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评《汉代关中文学家族研究》

2020-12-17张新科

关键词:家族文学政治

张新科

延安大学文学院刘向斌博士的新著《汉代关中文学家族研究》,在深化汉代文学研究方面,向前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其至少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在纵横交错的结构框架中,将研究汉代文学的观点蕴含其中。该书上编从个案研究出发,重点探讨了汉代关中的八个文学家族的形成历程、文学创作及文学成就;下编从历史基础、文化基础和政治基础等方面讨论了汉代关中文学家族的成因、形成机制及地域分布等。作者认为,“就中国古代文学而言,政治文化制度具有杠杆作用,时刻左右着中国文学的发展路向。而在特定的政治制度影响下,在‘家天下’的政治模式中,也孕育着一个个家族。家族的兴衰与政治制度的变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家族的兴衰变迁,也推动着中国文学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在古代中国,家族应是不能忽视的、影响文学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作者分析了汉代文学家族、汉代文学的发展状态,也关注了汉代家族对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这样的研究视角、研究观念是值得肯定的。

二、立足汉代关中地域文化,着眼于汉代关中家族的发展态势,以点带面,有效回答了汉代是否有文学家族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时期的文学家族或家族文学,而对汉代文学家族或家族文学的研究相对比较寂静,成果也较少。之所以如此,主要涉及如何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对汉代文学内涵的理解,二是对于汉代文学家族的衡量标准。该书首先讨论了“文学”及“汉代文学”的概念内涵,认为应从当时文学发展的实际出发,从广义文学的角度看问题。同时,作者吸收了学术界的相关成果,确立了家族、文学家族的衡量标准,并借助于汉代史料和家族文献,采用文史互证、地域与文学结合的研究方法,认为汉代关中区域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文人聚居于此,培养了不少文才之士,促进了汉代文学的发展,培育了诸如马氏、刘氏、杨氏、班氏等颇有影响的文学家族。这样的结论,信而有征。

三、着眼于历史发展与变迁,探究了汉代文学家族形成的基本规律。该书重视梳理家族文献资料,并对相关家族的发展变化追根溯源。作者认为,在汉代,几乎所有的关中文学家族,都经历了官僚化、儒质化和士族化的发展历程。儒质化是汉代文学家族形成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汉代关中文学家族之形成具有规律性。几乎所有的家族都经历了官僚化和儒质化,而官僚化是政治基础,儒质化则是文化基础。这正是汉代关中文学家族形成的必要条件。这样的结论,对研讨汉代文学家族及家族文学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两汉四百年,西都长安,东都洛阳,政治中心不在一处,但在关中这片沃土上,形成了许多有影响的家族,如军功家族、世袭贵族、经学家族、文学家族等。从发展的角度看,汉代正是文学家族、家族文学形成的重要时期。无论如何,研究汉代文学,不能忽略文学家族和家族文学的研究。本书在掌握大量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个案分析与综合归纳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地域与文学的研究视角出发,探讨了汉代关中文学家族的形成历程,分析了关中八大文学家族的文学创作与活动情况,并就其文学成就与影响予以中肯的评价,把结论建立在大量的事实材料之上。可以说,该书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汉代关中文学研究的缺陷,并对汉代文学研究具有值得期待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家族文学政治
我们需要文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HK家族崛起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小偷家族》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