经济阈值下,保证菠萝果品质量符合NY5177的规定,其主要防控措施具体如下:

6.1 通用措施植前严格做好果园深耕晒土,杀灭土壤中的残存病菌和虫体虫卵等,减少菌源虫源;设置科学的排灌系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确保菠萝植株不受干旱和涝害,科学合理用水用肥,增强植株生势和综合抗(耐)性;结合日常巡查和采后清园,捕杀害虫,及时清除病虫体、受害严重植株和病残体,按照每病穴施入1~2kg生石灰的标准处理病穴以消杀残存病虫,保持清洁田园环境;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严格执行推荐浓度和安全间隔期要求,严禁切忌随意加大用药浓度和增加用药次数;科学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延缓病虫抗(耐)药性产生;不建议使用除草剂除草,推荐人工除草和行间覆盖地布的方式防控杂草,行间距较大的可考虑机械除草;注意保护利用草蛉、螳螂等捕食性天敌昆虫、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以及捕食性蜘蛛等,营造有利于天敌繁衍生息的果园生态环境[6]。

6.2 心腐病该病是世界各大菠萝产区为害最重、破坏力最大的病害[1,7],其在多雨季节和地势低洼的果园发生严重,雨季排水不畅、灌溉不当造成菠萝植株根部被长时间浸渍或苗基部受伤进而导致其发病和扩散,其主要防控措施如下:

(1)优化种植操作。避免在阴雨天气定植;定植过程严格执行深耕浅种,规范操作避免土粒掉入种苗心部;中耕除草、施肥施药时严格避免损伤茎基造成伤口而为病菌侵染提供有利条件。

(2)科学用肥。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或过施氮肥;发现病株及时拨出处理,病穴撒生石灰消毒后填换新土、补植。

(3)药剂防治。台风季或发病初期选择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恶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8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或灌根,10~15d施药1次,连续2~3次。

6.3 叶斑病主要由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弯孢菌(Curvuloria sp.)、镰刀菌(Fusarium sp.)等真菌引起[8],多在苗期和雨季为害菠萝叶片,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腐烂。

(1)合理施肥、排灌。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增强植株抗(耐)逆性。

三株芽孢杆菌产淀粉酶活力差异显著(P<0.05),其中Y1最强,其次是Y2,Y3产酶活力较弱,见表3和图2。

(2)规范操作。田间农事操作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植株各部位受伤,而利于病菌侵染为害。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施以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2500倍液、或55%苯甲·锰锌可湿性粉剂1200~1800倍液、或70%百菌清·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85%波尔·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胂·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液等进行防控。

6.4 粉蚧金菠萝整个生长期、各器官均可受该虫为害,主要以成、若虫刺吸植株组织为害,零星为害多造成叶片出现针尖大小黄斑,聚集为害常造成受害叶小黄斑联结成片、叶片黄萎,光合作用受抑并易引致其他病虫侵害,其可在蚂蚁的协助下在不同植株间转移为害,在一定程度导致防控难度加剧。

(1)把好调苗关。种植新区应从无粉蚧为害的果园调苗,防止粉蚧传入。

(2)种苗处理。严格按照第2部分方法处理种苗,杀灭残留虫体、虫卵;或将种苗堆放整齐后用8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喷湿种苗后盖上薄膜、压紧,密闭24h熏杀害虫,除膜1~2d后再定植。

(3)药剂防治。加强田间巡查,实时关注粉蚧生长发育历期,于虫卵孵化盛期喷施或淋施25%喹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或30%吡虫·噻嗪酮悬浮剂2000倍液、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等,每7~15d施用1次,连续2~3次。有条件的果园应根据传播介体蚂蚁的种类,选择使用专用特效药配置毒饵诱杀蚂蚁,切断粉蚧传毒途径。

6.5 蟋蟀整个生长期均可为害,以成、若虫咬食菠萝根、茎、叶、花、果实进行,沙土果园受害更重,根部受害多导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叶片受害多影响植株光合效率并为其他病虫危害提供便利、受害果实通常失去经济和食用价值。

(2)药剂防治。针对受害严重的沙土果园,抓住若虫高发期使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以2.5%溴氰菊酯乳油∶80%敌敌畏乳油为1∶5比例混合稀释5000倍喷雾或灌入虫穴杀虫,每7~10d施药1次,连施2~3次,降低虫口数量。

(3)毒饵诱杀。将炒香的米糠或豆饼以10∶1的比例混入90%敌百虫晶体,加适量水拌匀后于傍晚在害虫洞穴口、活动区撒施,诱杀害虫。毒饵滴入少许蜂蜜诱杀效果更佳。

此外,可结合田间日常巡查,用网等捕虫,用作饲喂家禽的优质饵料。

猜你喜欢

菠萝病虫种苗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最爱酸酸甜甜菠萝鸡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