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黎圣母院》的悲剧性研究

2020-12-17李滨

北方文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悲剧性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

李滨

摘 要:戏剧作品《巴黎圣母院》改编自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说,是法国音乐剧的代表作。本文以该剧的剧曲、舞蹈、舞台设计、表演等创作元素为研究对象,探究悲剧故事情节、主要戏剧人物形象、音乐舞美的悲剧性表达。该剧所处社会历史的主要人物的情感、身份、性格的美与丑、善与恶产生强烈的戏剧冲突,导致社会的、历史的、性格的、道义的、命运的悲剧。此剧各创作元素的完美融合完整充分地表达了悲剧性,创造和展现了悲剧的美。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悲剧性;悲剧美学;人物形象;戏剧元素的融合

《巴黎圣母院》改编自法国大文豪雨果的同名小说,由理查德·科西昂特作曲,吕克·普拉蒙东作词,吉勒·马休导演。引人入胜的流行音乐、纠葛不断的爱情故事、震撼人心的舞美等使它成为法国音乐剧的代表作品之一,曾获得首演第一年度最成功的音乐剧吉尼斯世界纪录,名列法国四大音乐剧之首,为法国音乐剧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和地位。1998年1月,《巴黎圣母院》在戛纳MIDEM会展国际唱片大展举行了概念预演;1998年9月16日在巴黎国会大厅首演,1998年最后三个月就上演了126场,50万张门票全部售罄。《巴黎圣母院》展示了敲钟人卡西莫多、副主教弗侯洛、侍卫队长腓比斯与吉卜赛女郎艾丝梅拉达的多角恋悲剧,其悲剧性是值得研究的题目。

一、文献综述

黄涛梅(2002)、钟春燕(2006)、刘燕飞(2013)、贾文慧(2014)对剧中的人物形象做了分析;杨艳(2008)分析了卡西莫多人性兽性统一的人物形象;程维娟(2014)探讨了卡西莫多的爱情悲剧根源。

张碧霞(2007)研究了该剧的审美特征,主要通过曲作的旋律美、演员的演唱美、演员的舞蹈美和舞台设计的造型美体现了优美、壮美、崇高和悲剧性。孔诗艺(2005)从善与恶的冲突、忠贞与背叛的冲突、奇美与奇丑的冲突三个角度阐释了音乐剧在戏剧性的冲突中赋予了作品更强烈的生命力与感染力。汪超(2012)剖析了该剧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等方面的美学意蕴。焦双红(2014)和王颖晖(2014)分别分析了音乐特点和歌曲创作特征。姚颖(2016)、袁勤(2017)、魏静(2003)、戚蒙(2010)、马敬忠(2012)分别分析了舞蹈和舞美。本文旨在对此剧的剧情、主要人物形象、音乐创作、艺术价值等做进一步地分析,探究此剧的悲剧性和悲剧美学。

悲剧是戏剧的重要风格和类别。现代汉语词典(2016)是这样解释悲剧的:戏剧的主要类别之一,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間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结局为基本特点[1]。这是悲剧的狭义定义,广义的悲剧指“作为审美范畴之一种的悲剧”。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灾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2]。悲剧是人的行为造成的,是戏剧主人公或其他角色在目标与行为互动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带来的苦难、悲痛、毁灭和给观众的冲击力和审美意象。西方学者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学科对悲剧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在悲剧中,主人公往往有着美好的梦想、目标、欲望和实现它们的决心,但是由于家庭、其他角色、社会环境、甚至自身性格等相矛盾和冲突,命运不由自己控制和掌握,就会遭受焦虑、痛苦、挫折,经历磨难、伤痛、无奈、恐惧、绝望,甚至死亡。

二、悲剧剧情

这是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故事,剧情展现了卡西莫多、弗侯洛和腓比斯三位男主角对女主角艾丝梅拉达的爱与情欲而产生的迷恋、追求、纠葛、谋杀等情感和关系的悲剧。

此剧开启于大教堂时代,诗人格兰古瓦叙述1482年大教堂发生的爱与欲望的传奇故事,在人类新千年打开大门看故事上演。成千上万个难民无家可归,来到巴黎的各个城门乞求避难。圣母院副主教弗侯洛命令皇家侍卫队长腓比斯去逮捕难民,阻止难民进入巴黎。此时流浪的吉普赛美女艾丝梅拉达思念着故乡,憧憬着未来,希望不再漂泊。艾丝梅拉达幼年时期的守护者克洛潘告诫她男人是邪恶的,艾丝梅拉达已到了恋爱的年纪,一切都将不同。皇家侍卫队长腓比斯与家道富裕的未婚妻百合互诉衷肠,准备步入婚姻的殿堂。格兰古瓦主持愚人庆典,加冕又瘸又聋又瞎又驼背的丑人卡西莫多为愚人教皇。卡西莫多十分渴望得到艾丝梅拉达的爱,但是副主教弗侯洛是卡西莫多的恩人,将卡西莫多捡回带大并教会敲钟和读书,卡西莫多只能听从他的命令逮捕艾丝梅拉达,将她押入塔楼锁进牢笼。在追捕中艾丝梅拉达看见卡西莫多丑陋的面容吓得扭头就跑,却被侍卫队长腓比斯发现,腓比斯看上了艾丝梅拉达。腓比斯命令士兵抓住卡西莫多,并要求艾丝梅拉达在爱之谷酒店约会。格兰古瓦一路追随艾丝梅拉达,却误闯入波西米亚人聚居地。首领要吊死他,除非有人愿意嫁给他。此时,艾丝梅拉达出于善心答应了,成为格兰古瓦的妻子。艾丝梅拉达在洞房与格兰古瓦交谈,逐渐爱上了他。此时,腓比斯无法在未婚妻和情人中做出选择,心已撕裂。弗侯洛知道自己的学生格兰古瓦与心爱的艾丝梅拉达结婚后恼羞成怒,学生指着走廊上刻着的希腊语说这是宿命。卡西莫多以强奸艾丝梅拉达的罪名被绑在车轮。烈日炎炎,他乞求喝一滴水,善良的艾丝梅拉达送来了水,卡西莫多受到感化。卡西莫多、弗侯洛和腓比斯都迷恋着艾丝梅拉达,为得到她,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情愿出卖自己的灵魂。卡西莫多带艾丝梅拉达来到大教堂,为她提供庇护之地。弗侯洛看到祈祷的艾丝梅拉达又燃起了爱的火焰,感觉会将自己毁灭,他跟着艾丝梅拉达来到爱之谷酒店,将腓比斯刺伤。艾丝梅拉达被关进教堂囚笼,克洛潘和流浪者被关进监狱。艾丝梅拉达被陷害,在囚笼拷问中表达对腓比斯的爱和忠诚,弗侯洛宣判艾丝梅拉达死刑。弗侯洛深深地陷在女色及单恋中无法自拔,弗侯洛在临行前去监狱探访艾丝梅拉达,只要答应他就可以被放走。弗侯洛扑向艾丝梅拉达,尾随的卡西莫多放出囚犯,克洛潘打昏弗侯洛带走艾丝梅拉达。卡西莫多把艾丝梅拉达藏在钟楼上,并赠给她哨子,有危险时吹哨呼唤卡西莫多。腓比斯驱逐流浪者并奉国王之命判艾丝梅拉达死刑,押送她上绞刑台。艾丝梅拉达最终被绞死,卡西莫多一气之下将弗侯洛从钟楼推下,抱着艾丝梅拉达,希望她能够继续唱歌跳舞,远离痛苦,最后在艾丝梅拉达的身旁泣竭而死。

三、创作的悲剧性

(一)戏剧人物的悲剧性

此剧以15世纪的巴黎为故事背景,反映了时代特点,关照了现代生活。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具有典型的悲剧性。

敲钟人卡西莫多外形异常丑陋,又瘸又聋又瞎又驼背,长得凶神恶煞,像野兽般模样,驼背使他走路一瘸一拐,偏向一边,一腳高一脚低。被视为怪物的卡西莫多一生下来就被父母抛弃,是圣母院副主教弗侯洛捡到并抱在怀中,带回大教堂养大的。弗侯洛教会他读书写字说话唱歌,保护他长大。这一不同寻常的孤儿的成长经历让卡西莫多有颗善良的心,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发誓自己像狗一样忠诚地对待弗侯洛,为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卡西莫多也渴望一份爱情,热切地希望吉普赛女郎艾丝梅拉达能够爱他,愿为他付出一切。卡西莫多心地善良,忠厚老实,善解人意,有仁义正义之心,对于爱情坚贞不渝,敢爱敢恨。卡西莫多将恶毒的弗侯洛推下巴黎圣母院,使其死亡,自己在被绞死的艾丝梅拉达身旁自尽。善良没有带来好运,这是家庭的、社会的、道义的悲剧。

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丝梅拉达是成千上万巴黎城门外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祈求避难的非法移民之一。流浪在外的艾丝梅拉达不时地想念家乡、温馨快乐的童年时光。但是在巴黎,她憧憬着未来,觉得未来的一切都将更好。艾丝梅拉达的善良让她看到被绑在车轮上的卡西莫多口渴至奄奄一息时端上一杯水,至此两人心中有了默契,命运相连。艾丝梅拉达被关在桑德监狱,成为替罪羊,她不断呼唤卡西莫多,希望敲钟人能来拯救她,最终却带着爱的心和生活的希望被绞死。艾丝梅拉达拥有纯真善良的心,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从不向困苦低头,执着而倔强地追求真善美。这是社会的、历史的、爱情的、道义的悲剧。

克洛潘是艾丝梅拉达的守护者。艾丝梅拉达小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把她托付给了克洛潘,克洛潘扮演着守护神的角色,一直无比关心艾丝梅拉达。善良和责任心让克洛潘告诫艾丝梅拉达大街小巷的男人需要提防,男人是邪恶的。克洛潘是穷人流浪者的首领,勇敢无畏,特别有责任心和正义感。这是社会的、历史的、道义的悲剧。

弗侯洛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身居高位,令万人尊重,但是对于艾丝梅拉达的爱情的极度渴望让他人格分裂,恶性显露。弗侯洛一方面驱赶非法移民,维持巴黎秩序,另一方面想尽一切办法囚禁非法移民中的一员艾丝梅拉达,却不敢表现对于一个吉普赛女郎的爱,而是编造谎言把艾丝梅拉达当成异教徒、波西米亚女巫,用虚伪的命令将她关进牢笼,只想把她占为己有,发泄自己的情欲。弗侯洛虚伪狡诈,认为沉迷于色情是艾丝梅拉达的错误,把自己心中的恶魔看成是艾丝梅拉达灵魂的恶魔,是她的美带着原罪,将自己虔诚的信仰撕破,推进了火焰。弗侯洛把刺伤腓比斯的罪名栽赃给艾丝梅拉达,宣称她是女巫、妓女、精神病,对她严刑拷打,要她死得很惨,看她下地狱。弗侯洛最终变成魔鬼。弗侯洛是自相矛盾的,外表与内心极为相悖,阴险狡诈,人格分裂,是由天使变成魔鬼的代表。这是社会的、历史的、性格的悲剧。

腓比斯是皇家侍卫队长,英俊潇洒,刚正不阿,尽职尽责。腓比斯已经许下对百合爱的诺言,但是又与艾丝梅拉达一见钟情,与她幽会在爱之谷酒店。腓比斯背弃了与未婚妻的诺言,没有人能够拯救腓比斯的灵魂。他却义无反顾地爱上艾丝梅拉达,情愿为了这份爱把一切都献给魔鬼。腓比斯是爱情谷的常客,而与艾丝梅拉达幽会的夜晚却被躲在暗处的弗侯洛刺伤。而这次经历使腓比斯错误地认为艾丝梅拉达是贪图财富的妖孽,在迷失自我、与死神擦肩而过后认识到错误,回到百合的身边。腓比斯十分勇猛,但是内心极为脆弱,没有是非判断能力,对于爱情也不专注,身上集中了很多常人的缺点。这是社会的、性格的、爱情的悲剧。

百合出身富贵,生性善良纯洁可爱,深深地爱上了骑士般英俊潇洒的腓比斯,对于这份爱情十分执着专一。百合忍受不了腓比斯的外遇,但是只要没有了艾丝梅拉达就能够接受腓比斯回到她的身边。百合对于爱情的纯真和忠贞不渝是值得赞扬的,其牺牲精神也是难能可贵的。

诗人格兰古瓦穿梭于《巴黎圣母院》的始终,起着串联的重要作用。格兰古瓦热情洒脱,气质非凡,幽默诙谐,是整个剧情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善良和美丽却没有带来善报,在社会历史背景下,强烈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冲突最终导致此剧的主题“命运”的悲剧结局。

(二)音乐创作的悲剧体现

理查德·科西昂特的作曲创作恢宏庞大,壮丽非凡,感人至深。此剧共有五十段音乐,四十多首歌曲,是一部以流行音乐为主的音乐剧,成为法语音乐剧的成功典范。

《大教堂时代》是开场曲和结束曲,这首歌曲的音域有两个八度。音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旋律的音程跨度达到十三度,观众的情感不断地被调动起来,上下起伏。音乐很好地展现了此剧所在的时代特点和时空跨度。C小调笼罩整个乐剧,表达了悲剧色彩,奠定了全剧的悲剧情感。

弗侯洛的唱段音乐运用了宣叙调,弗侯洛下命令驱散巴黎圣母院外的难民。这首歌曲运用宣叙调吟诵的方式在同一音高上根据歌词的重音节律近乎朗读般的交代了剧情的发展,叙述了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弗侯洛下令侍卫队队长腓比斯率领骑兵驱散难民的过程。

器乐化的旋律在《巴黎圣母院》中常见,特指一些连接剧情所需要的“非声乐化”旋律的片段。《艾丝梅拉达你明了》由难民头领克洛潘对艾丝梅拉达提出警告,千万提防勿被伪君子所欺骗。歌曲的创作目的是表现克洛潘对艾丝梅拉达苦口的忠告,旋律的曲折进行有力的帮助塑造克洛潘的善良品质。器乐化旋律在全剧类似段落中肩负着叙述的重任,是剧情发展所需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3]。

音乐创作方式有很多创新,摇滚音乐与流行唱法结合,以流行唱法为主。音乐以流行音乐为主,乐器以电声乐器为主,没有运用管弦乐器。音乐创作十分细腻柔美,体现了法国流行音乐香颂的特点。剧中音乐结合角色特点加入了吉普赛民族音乐,带着西班牙风格,并且加入了大量的教堂音乐。艾丝梅拉达的歌曲《奇迹之殿》运用了“西班牙民族音乐弗拉门戈的弗利几亚调式”[4]。此剧也运用了拉丁音乐来营造一种紧张恐怖的气氛,拉丁音乐的节奏特点是连续的切分节奏和跨小节连线,结合腓比斯恐惧的声音产生了震撼的效果。此剧的音乐节奏感十分突出和强烈。《非法移民》以6/4拍节奏为基础,3/4拍的变化律动相互交替,不规则的强节奏展示了流离失所、衣衫褴褛的非法移民的痛苦以及想进入巴黎开启美好生活的渴望,产生了强烈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带来极大的动荡冲突感。

(三)舞美创作的悲剧体现

舞美完美地结合音乐、剧词、故事、角色、表演,展现了15世纪巴黎圣母院爱恨情仇的悲剧。开场的装有怪兽的大立柱和巴黎圣母院的大墙及灰暗的色彩体现了时代和故事的黑暗,展现了壮观威严的大教堂以及故事的严肃性。教堂因素多次展现,几盏大钟在舞台上方摆动,展现卡西莫多的工作以及钟声带来的喜事欢唱和哀事悲伤。教堂的门和副主教在大教堂门后时隐时现有着强烈的隔离和神秘感。舞蹈设计紧贴音乐和角色,肢体动作幅度十分大,时常有转体和翻滚及大度跳跃,舞蹈快节奏展开肢体的跳动和翻滚展现非法移民的痛苦、急切、愤恨、悲伤。艾丝梅拉达出现时的红色灯光以及节奏欢快的吉普赛音乐和舞蹈以及西班牙民族音乐弗拉门戈的弗利几亚调式和舞蹈展示艾丝梅拉达的美好纯真以及对爱情的向往,而代表欲望的红色则引向血腥和悲剧。杂技在《巴黎圣母院》中表演很多,比如《愚人庆典》装有滑轮的护栏、《奇迹宫殿》的移动绳索、大教堂墙上的攀岩动作、卡西莫多在立柱、升降木板上、克洛潘在升降大铁条上演唱《奇迹宫殿》等。舞台杂技杂耍及调度最大限度地利用舞台空间展示角色和剧情,给观众展现了十分强烈震撼的视听感受。

(四)各元素融合的悲剧表达

音乐剧悲剧的各元素融合展现强烈的悲剧色彩。

《钟》的创作中,音乐剧各元素融合表达卡西莫多的悲傷。几盏大钟在舞台上方摆动,展现卡西莫多的工作以及钟声带来的喜事欢唱和哀事悲伤。钟这一事物是悲剧的隐喻象征,代表死亡。音乐柔美,音乐中加入了很多钟声和钟声的混响,旋律与钟的摆动结合在一起。敲钟是卡西莫多的日常工作,也是本剧的主题。敲钟人卡西莫多的声音沙哑低沉,如同敲钟走过的时间,表达了卡西莫多希望艾丝梅拉达还活着的愿望。舞蹈演员运用较大的肢体展开、转体、大跳等动作展现挣扎和强烈的欲望。舞蹈设计紧贴音乐和角色,肢体动作幅度十分大,伴随转体和翻滚及大度跳跃,舞蹈快节奏展开肢体的跳动和翻滚展现痛苦、急切、愤恨、悲伤。每一面钟的上方都有黄色定点光和侧光,杂技演员在钟上和钟下随着音乐做着各种高难度肢体动作,上下翻滚,将钟左右摇摆,表现钟的运转和困苦、挣扎、难受等情感。舞台杂技杂耍及调度最大限度地利用舞台空间展示角色和剧情,给观众展现了音乐剧悲剧各元素综合的十分强烈震撼的多层次、多维度高峰感受。

舞蹈演员与其他演员一起通过舞蹈和肢体语言将悲剧故事和人物的精神内核、灵魂和悲剧性灵动地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舞蹈和音乐等音乐剧元素结合,连接得天衣无缝。大量的杂技和特技动作做到叹为观止和悲剧的表达,灯光、道具、布景等设计独特,音乐剧悲剧各元素融合再现了15世纪法国巴黎流离失所的非法移民的悲惨生活和历史时代,塑造了此剧的活生生的悲剧人物,构建了一个悲惨的意象世界,体现了悲剧的意境。音乐剧悲剧的创作者通过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创作和体现悲剧性。《驱散》末尾响起了钟声,克洛潘已经被卫士打死,钟声也预示着艾丝梅拉达死亡的命运。阴森恐怖的音乐响起,钟声继续,周围黑暗,舞台弥漫着暗淡的蓝色灯光,艾丝梅拉达的头被上了绳圈。暗白的聚光灯打在圣母院墙上的卡西莫多的身上,卡西莫多呼喊弗侯洛,质问他是否有心。另一束稍强的白色灯光打亮,弗侯洛站在门洞回答,宣叙调节奏紧张,旋律较平,坦白处由低到高音。弗侯洛坦白了艾丝梅拉达不让他得到她,就变成了杀戮的心,把她送上绞刑架。鼓声越来越快,弗侯洛的宣叙调加快,宣布天亮绞死她,白色灯灭,弗侯洛转身退回,留下恐怖的笑声,暗红色灯照亮艾丝梅拉达和上升的绳子,绳子越升越高,艾丝梅拉达低头被绞死。卡西莫多一声大喊弗侯洛,白色灯光快速零星闪烁并熄灭。只见大墙门洞一个接一个被里面的红色灯光映红,身穿黑色帽兜教主服的演员从一个个门洞里的台阶摔下,钟声、强有力的节奏与音色恐怖的音乐配合,最后红色侧灯亮起,弗侯洛从最下面的门洞台阶摔下后不能动弹。在红色灯光和强有力的节奏中,卡西莫多喊着“不准碰她,把她还给我”,挣脱开卫士的阻挠,慢慢来到舞台前倒下的艾丝梅拉达的身边,唱起了《跳吧,我的艾丝梅拉达》。在这一首绝唱里,音乐开始较为平缓,旋律整体越来越低,卡西莫多诉说了自己对艾丝梅拉达的爱,将与之相拥而去,远离尘世的痛苦。副歌部分旋律由高往低走,剧诗每一节以“跳吧”和“唱吧”开始,像哀嚎一样希望随艾丝梅拉达而死去,两人的爱将超越生命。副歌不断反复并转调,演员处理十分细腻多变,情绪上自然地递进,直到最终的“永生”一词而达到全曲和“跳吧”一样的最高音、至高点,因为艾丝梅拉达的绞死而痛苦欲绝,用尽全力唱完“永生”便伤悲至死。四周黑暗,舞台背景灯光为深蓝色,朦胧地映在巴黎圣母院的背景大墙上,一束暗黄的顶光聚光光圈打在艾丝梅拉达和卡西莫多身上,显现圣母院顶窗的图案。中央和右侧舞台有三对舞蹈演员进入,顶灯蓝淡色聚光打下来,男演员抱着女演员,而后将女演员放在地上,随着卡西莫多的歌唱,男演员躺倒,女演员吊着威亚越飞越高,在空中飘起来、舞起来。这一段,创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简单而达意的宣叙调、咏叹调,音效、舞蹈、对白和诗歌般的剧词、舞蹈、特技、灯光、道具、布景与演员表演融合展现了故事的核心主题、灵魂和音乐剧悲剧的悲剧性。

四、结语

《巴黎圣母院》爱恨情仇的悲剧故事内容感人至深。此音乐剧悲剧的各元素展现了悲剧性和悲剧美学。此剧的剧曲、剧词、舞蹈、舞台设计、表演等各元素的完美融合充分完整地表达了主要人物的情感、身份、性格、冲突的悲剧性,既展现了外部社会的、历史的、家庭的悲剧,又体现了自身性格的、道义的、爱情的悲剧。邪恶战胜正义,残暴战胜善良。其柔美浪漫的法式音乐、剧词表达、简约靓丽的法式服装造型、灰暗或与红亮对比的灯光、节奏明快的强劲节拍和舞蹈都将观众带入多层次悲剧的多维情景,使观众享受悲剧美学。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54.

[2]叶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4.

[3][4]王颖晖.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歌曲创作特征[J].音乐创作,2014(10):178–180.

猜你喜欢

悲剧性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
巴黎圣母院的神秘石棺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巴黎圣母院之殇——纪念巴黎圣母院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从“淳安女童失联案”看新媒体的悲剧性事件报道
拯救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在2019年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中学语文悲剧性作品的教学探讨
剖析艾略特《米德尔马契》中的悲剧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