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众对野生动物的认知调研及思考

2020-12-17王紫薇朱宇文

广东蚕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栖息地野生动物态度

王 敏 王紫薇 朱宇文 周 晨

关于公众对野生动物的认知调研及思考

王敏王紫薇朱宇文周晨

(湖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野生动物的相关态度和认知,总结了公众的性别年龄、知识结构、常住地特征对问卷填写产生的影响,了解了公众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关于野生动物及其保护的基本知识、获取野生动物知识的途径及感兴趣的野生动物知识的情况,结论显示公众对野生动物认识严重不足,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普及迫在眉睫。

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保护;自然教育

当前,自然环境逐步恶化,野生动物种类逐渐减少。这为我们敲响了敬畏自然、善待野生动物的警钟,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环境这一课题摆到每个人的面前,为了了解公众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及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该研究小组于2020年1月30日—2月1日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一次调研,旨在为将来普及野生动物知识,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依据。

1 研究简介

该次调查共回收有效电子档问卷1 172份,IP来源覆盖了中国内陆30个省份,以及1份香港、1份台湾,9份国外。由于研究小组位居湖南,所以问卷中湖南省人数最多,占据总调查人口的77.82 %。

问卷调查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受调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和常住地;第二部分主要了解受调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第三部分则通过一些简单浅显的知识性题目来了解受调者对野生动物及其保护知识的认知度;第四部分主要了解公众对接受野生动物知识的意愿度。问卷内容的设置层层递进,一方面是为了获取研究数据,另一方面也是为唤起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开展一次有益的知识普及。

2 研究内容与结果

2.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2.1.1 年龄和性别结构

受调者按照年龄层次共分为四组:1~18岁、19~30岁、31~60岁、61岁以上(含61岁)。该次调查的统计中发现主要的问卷回答者集中在19~60岁之间,共占比94.11 %;而18岁以下和61岁以上的参与者仅占4.18 %和1.17 %。分析其原因在于1~18岁的人群由于家长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手机的使用,61岁以上(含61岁)的回答者中使用电子产品的人数更少,或者也因为是对问卷的软件操作不熟练。

同时,从性别结构来看,被调查者中的女性参与者704人,占比60.03 %;男性参与者468人,占比39.93 %。在对于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态度研究中,女性往往更倾向于积极地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1]。

2.1.2 学历结构

受调者整体文化水平较高,其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6.35 %,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0.07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对于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更强,因而更加关注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可能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更愿意填写调查问卷,参与度更高。

2.1.3 常住地

调查显示,此次问卷参与者城市居民最多,占据了被调查总人口的75.43 %,而郊区、乡镇及农村的参与者仅占24.57 %。这表明城市居民能够更快地接收到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信息,而郊区、乡镇以及农村地区的居民则反应比较滞后,对调查问卷的形式或者野生动物保护关心度都不高。

2.2 公众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

为了考察公众对野生动物所持的态度,笔者就吃、用、娱乐、旅游经济及野生动物关注度等方面分别设计了问题。问卷结果显示如下。

2.2.1 关于野生动物的整体认知和态度

该题是了解公众对野生动物的总体态度。回答者中89.08 %的人希望通过加强法律约束和公众教育保护野生动物,表明公众对相关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制定、实施以及教育普遍持支持的态度。一方面公众对法律的强制性措施信任度高;另一方面在面对肆意杀戮、倒买倒卖、恶意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依然存在的现状下,公众对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渴望程度更高。

2.2.2 关于食用野生动物的态度

此项调查是关于是否食用过野生动物以及以后是否还会继续食用,有53.67 %的受调者表示没有吃过,其中52.73 %的受调者表示以后也不会食用,而0.94 %的受调者表示有机会会食用;46.33 %的被调查人群食用过野生动物,但其中有43.00 %的受调者表示以后不再食用,3.33 %的受调者表示还会食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和教育上还存在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公众对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危害性意识不足。当然,也表明了当前形势下人们开始反思对待自然的态度,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2.2.3 关于使用野生动物制品的态度

此项调查中,关于过去是否使用过野生动物制品以及以后是否还会继续使用,有87.03 %的受调者表示没有使用过,其中82.34 %的受调者表示以后也不会使用,4.69 %的受调者表示以后还会继续使用;而12.97 %的受调者表示使用过皮草大衣、鳄鱼包、象牙、虎骨、麝香等野生动物制品,但其中有11.47 %的受调者表示以后不再使用,1.54 %的受调者表示还会继续使用,数据表明少部分人群中对野生动物于生态系统科学价值缺乏足够的认识。

2.2.4 关于观看野生动物表演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49.91 %的受调者表示反对观看野生动物表演,3.84 %的受调者表示支持,46.25 %的受调者持中立态度,这个数据不容忽视,表明公众对野生动物所承受的训练、重复的表演以及一些有悖于其自然习性的动作所造成的伤害没有足够清晰的认识。

2.2.5 关于饲养野生动物宠物的态度

对于是否可以将八哥、巴西龟、浣熊、云猫等野生动物作为宠物饲养,有67.06 %的受调者表示反对,4.35 %的受调者表示支持,28.58 %的受调者持中立态度。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在野生动物缺乏保护的前提条件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大量饲养野生动物将造成野生动物资源的灭绝、作为宠物的野生动物被剥夺了其自由生长的状态等问题缺乏清晰的认识。

2.2.6 关于深入野生动物保护地旅游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52.56 %的受调者表示对深入野生动物保护地旅游持反对意见,16.72 %的受调者表示人则表示支持,30.72 %的受调者表示中立。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受调者对旅游造成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包括行为反应和生理指标改变、繁殖力降低、种群分布和物种组成的改变等以及生境破坏、外来种散布和环境污染[2]等缺乏清晰的认识。

2.2.7 关注野生动物新闻的频率

这项问卷主要是调查公众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度,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7.66 %的受调者表示经常关注,75.34 %的受调者表示是偶尔关注,7.00 %的受调者则表示从未关注。这一结果表明大部分民众对野生动物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态度对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2.3 公众对野生动物及其保护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调研

为了了解公众是否拥有基本的野生动物及其保护的相关知识,笔者对野生动物种类认识度、野生动物栖息地了解度、野生动物灭绝原因、野生动物保护途径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进行了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2.3.1 关于野生动物概念的认知调查

该题目的在于考察公众关于野生动物概念的认知程度。选取的动物种类包括野生动物的4种类型,如濒危野生动物、有益野生动物、有害野生动物和人们普遍饲养作为经济支柱的野生动物。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下列动物属于野生动物的比值分别是:金丝猴(96.25 %)>梅花鹿(92.83 %)>白鹭(92.15 %)>刺猬(86.86 %))>凤蝶(65.96 %)>麻雀(57.85 %)>乌龟(56.57 %)>青蛙(50.94 %)>老鼠(32.42 %)。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基本概念很模糊,更多人认为濒危野生动物才属于野生动物,这和社会对濒危野生动物的宣传力度较大,而对野生动物在食物链乃至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科普不够有很大关系。

2.3.2 关于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的认知调查

以常见的野生动物栖息地作为选项,目的是考察公众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认知程度,这与上一个选项直接关联,只有在对野生动物的概念有清晰的认知情况下,才能对其栖息地做出准确判断。选项中选取了6种野生动物栖息地种类类型,从调查数据看,认为下列栖息地属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比值分别是:郊野山林(95.48 %)>人迹罕至的荒野(91.38 %)>湿地滩涂(88.48 %)>河湖大海(87.29 %)>池塘小溪(54.35 %)>城市绿地(20.99 %)。结果显示公众对野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场所的认知不全、关注度不高。

2.3.3 关于野生动物灭绝原因的调查

相关数据表明,由于人类活动,动物灭绝的速度比自然速度快上了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普遍认为人类的过度捕杀(93.86 %)、环境污染(93.77 %)、栖息地减少和破碎化(89.33 %)3项占比最高,是野生动物灭绝的主要原因,这证明了人们在主观意识上已经认识到了对野生动物物种保护的观念仍十分欠缺[3]。人类的肆意活动对野生动物的伤害是巨大的,但如何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则需要进一步加强。

2.3.4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

问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作为素材调查公众对其关注和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仅3.50 %的受调者表示十分了解,53.33 %的受调者表示有一些了解,43.17 %的受调者表示从未了解过,这一结果表明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意识相当淡薄,更谈不上在思想行为上自觉地学习相关知识并落实在保护行动中。

2.3.5 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途径

在关于野生动物保护途径方面,调查显示,89.93 %的受调者认为主要途径是加强野生动物及相关保护知识的传播,88.31 %的受调者表示支持加强执法监管,73.29 %的受调者认为建立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更为有效。这说明公众对通过法律强有力的监管,以及通过科普教育增强公民的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来为野生动物营造更加舒适的栖息环境有较高的认同感。

2.3.6 关于野生动物的知识量

被调查人群中尽管学历层次偏高,但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拥有野生动物的知识量普遍偏低,46.5 %的受调者认为一般,38.91 %的受调者认为很少,还有5.55 %的受调者认为几乎没有,只有0.94 %的受调者是拥有丰富的野生动物保护知识,8.11 %的受调者表比较丰富,并且在这部分人群当中相关专业人士可能占比较高。缺乏野生动物知识的人数基数大,由此可知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普及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必要性。

2.4 关于公众获取野生动物知识的意愿调研

为更好地进行野生动物知识传授和宣传,设置相关问卷了解公众对野生动物的兴趣点以及公众获取野生动物的途径,以探索出一条具有趣味性、可行性、广泛性的宣传途径。

2.4.1 关于公众获取野生动物知识的途径

该题目的在于了解受调者获取野生动物的知识途径,比例分别是:媒体公益广告、海报宣传(77.99 %)>书籍、报刊(52.56 %)>中小学基础教育(12.12 %)>社区、单位、学校活动宣传(11.43 %)>自然教育机构(10.24 %)>从事或参加过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事业或项目(8.19 %)>其他(6.91 %)>专业教育(3.92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公众并非从事野生动物工作的专业人士,接受途径较大众化;笔者认为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微博、微信等一些新媒体,向群众普及野生动物的价值[4];另一方面添加体验式教学活动,让教学成为野生动物知识宣传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才能让公众获取的野生动物知识不浮于表面、对人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2.4.2 关于公众感兴趣的野生动物知识

研究表明,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两项占比最高,分别是83.79 %、71.67 %,野生动物种类占比41.98 %,野生动物生态价值占比40.53 %,相关法律法规是25.60 %,除此之外,还有人希望能通过趣味化认知来认识野生动物,也存在一部分人群更愿意了解相应的预防危险措施。

3 问题与讨论

3.1 公众对野生动物认识严重不足

从调查结果来看,公众对野生动物及其保护的知识仍相当缺乏。尤其在下列几个方面极为突出:(1)知识水平随年龄和常住地的变化较大;(2)保护意识淡薄;(3)法律法规知识欠缺;(4)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缺乏清晰的认识;(5)保护措施滞后;(6)受教途径匮乏。

由此可以看出,少部分人群受传统价值观念影响,对野生动物的价值认识存在局限性;人类一味追求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因为一己私欲给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捕猎、饲养、杀害野生动物,使用野生动物制品的行为没有杜绝;空气污染、土壤荒漠化、生物栖息地损坏等问题日益严峻。

3.2 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普及的迫切性

历史上由野生动物引发的公共健康危机屡次上演,这些事件充分说明,保持与野生动物的距离,不侵害野生动物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和多样性,是人类安全发展的前提条件。

该次调查之时公众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度呈现井喷之势,这势必影响了公众答题时的真实性,如在对待食用野生动物、使用野生动物制品、圈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观看野生动物表演等方面的态度。但尽管如此,调查结果仍突出反映了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重要性的不了解,以及野生动物相关知识的严重匮乏,这与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是极不协调的,因此,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普及迫在眉睫,这也与调查中公众对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诉求调查结果相一致。

3.3 自然教育助力野生动物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从调查可以看出,公众对野生动物知识的获取途径少之又少,从基础教育中获得的仅为12.12 %,从社区、单位、学校的宣传中获得的仅为11.43 %,说明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区工作中都对此重视不够。并且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形式新颖、多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开展趣味性强的互动型活动体验和游客自主探索活动[5]。自然教育作为校园教育的补充,能让学生们在有趣的环境内学习自然知识,培养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3.3.1 自然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自然教育是在面临极大的资源危机背景下所产生和发展的,它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已从生态和自然的领域拓展到生态、自然、经济、文化的综合领域,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避开一切对环境有污染的形式,培养儿童节约、持续的优良品质,这种素质在保护野生动物中至关重要。野生资源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来利用野生资源,这样既可以不损害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可以维护物种和基因的多样性。

3.3.2 自然教育推广以价值平等为理念的生态观

在野生动物食用问题上,“营养、滋补”主导了公众的消费意识,是公众食用野生动物最主要的原因[6],这是不平等的价值观所导致的,而野生动物同样作为自然界中的消费者,它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资源,有着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研究意义[7]。卢梭在《爱弥儿》中论述自然教育时提道:“自然教育应该尊重孩子的地位,每个孩子都是生而平等的。”[8]自然教育将这种平等观推广到自然,推广到人与野生动物之间,会对我们今后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显著提升。

3.3.3 自然教育旨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自然教育是提倡在自然环境中培养个体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人与自然的情感,以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9]。然而随着现代社会人群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转变为相互报复的状态,从而导致大自然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人类也受到巨大的损失。只有树立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才能使人类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1]陆锋.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认识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3.

[2]马建章,程鲲.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6):2818-2827.

[3]邓雅静.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4]魏世婧.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9(6):65-67.

[5]刘鑫,赵英男,周学红,等.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研究进展与实践[J].野生动物学报,2020,41(2):528-534.

[6]梦梦.中国公众野生动物保护及利用意识的调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7]孙楠楠.生态伦理视野下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7.

[8]郑琦.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1):20-25.

[9]周晨,周湛曦,熊辉,等.基于都市农业的社区童心园构建——以湖南农业大学“娃娃农园”为例[J].城市学刊,2017,38(6):69-73.

王敏(1996- ),男,湖南常德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周晨,女,教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S863

A

2095-1205(2020)04-44-03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4.22

猜你喜欢

栖息地野生动物态度
城市野生动物的生存之道(上)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野生动物的魅力与野性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BEAN SCENES
走进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