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关系的演变分析
——以浙江省为例

2020-12-17

关键词:浙江省旅游业耦合

刘 敏

(浙江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发布的《2019年旅游业竞争力报告》,中国在此次全球旅游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13位,排名较2017年上升两位。[1]十九大以来,旅游业依靠能耗少、污染小的优点,成为许多地区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2018年,中国旅游业接待国内游客55.39亿人次、入境游客1.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1278.29亿元、国际旅游收入1271.03亿美元,国内旅游业蓬勃发展。[2]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优质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明显。然而,相比制造业,旅游业在浙江省内的地位还不是很高,在国家大力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旅游业在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逐渐凸显,浙江省开始意识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中,“绿色”“生态”两个词多次被提及。《建议》明确提出要坚持“生态立省、绿色富省、绿色惠民”,要“协同发展以生态旅游为重点的生态经济”,要“充分发挥旅游业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富民的重要作用”等。在新常态下,浙江省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其经济、环境、社会等全面发展。

作为“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均会带来一定影响,同时旅游活动需要在区域开展,区域发展也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本研究将以浙江省为例,探讨2008—2018年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之间耦合关系的演变历程。

一、文献梳理

国内关于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研究要晚于国外。目前国内关于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研究集中在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旅游业与经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如胡凤英等、王雪等、张仪华等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以广西、内蒙古、福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3-5]卢睿基于乘数理论与生命周期效应理论,分析了广西乡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6]骆泽顺等借助经济增长收敛理论,探究了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收敛机制。[7]郭向阳等、方叶林等、容贤标等均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8-10]陈梅等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发现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效率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11]胡美娟等基于生态效率模型研究了常州市旅游业生态福利变化趋势及其驱动效应。[12]王维运用变异系数赋权法、耦合协调度函数建模法、相关分析法,研究了长江经济带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及其影响因素。[13]此外,考虑到相关研究存在的不足,赵传松等从全域旅游视角出发,分别探究了中国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及中国省域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关系。[14-15]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关于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对象较广、研究成果丰硕,但忽视了区域发展中社会这一重要层面。虽然近年来相关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不足,且将区域视为一个整体,探究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但相关研究仍比较匮乏。因此,从省域角度研究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关系的演变情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演变历程

(一)浙江省概况

浙江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面积较小。浙江省包括11个地市,分别是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浙江省经济发达,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在2015年已全面脱贫,省内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较强。

浙江省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6]省内旅游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分布广泛,如西湖、京杭大运河、横店影视城等均是闻名国内外的旅游景点。丰富的旅游资源、发达的经济、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旅游者。

(二)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演变

从旅游供给情况来看,2008年,浙江省拥有5A级景区3家、星级饭店1080家(其中五星级30家)、旅行社1413家;[17]2018年,浙江省拥有5A级景区17家、星级饭店548家(其中五星级78家)[18]、旅行社2851家[19]。其中,5A级景区、五星级饭店数量明显增加,但星级饭店总数大幅下滑,这与近年来国家对于星级饭店的严格监管、部分饭店因不达标而退出市场有密切关系。总之,2008—2018年浙江省的旅游供给水平与质量明显上升。

从旅游需求情况来看,2008年,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2.09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040亿元;[17]2018年,浙江省接待国内游客数量达6.8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834亿元,分别增长227.21%、382.06%[20]。(1)由于2018年浙江省入境旅游者口径和范围有所调整,所以此处没有分析2018年浙江省的入境旅游情况。在国家鼓励、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浙江省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三)2008—2018年浙江省区域发展演变历程

区域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层面构成的多层次负荷系统。[14]区域发展质量与水平受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层面的共同影响。

从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浙江省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2008年分别为为21462.69亿元和41405元,2018年分别达到56197.15亿元和98643元。另外,浙江省还提倡经济高质量发展,2008—2018年,浙江省第一、二、三产业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已由5.153.941转变为3.541.854.7[20],第三产业在浙江省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浙江省是国内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省份之一,其牢牢把握住发展机遇,利用国家政策优势,推动经济飞速发展。

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浙江省城市居民、乡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8年分别为22727元和9258元,2018年分别达到55574元和27302元;浙江省城镇登记失业率2008年为3.49%,2018年降至2.6%;浙江省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2008年为166.53人,2018年增至192.09人[20]。总之,浙江省居民收入、就业、教育等在11年间均发展较快,社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从环境发展情况来看,浙江省城市绿化覆盖面积由2008年的81007公顷[17]增至2018年的186930[20]公顷;浙江省污水处理率2008年为 75.10%,2018年达到95.75%,说明浙江省意识到污水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加重视污水处理问题。另外,浙江省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2008年为13.24台[17],2018年增至16.54台[20]。公共车辆的增加和使用有助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耦合机制分析

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形式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致协同的现象。[21]旅游业系统与区域转型发展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朝着更加良好的态势发展。

(一)旅游业影响区域发展

1.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来旅游收入、增加当地税收;另一方面,旅游业是关联性、带动性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众多关联行业如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及商品零售等众多行业的发展,盘活当地的经济。

2.旅游业带动社会进步

第一,旅游业的发展,可使当地居民通过直接参与相关工作、土地出租、分红等方式增加自身收入。第二,旅游业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税收,使政府有能力且更愿意主动完善当地设施条件。第四,旅游业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进入,可为当地带来先进的思想、文化,推动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

3.旅游业带动环境保护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优质的环境条件,因而倒逼人们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使其有能力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

(二)区域发展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1.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

一方面,根据李锦宏等的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产业竞争优势;[22]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当地就业,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而且可以推动当地交通、酒店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2.社会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

地区社会进步包括当地居民收入增加、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人们思想观念进步等众多方面。居民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增加,一方面有助于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增加了旅游地的吸引力。区域居民思想观念的进步有助于其与旅游者建立更加融洽、和谐的关系,使该地在旅游者心中留下更加文明、美好的印象,不仅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而且通过旅游者的宣传可吸引更多人前往。

3.环境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且旅游者的相关活动均需要在区域环境中进行,因而区域环境是否优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并最终影响其旅游满意度。

四、指标及模型构建

(一)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业与区域发展是内涵丰富且比较复杂的两大系统。本研究在借鉴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全面性等原则,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构建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两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数据来源

基于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旅游局及相关论文的公开数据。

(三)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首先,利用熵值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次,本研究选择耦合协调模型度量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式(1)式(2)是耦合协调模型,是测度系统间耦合关系的常用工具,可以清晰刻画出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

(1)

T=αF(X)+βG(Y),

(2)

其中:D为耦合协调度,取值在0~1之间;T为综合评价指数,表示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对协调度的贡献;α、β为待定权重。基于本研究中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两大系统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借鉴李冬花等[23]、李志龙[24]、吴英玲等[25]研究的基础上,取α=β=0.5。具体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和耦合协调度区间划分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

表1 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两大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表2 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

表3 耦合协调度区间划分

五、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关系的演变分析

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得出变量的相关统计值,以直观了解相关指标的大体特征,如表4所示。

(一)旅游业与区域发展总水平演变

1.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利用熵值法得出旅游业系统与区域发展系统各指标的权重,具体如表5所示。

表4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表5 旅游业及区域发展指标权重

由表5可知,在旅游业系统的7个指标中,住宿餐饮从业人员数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17.97%,其次是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16.07%和15.42%。在区域发展系统的11个指标中,占比最大的为森林覆盖率,所占比重达15.64%,也是区域发展系统中所占比重唯一超过10%的指标,说明其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其次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占比分别为9.83%和9.77%。

2.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总水平

图1 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总水平、区域发展总水平及综合发展水平演变

基于各指标权重计算得出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总水平、区域发展总水平及综合发展水平,详见图1。由图1可知,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总水平F(X)、区域发展总水平G(Y)及综合发展水平T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3年浙江省旅游业发展总水平有所下滑,这主要是由于2013年浙江省餐饮住宿从业人员数大幅下降。此外,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总水平大幅下滑,导致旅游业发展总水平及综合发展水平有所下降,这主要是2018年浙江省入境旅游统计口径有所调整,导致其入境旅游人数与入境旅游收入在新的统计口径下剧降。

(二)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关系的演变

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得出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即耦合协调等级,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比较稳定,其耦合度C基本保持在0.95以上。

表6 2008—2018年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协调等级

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等级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度耦合协调阶段(2008—2009年)。2008年、2009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分别处于轻度失调、濒临失调状态。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流感疫情使该阶段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旅游业发展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均较低,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第二阶段是高度耦合协调阶段(2010—2014年)。在该阶段,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经历了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由0.568上升为0.769。一方面,2010—2014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总水平均迅速上升,旅游业发展总水平由0.410上升为 0.551,区域发展总水平由0.254上升为0.636;另一方面,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不断加深。因此,2010—2014年二者的耦合协调程度上升。第三阶段是极度耦合协调阶段(2015—2018年)。在该阶段,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等级由良好协调到优质协调再到良好协调,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实现了极度耦合协调。其主要原因是,在该阶段,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浙江省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发展。不过,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有所下滑,这主要是与2018年其改变入境旅游的统计口径有关。总体来看,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关系朝着更好的态势发展,且目前二者耦合协调的水平相对较高。

此外,2008—2018年浙江省逐渐由区域发展滞后型转变为旅游业滞后型。2008—2012年浙江省为区域发展滞后型,自2013年以来浙江省逐渐转变为旅游业滞后型。这一方面说明浙江省经济、社会、环境等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另一方面说明浙江省目前还需更加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实现旅游业与区域发展在更高水平上的协调发展。

(三)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耦合关系的验证

为了进一步验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二者之间耦合关系的存在性,利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对2008—2018年浙江省旅游业总水平与区域发展总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表7为Pearson相关分析系数。由表7可知,Pearson相关系数达0.905,说明旅游业总水平与区域发展总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表7 Pearson相关分析系数

六、相关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浙江省旅游业与区域发展整体朝着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二者的协调程度相对较高,但是目前二者的发展水平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必须采取相关措施,推动二者实现更高水平、更加协调的发展。

(一)利用经济发展的契机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近年来,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快,应该利用经济发展成果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为旅游者提供最大便利,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条件。同时,就浙江省而言,其经济发展经验本身便对部分旅游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可将部分工业旧址打造成游览区,吸引旅游者前往,并在旅游讲解过程中讲好浙江故事、分享浙江经济发展经验,带动区域发展。

(二)挖掘旅游资源特色,提高旅游资源对浙江省本地居民的吸引力

随着社会发展,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位于全国前列,为浙江省居民旅游提供了经济支撑。此外,随着浙江省试行每周2.5天小长假制度,居民短途旅游成为现实。因此,浙江省应把握时机,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同时针对本省居民的文化习俗、审美特征等,打造符合本地居民需求的旅游产品,提高旅游资源对本省居民的吸引力。

(三)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亮丽色彩

对于旅游业而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其发展的基础条件。经过多年的环境整治工作,浙江省已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省。浙江省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其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在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产品提供等方面均要突显其良好生态环境的独特价值。另外,浙江省应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带动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壮大等方面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浙江省旅游业耦合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