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变革

2020-12-17彭成周晓红*袁鑫攀李凤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彭成 周晓红* 袁鑫攀 李凤娟

摘 要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特别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更加凸显,如何在时代背景下紧扣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和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和培养经验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了多年完善,但较之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实用性不强、系统性差、师资匮乏等方面的不足。新时代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牢牢抓紧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成长规律,以海量信息中提炼、挖掘出的符合行业需求和实践标准的热点核心问题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源泉,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对培养过程进行实时性评价反思,形成完整的教育过程链条,从而推动改进教學、优化管理、凝聚创新。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和教改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

1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媒介,是培养教育的基础方式。紧扣时代发展创新能力培养要求和创新能力内涵要素, 从“术业有专攻”到“学有专攻、多专多能”,大数据时代下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领域,学科交叉与跨领域培养是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策略。在专业课程的设计上,要体现几个方面。首先,必修课要符合专业领域和行业发展要求,能够扎实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有针对性地开设多领域选修课,切合当下行业发展趋势,细化专业小方向,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其次,开设与理论课相对应的实践课程,真正做到“边学边练”,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最后,统筹规划课程体系,遵循“循序渐进”和“协调融合”的逻辑原则,改变课程之间相隔离的现状,不同相关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建设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课程群,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2教学内容选取

当今时代,信息更替、技术更替迅速,如何保证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或是技术在毕业后还能“学有所用”,不被社会淘汰,从长远来看,教育者应当考虑学生的适应能力和长久发展。教学内容应体现稳定性、实践性、前沿性、整体性几个方面:稳定性包含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技能,是学科的基础性知识,无法用其他知识替代并且长期有效不会改变,能够在以后的长期工作中发挥作用。实践性是指项目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实际案例或实际项目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得到理论巩固与技能提升,这比传统的刻板教学有效得多,同时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前沿性是指将行业和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最新进展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时刻关注行业和学科专业的发展动向,开阔学生视野,把眼光放长远,还可以让学生对新成果做研究,培养其创新意识。整体性体现在整门课程和整个学科课程两方面,对于一门课程,它的全部教学内容应该是独立且完整的,包含基本原理、技术、实践项目、前沿资讯等方面,而对整个学科专业来讲,每个课程模块都相互衔接,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促进学生协调发展。

3教学过程及评价

将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定后,如何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如何让学生能够最大化理解、掌握并熟练应用,是每位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属于模仿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不仅学习效果不好,而且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磨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以问题为引导,采用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建立课程学习制度,同时结合项目教学,形成知识获取与应用相结合的探究式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反馈作用,应当转变传统评价模式,建立多维度、开放式、动态化的教学评价体系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首先,从教学过程的各方面产生评价主体,学生、教师、企业等都应参与进来,获得全面、客观的评价。其次,评价内容应当是多维度的,知识技能上从课堂上课程内容的学习,到课后作业以及项目实践的完成,创新要素上从个体的动机、积极性、热情度、坚持度、创新意识与思维,到团队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都应成为教学评价内容。改进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学生个人情感和创新要素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并能及时反馈教学,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内容等方面,使其更适合人才创新培养。

4多方协同育人

在教育培养过程中,校企政所多方协同的创新平台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建立“双导师”、“跨学科”培养方式,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向,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对学生的培养将更具有针对性,更加贴合社会发展需求。

开展校企政所多方协同的创新平台,一方面可以作为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有效手段,通过参与企业中的产品研发为学生提供更务实的项目实践,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培养方式更容易培养学生的技术创新、工程创新能力,这比单纯的科研创新更具有实际意义。需要注意的是,校方与企业方联合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当及时沟通交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学生制定适合的培养方案,真正做到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再到实习实训的一体化培养。同时,校企政所多方协同的创新创业平台应当提供适合学生进行课题研究、项目实践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切实参与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冒险和挑战,从而锻炼学生的工程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实践的灵感。

*通讯作者:周晓红

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等教育教学法研究项目,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7[452]-289),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型硕士工程能力智能化培养模式研究)资助。

作者简介:彭成,男,博士,副教授,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通讯作者:周晓红。

猜你喜欢

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