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天轮》中“孤单”意象的表现和意义

2020-12-17李毅苗

北方文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摩天轮意象意义

李毅苗

摘 要:《摩天轮》中的“孤单”意象不只是通过主人公身边不断消失的人物表现出来,作者还通过黑暗阴沉的环境衬托了主人公的形单影只。除此之外主人公在雨夜乘坐摩天轮的经历也暗喻了主人公前半生“孤单”的人生历程,而不断向前转动的摩天轮则暗示了前半生生活在“孤单”之中的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关键词:《摩天轮》;“孤单”意象;意义

《摩天轮》是扬州本土作家汤成难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通过摩天轮这一反复出现的意象,将女主人公的前半生连缀到了一起,反映了她孤单的人生历程。初读《摩天轮》就被小说中有些灰暗的氛围所吸引,觉得这篇小说有暗无天日中存有一线生机的渺茫美感,以至于完全没注意到情节。多读几遍之后才明白,原来这是一个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孤单的女人,在一个偶然的雨夜登上摩天轮后因怀念丈夫和女儿任由眼泪肆意流淌,并在缓慢转动的摩天轮上重新看到生活希望的故事。虽然小说情节很简单,但传递出的却是形单影只的主人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笔者在这里想讨论的,是整篇小说当中贯穿始终的“孤单”意象以及这一意象在文中出现的意义。

一、通过女主人公身边的人物突显“孤单”意象

作者以插叙的叙事手法讲述了女主人公年轻时两次与摩天轮擦肩而过的经历,在这两次经历中都能够明显地体会到主人公内心的孤独。特别是第一次,主人公在游乐园里买了两张摩天轮的票,看到大家都成双成对地结伴,心里觉得羞涩又难为情。然后就看到了一个独自一人玩耍的小男孩,她立刻就产生了“恍惚是小时候的自己”的想法。她很孤单,她觉得小男孩也是孤单的,所以她想将另一张票分享给小男孩,这样两人做伴也就可以不再孤单。但是在登上摩天轮的前一刻,小男孩的母亲就带走了他。原来这个小男孩也不是孤单的,最后真正孤单的人还是只有她自己。第二次尝试的时候她已经有了自己的丈夫和女儿,按理说已经不再孤单,可是因为女儿的病情,她仍然没能坐上摩天轮,仍然没有陪伴她的人,她最终还是一个孤单的人。

小说在插叙主人公两次与摩天轮擦肩而过经历的同时,以顺叙的手法讲述了女主人公终于在多年后坐上了摩天轮,也知道了当年小男孩说的话不是真的。在摩天轮上升的过程中,她看到了城市的街道,也由此引出了对于作为出租车司机的丈夫的回忆。丈夫开出租车很辛苦,戴着的纱线手套的手都因为长时间握方向盘而变得弯曲。主人公和丈夫两人互相扶持着一边抚养女儿,给女儿治病,一边努力地生活,虽然劳累但是也还算平静。小说的主人公本想和丈夫就这样互相扶持着生活,然后渐渐老去,但是就算是这样的生活,这样的陪伴,也没有维持多久,在一个大雾的早晨,一场车祸让她失去了丈夫和女儿,“他们再没能回来,好像他和女儿从雾里消失了”,从此以后,这个世界上只剩下了她一个人孤苦无依。

可以看到,这篇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是孤单的,出现在她人生中的小男孩、丈夫、女儿还有老头,都只是像过客一样地与她有过短暂地交集,但相逢之后就是永別。读这篇小说让我们时刻感觉到一只隐藏在文本之后的巨大黑手,这就是“消解生命的死之影,人们在死亡的边缘挣扎,叙事者是凭借夹缝中求生存的本能才从死神的手中一次次溜走的”[1]。

二、通过周边环境营造“孤单”意象

短篇小说《摩天轮》的作者还通过对主人公周边环境的描写,营造一种“孤单”的感觉。小说的开篇,作者就特别指出,当时主人公所在的环境正下着雨。阴暗的天气,舌头一样的防滑垫,还有粘在鞋底的蒲草等,都奠定了小说灰暗的基调。随后引出了骑着自行车的女主人公。在这样下着雨的阴暗的天气里,大家都在四处避雨,女主人公却骑着自行车出现在了大街上,空无一人的大街就和女主人公的局促狼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阴沉压迫的天空、像猛兽一样潜伏在暗处的建筑,还有呼嚎着的恶风等都突出了女主人公的孤单无助和周边环境的极力排外。

也许由于雨太大了,女主人公随意找了一个地方躲雨,却发现这个地方是在摩天轮的附近。小说作者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角对摩天轮进行了描述:摩天轮是城市的地标,巨大而显眼,它超过了一切其他的可见的东西。对于女主人公来说,摩天轮像一个赶赴远方的车轮,这一比喻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女主人公想要逃离现实生活的渴望。从前文女主人公走那条熟悉的路已经二十多年和后面提到的“仿佛它刚经历一路风雨,特意赶来,要将她捎上”等的描述都能够看出这一点。毕竟如果是一个生活幸福美满的人,是不会希望有什么东西从天而降能够将自己带走的,因此摩天轮就是女主人公如死灰一般的现实生活的精神寄托和心理慰藉。

女主人公独自一人买票,独自一人坐摩天轮,独自一个人在摩天轮上任眼泪肆意流淌。“摩天轮如同巨大的时钟,不知道是什么操控着这巨大轮子,她正是针尖上那个小小的点,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走,只是,这个时钟刻度上并不是时分秒,而是春夏秋冬”“她与地面隔着巨大的黑暗,整个城市正逐渐与黑夜融为一体。黑色广袤无边,城市广袤无边”。而坐在巨大的摩天轮上的女主人公则显得无比渺小,在苦难和时间面前就更是如此。环境无限地放大,被比较的维度拉长,也就更加突出了女主人公的孤单。

这样,作者从这两个方面立体地描绘出了女主人公的形单影只。只是小说作者描绘孤单,并不是要讲女主人公在灰暗人生中对生活所表现出的绝望,而是为了衬托出女主人公强大和顽强的生命姿态。就算是人在这些永恒的物质面前不值一提,女主人公还是在与时间抗争的同时背负着过去的一切缓慢地向前走,正如缓慢转动的摩天轮一样。她虽然经受了生活的巨大打击,但却仍然坚强地活着,所有这些就已经饱含了生命的意义,那就是人性中的善和中国最底层老百姓之间特有的相濡以沫的温情,以及他们朴素的生存哲学,这一切使卑微的生存变得有尊严,使受苦受难更显温暖,这就是人性的光辉。女主人公这一人物形象呈现着“欲哭无泪的压抑”,现实中的无奈、残酷、痛苦,远远出乎想象,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坚忍、顽强的生命姿态。虽然浓重的孤独感和绵绵的回忆总会让人难于承受,但只要能够“忍耐”,就会显示生命的韧性与活着的力量。除此之外,小说的结尾“眼前逐渐明亮了,黑暗慢慢地被银白替代”等的描写也很有深意,像是从地上腾起的雪花慢慢地取代了黑暗,也暗示着生机的到来。黑暗终将过去,女主人公在摩天轮上完成了卸重,走下摩天轮的她也将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三、通过“孤单”意象显现主人公顽强的生命意识

小说《摩天轮》中的“孤单”意象也体现在主人公顽强的生命意识之中。通过与余华的小说《活着》一书的主人公福贵经历的对比,笔者认为短篇小说《摩天轮》的主人公与余华小说《活着》当中的主人公福贵有很多相似之处。两篇小说中的主人公都在年輕时经历了苦难的生活,都是失去了亲人、独自品尝孤单的人。“可以说《活着》充分体现了一种生与死的悲剧美学,因为生和死是任何人都不能决定和避免的,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改变现实,被命运所安排,成为命运的傀儡,这本身的确是一种悲剧。”[2]好比在水中挣扎而不得上岸的人,但是他们都没有选择放弃。主人公福贵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经历了人世间种种灾难:他目睹了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外孙,这些爱他的人和他所爱的人的相继辞世,唯一能相伴他的是那头和他一样的老牛,本已是伤痕累累的福贵反倒在一切烟消云散之后豁然了。他不像其他生活平坦的同龄老人,满眼的空洞和衰老,他颇有生命活力,性情更加幽默风趣。年轻时的苦难没有让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变得懦弱胆小,反而让他像等待朋友一样的等待死神的到来。这虽然微弱但是坚强的人性的光辉在风雨飘摇的黑暗现实当中显得格外可贵。

《摩天轮》中的女主人公从小就生活在孤单之中,正如作者所说,当她看见那个独自玩耍的小男孩时,“一刹那间,他恍惚是小时候的自己”,刚参加工作时她没有朋友,第一次去坐摩天轮就“为自己的形单影只感到羞涩”,因此,她特别“希望遇见一个和自己同样孤单的人。可是,没有,仿佛所有人都不再孤单”。后来她遇到了小男孩,但小孩很快被他的妈妈抱走,消失在了视线之中,她又成了孤身一人;再后来她成家了,有了丈夫和女儿,觉得自己终于不再孤单,但好景不长,一场车祸夺走了丈夫和女儿的生命,她再一次回归孤单。可以看到,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一样,《摩天轮》中的女主人公也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成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两个作品虽然其他情节相差大,但是这样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其精神内核非常接近。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说《摩天轮》通过“摩天轮”这一特定的意象连缀了女主人公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小说通过她身边的人物、周边的环境映衬了女主人公在未坐摩天轮之前的形单影只,以及她灰暗的毫无生机的生活。而当她孤身一人坐在缓慢转动的摩天轮上时,“眼前突然明亮起来,是远处的灯光,耳边出现嘈杂声,像启动了开关,一切都升腾而起,声音,光亮,在这个嘈杂的世界又找到原初的位置”,她重新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突然觉得“眼前逐渐明亮了,黑暗慢慢地被银白替代”。可以看到,小说中摩天轮这一反复出现的意象,使得主人公在“孤单”中最终打碎了原本的心理认知,重塑自我,使得自己鼓起勇气重新应对人生的挑战,这大概也是短篇小说《摩天轮》的作者想要通过“孤单”这一意象传达给我们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舒文治.在边缘活着[J].小说评论,1996(02):29–34.

[2]武强.用悲剧美学的视角重读余华《活着》[J].科技风,2019(29):228.

猜你喜欢

摩天轮意象意义
摩天轮
彩虹摩天轮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