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连环画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0-12-18桑春茂

中小学校长 2020年10期
关键词:灯谜价值观核心

□桑春茂

2017 年8 月,教育部新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明确列为“德育内容”。连环画,又称小人书,在讲好中国故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1]而小学阶段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时期,北京市育才学校小学部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积极探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法,通过开展 “连环画润心田”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在教学方式和成果输出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策略与方法。

一、连环画润心田的实施策略

(一)提供条件,保障阅读

1.场地保障

学校将连环画分别摆放在班级书库、走廊开放书架及学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多种阅读场所,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开展阅读。

2.时间保障

在学校整体课程中,专门设置了7∶30-7∶50;13∶20-13∶40 两个时段,作为 “阅读时光”,确保学生每天在学校有40 分钟阅读连环画的时间。

3.兴趣保障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校为学生提供连环画书单,包括 “红色经典” “奇幻王国” “国学书院” 三大板块。“红色经典”选入了《闪闪的红星》《洪湖赤卫队》等书目,带学生走进革命时期的动人故事;《奇幻王国》选入的则是有趣的童话故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选择书目时还特意选入《昆虫世界历险记》等有彩页内容的连环画;《国学书院》则是选入了中华历史故事及神话故事,不但丰富学生的知识,还与语文教材内容紧密结合。

4.平台保障

学校利用先锋电视台,以 “学生好书推介” “阅读体会分享” 等方式,展示同学们的阅读成果,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多学科指导阅读

在学生进行连环画阅读的过程中,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等学科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共同开展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感悟故事的语言素材、故事内容中心思想、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美术教师指导学生欣赏连环画的绘画技法、线条魅力,体验连环画带给学生的美好视觉享受;道德与法治教师指导学生鉴赏故事主题、人物品质,学会在故事中鉴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精神内核;戏剧老师指导学生揣摩人物内心、表情动作,学会在表演创作中抒发情感。

以连环画作为载体,多学科的老师们通过对文字的阅读、图片的赏析,引领学生在包罗万象的故事中畅游,引导学生去发现由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画面相结合所表现出来的文学美和艺术美,体会连环画阅读所带来的快乐。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潜移默化中厚植于学生心中。

(三)多形式促进阅读

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包括师生共同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和学生家长亲子阅读等三种模式。

首先,学校明确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共同阅读连环画,并先于学生至少阅读20 本,重点要求教师要通读全部连环画。

其次,学校鼓励对连环画进行“班级漂流” 和 “年级漂流”,尽可能保证所有的学生阅读到所有的连环画,主要阅读模式是学生自主阅读。另外,学校课程团队发现很多家长有很深的连环画情结,通过引导及时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开展多个亲子阅读活动,激励学生阅读连环画。

二、连环画润心田的成果输出策略

(一)开发班级、年级特色活动

1.动手做泥塑

连环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情节,一帧一帧地将故事讲完。如图画电影一般,牢牢地抓住孩子的眼球,激发孩子阅读下去。如关羽的忠勇、孙悟空的神奇、王熙凤的泼辣、林冲的无奈等,都在连环画中生动呈现,给孩子直观深刻的印象。读连环画不仅感受其中的文学熏陶,也培养学生对绘画欣赏的兴趣,给学生双份的心灵启迪。

寓教于乐,这个 “乐” 字,就是要找到一个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艺术符号。美术老师要充分发挥特长,把握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发现和挖掘审美的闪光点。在学生充分阅读连环画后,跟学生们一起分析人物、场景,找到连环画中的艺术表达符号,学生分组合作,用他们喜欢的泥塑方式再现连环画中的故事,创作出他们喜闻乐见的作品。通过阅读连环画,泥塑再现作品,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英雄人物及先进人物,达到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2.猜灯谜

阅读连环画和猜灯谜都是传统文化,都深受学生的喜爱。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动手把连环画中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制成灯谜,让学生猜,很受欢迎,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阅读连环画能够直接帮助孩子们把文字转化成画面,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思想内涵。猜灯谜是对连环画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上百条灯谜贴在拉起的绳子上,好像许多小旗子在风中飘扬,招着手让聪明的孩子来猜它的谜底。虽然奖品只是一个写着自编灯谜的书签,但得到奖品的孩子得到了心灵的满足和快乐,满载而归时,心里总是欢喜无限。

猜灯谜不仅能让孩子们获得快乐,在编写灯谜时,孩子们是在阅读连环画的基础上,对所读连环画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进行高度概括。这既训练了孩子的概括能力,又对孩子们遣词造句的能力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古时有 “贾岛推敲字句”,今有孩子们推敲灯谜。编写灯谜的一词一字,从个人尝试到小组讨论,到家长帮助、老师指导,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也感受到了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猜灯谜,收获的不仅是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升,更大的收获是孩子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

(二)鼓励学生进行连环画创作

通过 “读、赏、演”,学生在连环画阅读中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尤其对连环画中人物的精神品质有了更为深入的认同。[2]为了巩固这些成果,学校鼓励学生创作连环画,以孩子的视角呈现和谐美好的生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各学科素养,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果。

学生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自己创编故事。孩子们用纯真的笔墨描绘了大自然的色彩与世界各国儿童快乐成长的画面,蕴含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情感,也蕴含着他们对于世界和平的呼吁和对世界儿童的关爱。连环画呈现了战争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也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儿童对世界和平的关注以及他们在全面健康成长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过程对于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极大的锻炼与提高。由于画中大多表现的是人物活动,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有难度的,往往一幅画要改上四五遍,但孩子们在老师的耐心帮助和鼓励下,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坚持下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了 “人文情怀”“勇于探究” “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 等核心素养。

(三)进行连环画主题课本剧表演

阅读连环画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历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在小学部高年级学生中,推行编排课本剧的方法,激发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素材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选出学生感兴趣的连环画读本。如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嫦娥奔月》,表现革命历史的《王二小》,还有成语故事《井底之蛙》等等。

2.编剧本

通过戏剧老师的专业指导,进一步使学生了解剧本的特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排剧本,教师帮助修改,使剧本的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加深对故事内容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3.排练

学生分组排练剧本,戏剧教师做指导。这个过程耗时较长,因为学生对台词、情绪、站位等因素的把握比较困难,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最终的理想状态。从一句台词到一个动作,甚至是眼神,都需要戏剧老师精细地加以指导。

4.展示

学校给予学生充分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同学、老师面前表演。参与演出的学生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学生们对于连环画的阅读也更积极主动了。学生在阅读连环画的过程中,创作、编演了许多经典剧目,其中,革命题材连环画剧《红领巾》在北京市范围内多次演出,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在一次又一次的排练与表演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们进一步对连环画的内容与核心价值观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体会。连环画课本剧表演也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三、结束语

连环画作为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载体,是育才学校两年多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抓手。学校将语文、道德与法治、美术、戏剧等多学科教育、多形式阅读有机融合,通过一系列学生喜爱的阅读形式及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于学生心中,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积极探索,让这一重要思想有效地进课堂、入心脑,为新时期中小学如何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进行了有益探索。

猜你喜欢

灯谜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猜灯谜,过新年
元宵猜灯谜
灯谜猜猜猜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