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2020-12-17郭少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渗透体育教学德育

郭少鹏

摘 要 体育与德育各有其特殊性,各自所要求的教育任务不相同,但二者在某些方面,有很多的结合点。体育与德育从来都是在教育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体育课程不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而是融智慧、体质、道德品质为一体的综合学科。体育课程旨在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这是传统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德育和体育教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在体育教育中更好地渗透德育呢?

关键词 德育 体育教学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1德育要符合学校教育的特点

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是在学校教育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的,只有了解学校教育的大环境,才能把握德育的大方向,因为体育教育和德育都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学校教育具有集体性。学校活动都是以集体形式开展的,小到以小组为单位,大到以学校为单位,学校活动都是集体活动,所以要求学生具有集体意识。体育活动是学校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学校会举办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拔河比赛、赛跑,还有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这些体育活动都是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德育要根据学校教育集体性这个特点,在体育教育中以集体性道德的培养为主要内容进行德育。

集体性的道德主要包括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等,这些道德品质既符合学校教育的集体性特征,也是很多体育活动的体育精神。教师要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对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心中有集体,在体育活动中,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从而树立集体观念。教师还应有目的地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道德历练,重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对良好的道德表现给予鼓励和奖励,对不良的道德表现教师要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学生改正不良的道德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2体育活动要以德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增加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项目,减少只能增强学生体质的活动数量。以足球活动为例,在足球运动中,如果不与其他队员沟通、交流,没有集体观念和集体意识,就会在活动中缺少队员的配合和帮助,从而使整个足球团队失利。足球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就是渗透在足球活动中的德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将是否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纳入考虑的范围内,以德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行体育活动的安排。

3了解体育活动蕴含的德育精神

不同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要求不一,所以在道德品质的培养上也不尽相同,教师要了解不同体育项目侧重的道德品质,发现不同体育项目所蕴含的不同道德品质,才能合理安排体育活动,发挥不同道德品质的作用。

田径项目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耐力和毅力,所以教师在田径项目上要加强对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的培养;球类比赛不仅要求学生具有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还要求学生具有果断的品質和冷静的性格,在比赛中遇到突发状况能够冷静思考、迅速做出判断;武术主要帮助学生形成勇敢的性格,遇到困难能够迎难而上,不畏艰险;体操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

体育活动能让学生精神放松,所以,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比较容易表现出自己真实的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这一特点,在体育活动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引导和帮助。在教育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鼓励和表扬入手,一步步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以少批评、多表扬为原则。其次,教师要用事实说话,善于发现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在引导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让学生心服、口服,自觉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5利用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竞争是学生主要的体育活动形式之一,学生在竞争中,能充分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发现体育活动的魅力。学生一般好胜心强、不服输,所以,体育竞争成为学生热衷的活动方式。教师要利用竞争的特点,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一举两得。体育竞争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体育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竞争中来,在体育竞争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它渗透在各个学科的教育之中。作为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德育工作引入到体育活动中,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冠军.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2] 罗云华.浅议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J].文理导航(下旬),2017(06).

[3] 沈丽群,季浏.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德育内容的分析与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01).

[4] 周风祥.中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7).

[5] 周宏芬.对我国小学德育政策(1978—2000)多元视角政策分析[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6] 肖俊峰.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政策的历史考察和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渗透体育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