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中的应用

2020-12-17朱奎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化设备

朱奎兵

摘 要 伴随信息化技术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生活、工作、科研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在新技术的影响下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革, 进一步的提高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水平,为师生的使用和实验设备维护都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为此通过对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如何应用,同时对其在高校实验室的应用现状和相应的应用措施进行了详尽地分析。对提升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有着较大的帮助。同时本文为信息化在高校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信息化技术 实验室管理

中圖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实验室是高校教学实验的重要场所,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方式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人工实验室管理已与教学环境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许多问题逐渐突显。而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是高校发展之路上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对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应用的必要性以及目前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详细的介绍了其在实验室的应用, 旨在提升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同时对科研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1高校实验室现状分析

1.1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相对落后

目前实验室管理从简单的实验课排到实验室设备和采购决策等信息的管理,都需要手工完成。配合二级学院安排实验教学任务,手工安排实验课表,经常出现实验室课程冲突。每个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包括对实验需求的数据信息,维持实验课开展的耗材管理、实验过程得出和待分析的数据等。实验室日常使用记录登记数据、维修数据、仪器保养记录、安全检查记录等数据越来越多,投入的人力加大,人工操作这些数据,工作效率十分低下,常有出错现象,更说不上快速对其进行科学分析。

高校的发展和学科之间的渗透,若难以对实验室信息进行有效管理,致使数据信息滞后、失真,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了解实验室现状,影响了主管部门做出的科学决策。管理部门只能从实验室管理维护人员那边定期的统计、上报、汇总的报表来掌握实验室相关信息,然而实验室的数据信息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数据信息总是不能及时的反应—个实验室的情况,另外实验室管理人员频于统计,忙于应付上报,严重扰乱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本职工作。

1.2仪器设备种类多,设备闲置、利用率低

由于高校专业种类较多,专业实验室相对独立,仪器设备种类也较多,在此情况下,实验室各自进行管理,利用率不高,尤其是有些大型仪器利用率不到10%左右,出现仪器闲置现象。传统实验室管理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各自实验室信息很难进行互通,造成了有些实验室不能够满足教学需求,能够满足教学的实验室处于闲置状态,实验室设备就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使用效能。既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实践教学,也大大降低了实验室的利用率。

1.3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

目前很多高校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落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管理,依然是靠人去管理。学生自觉性较差,对于实验的态度上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对实验室的使用没有足够的重视, 加上学生对实验室好奇心特别强, 所以在使用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的时候由于不规范性容易造成损坏,这样实验管理人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维修,造成繁重的工作量。

2高校实验室管理引入信息化技术的必要性

2.1提升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

信息化技术时代,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师生人身安全,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条件和坚实基础,实验室安全工作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设有工、管、文、医等 50 多个专业,实验室类别众多,实验室安全工作涉及危险化学品、易制毒品、易爆品的全过程管理,以及实验室消防安全、用电安全、安全教育、卫生工作等多方面内容。信息化是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采取多维度、多元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综合系统进行多方面的掌握各种数据,并通过数据对接、中间库关联等方式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实验室信息的互联互通,正在成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力保障。

2.2提升实验室的教学服务效率

通过信息化实验室管理模式,将高校所有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仪器以及相关教师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录入管理系统。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执行计划的要求,将整学年实验教学内容实行分阶段处理,通过信息化实验室管理系统针对不同阶段教学,进行合理化安排。一方面,将实验教师与学生、实验设备与实验目标等内容高度整合,统一管理,大幅度提升了实验室教学服务效率,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对教学工作开展前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生人数等信息预先了解。在教学结束后,可利用计算机数据查看学生实验报告,并在第一时间为学生进行批改、评价。与此同时,学生也可通过上网查看成绩、评分等。因此,信息化实验室教学管理是促进学生实验学习的绝佳方式。

2.3提升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将高校师生对实验室的使用情况与数据透明化,然后再通过信息化自处理,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实验室在不同时间点的空余情况,从而对实验室的使用时间做出合理的安排。这样,师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室空余时间,进行实验的时间安排和预约。也就避免了手工排课出现冲突现象。也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3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3.1实验室的日常管理的应用

实验室安装门禁系统,可以绑定校园一卡通,刷卡入室,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上实验课师生信息进行汇总处理,通过信息化管理平台生成学生上课考勤表、实验课内容登记表、实验课成绩等信息,随时掌握实验室使用情况,实验室空余数量,设备使用情况等信息,师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实验室,节约了时间,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3.2实验室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设备管理也是实验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实验室设备的购买日期、型号、数量、价格、功能等信息录入到信息化管理平台,这样我们可以掌握全校实验室的设备信息,随时可以查看实验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状况,中系统中及时登记维护、维修记录、故障原因、对待报废设置进行备注。可以达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对闲置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拨。根据实验设备使用状况及时报废和更新设备,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4结束语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实验室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实验室的管理中让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有效的降低的实验室的管理成本,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提供了方便,也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同时为服务高校实验室专业教学、科研创新等工作打下基础,为信息化在高校中应用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楠,马雪明,唐路扬.南开大学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效果[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12):164-167.

[2] 张丹玮.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依托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J].当代化工研究,2019(10):199-200.

[3] 李洪刚.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1):174.

猜你喜欢

实验室信息化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