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孤独感和人际适应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

2020-12-17罗睿刘柏涛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3期
关键词:孤独感

罗睿 刘柏涛

摘 要: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量表(SAS-C)、孤独感量表(UCLA)和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CSAI),抽取23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探寻人际适应在两者中的中介效应。得到以下结果:(1)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存在相关关系;(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和人际适应性存在相关关系;(3)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在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结论是降低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程度,即减轻孤独感程度,提高人际适应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智能手机成瘾;孤独感;人际适应性

当今世界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和科技时代,各种科技电子产品不断创造与更新,世界信息也可通过互联网与使用电子产品传播与交流,其中智能手机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当下手机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使用平台,根据我国第29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高达95.1%。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日趋强大,使手机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可手机是一把双刃剑,不仅带来益处,而且还带来弊端。人们越发依赖依附于智能手机,一些人甚至在生活中出现离不开手机的现象,“旅行青蛙”火了,有些人躲过了“王者荣耀”,躲过了“李泽言”,却掉进了萌蠢的青蛙大坑,天天惦记着自己的“蛙儿子”,向病态化方向发展,即转化为手机成瘾症。手机成瘾症是一种行为成瘾,是指长时间依赖于玩手机,和上网成瘾本质一样,手机上瘾更具有广泛性和隐蔽性,对人的生理、心理危害更大。

手机成瘾的定义因研究者角度不同而不同。有的研究者重点落在过多使用手机会给心理和生理上带来焦虑、不适应和幻听等症状。屠斌斌等(2010)认为手机成瘾是重复使用手机,导致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持续的、强烈的依赖感和需求感的行为与心理。Brond认为“手机成瘾”是对手机的过度使用以及在公共场合不顾他人感受肆意地使用手机。有国外研究者PARK(2003)根据手机使用动机分为习惯性动机(消磨动机、逃避)和工具性使用动机(娱乐、唤醒)。值得注意的是,Park在展望中指出,随着手机功能的更新,手机成瘾也随之跟进。

唐文清(2018)研究发现智能手机是大学生压力和情感释放的一种媒介,但单一的压力和情绪宣泄途径易致过分依赖而成瘾,产生大学生过多依赖手机,进而荒废学业。从而忽视了身边的人和事情,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产生孤独感,也就越发依赖手机,由此循环反复,孤独感越发强烈。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伴有个人知觉到的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缺乏接触而产生的一种痛苦体验,有资料表明,孤独感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孤独感也可因性格、社交能力弱、家庭环境和以前交际创伤等因素影响。

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中的“新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陈建文(2003)曾从人格的角度对人际适应性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他认为,人际适应性就是个体在人际适应过程中所应具备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也称人际关系特征,可以通过一些基本的成分表现出来:乐群性、合作性、信任感和利他倾向。王钢,张大钧(2010)以及Summerfeldt等(2006)将人际适应性解释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雷雳、王争艳、刘云红和张雷的研究发现,亲子沟通质量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的同伴关系,并且工读校的青少年,其母亲的沟通态度和选择的沟通场合对同伴关系有显著影响。

本次研究尝试从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现状和使用特点,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和人际适应性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探讨人际适应性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同时,本研究将对大学生人际适应的困扰方面提出了建议,为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降低孤独感和建立身心健康的自身提供了参考。希望通过本次的探讨达到以下的目的:(1)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和人际适应性三者的相关。(2)探讨人际适应性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研究被试的选择上:采取完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东、河南和重庆各大师范类院校和理工类院校的各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校大学生共230名为受测群体(男女生人数均等),年龄在18-22岁。

问卷发放、手机情况:发放问卷共230份,因填写不清和极端值存在,剔除不规则试卷,保留有效问卷212份,其中男女大学生各106名,所占比例为92.17%。

(二)研究工具

1.SAS-C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由苏双等(2014)编制,共有22个条目,包含戒断行为、突显行为、社交安抚、消极影响、APP使用、APP更新6个因子。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8,6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1、0.71、0.50、0.85、0.44和0.68。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3,6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2、0.72、0.77、0.74、0.73和0.74。量表采用5级计分,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量表各项指标均符合测量学标准。

本来应根据量表总分进行分组,将得分位于前33%者归為高分组,将得分位于后33%者归,为低分组。

2.UCLA孤独感量表(第三版)。由心理学家Russell等人在(1988)编制,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级频度评分:4=一直有此感、3=有时有此感、2=很少有此感、1=从未有此感。其中有9个条目反序计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内部一致性被受试者接受和掌握。量表问世以来已被国外学者广泛应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等领域。

3.CSAI中国大学生适应性量表。本研究采用卢谢峰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USAI),问卷有66个项目,从7个维度测查大学生的适应性水平,即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准备、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评价和身心症状表现。本次研究只采用人际适应性分量表,根据最高和最低分的27%的原则,规定30分以下为低适应性组,47以上为高适应组。选项采用Likert式五点评定量表,量表分为正向题和反向题,计分采用传统的等距记分法。量表的α系数为0.8978,效度为0.880. 得分越高,表示适应性越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4.数据处理。所用的统计方法均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进行分析,本实验采用被试内重复测量,将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卡方分析。所有数据的显著性水平均采用0.05。

二、结果

(一)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于孤独感的描述统计

表1 智能手机成瘾与孤独感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N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方差

孤独感得分 212 20.00 66.00 43.93 8.35 69.67

手机成瘾得分 212 22.00 110.00 61.43 15.33 235.00

从表1中可观察到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各个极小值、极大值、均值、标准差与方差的描述统计结果。可发现两个变量都存在大小两个极端值,且极端值差距很大(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两者评分、总分都不一样);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得分中取前33%为低分组,共70名,后33%为高分组,共70名。在孤独感得分中选出48分以上(包括48分)为高分组,48分以下为低分组,高分组78,低分组134人。

(二)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的关系

对大学生智能手机与成瘾与孤独感的关系采用SPSS软件中的一元回归进行分析,根据散点图发现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之间总的分析存在着某种线性关系,接下来可以用一元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详情看表3。

表2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得分和孤独感得分的相关性分析

手机成瘾得分 孤独感得分

手机成瘾得分 Pearson相关性 1 0.42**

显著性(双侧) 0.000

N 212 212

孤独感得分 Pearson相关性 0.42** 1

显著性(双侧) 0.000

N 212 212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观察表2可发现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得分和孤独感得分在0.01水平上显著,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表3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得分模型汇总

模型 R R方 调整R方 标准估计的误差

1 0.43 0.17 0.17 7.61

a.预测变量:(常量),手机成瘾得分;b.因变量:孤独感得分;c.对所的数字取其四舍五入后数字。

表4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得分的方差分析

模型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1 回归 2539.35 1 2539.35 43.85 0.000

残差 12161.72 210 57.91

总计 14701.08 211

a.因变量:孤独感得分;b.预测变量:(常量),手机成瘾得分;c.对所的数字取其四舍五入后数字。

表5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得分系数

模型

非标准化系数 标准系数 t Sig

B 标准误差 试用版

1 (常量) 30.03 2.16 13.88 0.000

手机成瘾得分 0.23 0.03 0.42 6.62 0.000

a.因变量:孤独感得分;b.对所的数字取其四舍五入后数字。

观察表3可知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得分之间建立回归模型的R2=0.17,标准化的R2=0.17,属于中等有效水平,可对该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

观察表4可知表3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得分的方差分析F=43.85,大于临界值,P<0.01,即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显著性。

觀察表5可得出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得分之间的回归方程残差30.03,系数为0.23,则回归方程为Y=30.03+0.23X,其含义为当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得分每增加0.23.则孤独感的分便增加30+0.23。

图1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标准化残差直方图

图2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孤独感回归标准化残差的P-P图

观察图1、2可知建立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孤独感得分之间的回归方程的残差成正态分布,而且残差在在建立的回归方程线上下波动,呈现良好的趋势,再次表明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孤独感得分之间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三)人际适应性在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6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的描述统计量

N 极小值 极大值 均值 标准差 方差

人际适应得分 212 15.00 99.00 43.29 20.01 400.23

有效的 N (列表状态) 212

由表6可知,被试大学生的人际适应性的极大值、极小值、标准差和方差。可见极大值和极小值之间相差很大,意味着在大学生之间,其人际适应性能力相差甚远,存在着不平衡的想象,即大学生群体在人际适应性中存在着良好适应者与不良适应者极与极的现象。

表7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与孤独感的关系

模型 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1 回归 2038.97 1 2038.97 33.82 0.000

残差 12662.10 210 60.30

总计 14701.08 211

a.因变量:孤独感得分;b.预测变量(常量),人际适应得分;c.对所的数字取其四舍五入的值。

由表7可知,大学生人际适应性与孤独感得分的方差分析F=33.82,大于临界值,P<0.01,即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显著性。根据大学生人际适应性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明显的显著关系,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和孤独感建立中介模型,即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以大学生人际适应性为中介变量来对孤独感建模。

根据温中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和人际适应性这三个变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对人际适应性都有很好地预测作用,但是同时考虑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对人际适应的预测效果时,由于人际适应这一变量的介入,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对孤独感的影响显著降低,系数从原来的0.23降低为0.17。由第三步可以看出,人际适应性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癮倾向和孤独感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检验步骤:

表8  人际适应性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步骤 标准化回归方程 回归系数检验

第一步 y=0.23x t=6.62***

第二步 m=-0.98x t=-16.33***

第三步 y=0.17x-0.06m t=3.30***

t=-1.48

图3 人际适应性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倾向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得到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关系,更确切的说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孤独感随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本实验也是验证了国内研究者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相关的结果(刘红等,2011)。这明显表明了大学生陷入了死循环,即越上瘾越孤独,越孤独越上瘾的状况,这将会极大的损坏大学生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极端者将会作出不可弥补的错误。从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更新角度来看,手机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全能的产品,几乎可满足大学生日常通讯、娱乐、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需求;大学生是新世纪的一代,获得使用电子产品的优先权和灵活掌握使用方法的技能,再加上年轻人充满着对世界各种事情的好奇,而手机恰恰可以花费最少的资源来满足大学生们的需要,这一切简直是天时地利人和,导致大学生们越发依赖依附于手机,甚至出现荒废学业的现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手机上瘾,从发展心理学埃里克森的同一性渐成理论来讲,处于18至25岁阶段的大学生的并没有达到其发展任务,即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友情的实现。恋爱和友谊的体验缴活亲密感的共享感,否则产生自我专注,导致孤度感。从而转向手机(娱乐功能、互联网等),减少和弥补自己的孤独感。这些都引起了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之间关系的加深。

(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适应性的关系

本实验将大学生人际适应性分为低人际适应性者和高人际适应性者,然后以人际适应性作为因变量,以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为自变量,对两者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人际适应性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存在相关,并得出回归方程:y=-0.98x。

大学生在刚入学时就面临着新的生活、学习、和交往环境的适应问题,从熟悉到不熟悉,从小交际圈到大的交际圈,从单纯自由到复杂局限,这些不同程度的改变可能会使大学生一时没有做好准备,没有很好的进行进行人际适应,无法建立新的稳定的人际关系,那么这时由于现实生活导致的自尊受挫、感情无法分享和人际苦闷,大学生可能会采取躲避或者遗忘当前的焦虑,转而借助手机的聊天软件来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空间,由此来满足自己社交需要。有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不同教养方式有不同的效果,权威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对个体人际适应性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在这两种教养方式下,前者学生会养成孤僻、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后者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惟我独尊、蛮横胡闹等,即学生都没有概念和方法来与他人交际,继而转向使用手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当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也是重要影响原因之一,学校教育过分注重学科知识和系统教育,对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交往技巧没有采取专门的传授和实践练习,人际适应新得不到培养和发展,而且学校限制学生玩手机,有时发现会没收手机作为惩罚,以至于等学生成为大学生时,会因为手机的新颖性和没有长辈的限制,会丧失自控力,沉迷手机而忽略周围人,也丢弃了人际适应的最佳时期,从而加重对手机的成瘾,因此,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适应性存在相关关系。。

(三)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和人际适应性的关系

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除了直接对孤独感产生一定的影响外,还通过人际适应性对孤独感产生一定的作用。把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和人际适应性作为自变量,把孤独感作为因变量,对三者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y=0.17x-0.06m。研究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孤独感与人际适应性两两之间存在相关,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对人际适应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大学生人际适应性是值得去深思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还会影响以后的一生的发展,学生在大学中形成的品质、能力,有些能够持续一生。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孤独感对人际适应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从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入手,降低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程度,降低孤独感来改善人际关系。从中介效应检验的结果来看,人际适应性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两者之间充当部分中介变量。

这符合前面的假设三:人际适应性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之间有中介效应。

(四)建议

大学生自身方面:个体要强化自我监控,清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监督;制定合理科学的大学生活、工作和生活规划,不断充实生活,培养广泛的爱好,积极构建与同学亲友和教师的良好人际关系,在生活中扩大自己生活爱好等交往圈子,克服这种不良现状大学生自身的努力起决定性的作用。需要有意识的培养自己乐观、热情、合作等一些积极的情感,加强学生自觉抵制手机成瘾意志观念,

家庭方面:父母在精神上多支持子女,鼓励子女,让其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尊重子女,鼓励子女;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防止孩子为了避免现实生活而造成手机成瘾。要与子女平等交流,多鼓励子女参与一些健康的活动,让他们感觉轻松愉悦;多关注子女,了解他们最近的学习、生活和情感交流,以便和子女及时交流。

学校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避免沉迷手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工作优势,在互动活动中增加大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帮助大学生认识到手机成瘾行为与寻找摆脱手机成瘾的有效方法。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好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还应重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及心理咨询工作,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状况,需要学生自身,学校和家长各方面的共同合作和努力,构建建全的大学生道德人格。

(五)研究的展望

在被试的选择方面,因为时间、经历的原因,本研究只是随机抽取的两所高校的被试来进行问卷调查,虽然考虑到本次参与研究的男女性别的人数的均衡性,但不能代表广大的大学生,在代表性上存在一定局限。因而,今后的研究可以扩展到其他省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探讨。

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如今社会上对手机成瘾的研究普遍都是着重于成瘾者的研究,通常忽略了潜在成瘾者的影响,如若不得到良好的控制,潜在成瘾者可以转变为成瘾者。因此,可以针对潜在成瘾者进行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的对象方面,本次研究是针对当代大学生来分析的。但如今手机成瘾的群体对象多样,可以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他群体的手机成瘾的影响。

四、结语

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

1.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人际适应性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和孤独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4.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5、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参考文献

[1] 李秀玲.黄祥炜.林越.李耀均.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孤独感关系研究--以广州大学城各高校为例[J].赤子上中旬,2015,(9):100.

[2] 涂鸽.女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状况实证研究——以S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15,(34):126-127.

[3] 范士青.李雪源.大学生手机成瘾分类及其对人际关系和孤独感的影響[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33(7):51-54.

[4] 张翔.常保瑞.赵燕.不同性别及科系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孤独感与心理健康的差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10(42):34-36.

[5] 屠斌斌.章俊龙.姜伊素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版),2010,29(4):48-5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6-qn-116),南阳师范学院教研项目(2019-JXYJYB-50)。

作者简介:罗睿(1998- ),女,广东广州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通讯作者:刘柏涛(1981- ),男,河南省开封市人,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

猜你喜欢

孤独感
大学生社会支持、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孤独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孤独感影响因素研究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和自我和谐的关系
初中生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暴力媒体接触与孤独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