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

2020-12-17李永胜朱健源

关键词:党的领导文明制度

李永胜,朱健源

(西安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习近平在《求是》杂志发表的署名文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把党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深刻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彰显出重大理论创新。

加强党的领导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价值支撑、组织保证与制度保障。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多方面共同促进党的建设,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政治建设是根本,思想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关键,制度建设是保障。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它体现着党的性质宗旨,关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可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它是党在复杂环境中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前提,旨在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组织建设是党的关键性建设,良好的组织建设可为党进行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提供组织保证。组织建设重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的建设,主要任务是为党和人民聚焦社会各阶层的先进分子和各领域的优秀人才,建立科学严密、聚合力强的组织体系。制度建设是党的保障性建设,它是党在复杂环境中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保证,旨在发挥制度的约束机制作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水平。只有把制度建设贯穿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形成党建的强大合力,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加强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始终处于首要位置,决定着党的建设方向与效果。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宗旨使命的重大政治问题,加强党的领导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一)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政治方向

习近平强调:“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1]537方向问题至关重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始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向纵深发展,就能使生态文明建设做到经常对表对标、校准偏差;加强党的领导,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守正确政治方向的坚强战斗堡垒,就能保证广大党员和干部始终沿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政治方向阔步向前。唯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前行,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战略定力,事半功倍,不断深入,最终完成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大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党的坚强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强化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历史实践证明,偏离了正确政治方向的生态文明建设势必会造成像“秦岭山”和“祁连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那样的恶性事件再次发生,致使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和美好生活受到损害,酿成巨大的生态风险。

(二)党的领导可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协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内部诸要素是通过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作用,构成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有机整体——社会系统工程。作为社会系统工程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获得其他子系统的配合与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系统效益。经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丰富了经济建设的内涵。政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为政治建设提供生态依托。生态文明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先进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撑。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社会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

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执政党,加强党的领导能够保证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提高党的理论思维和领导能力。党的领导能力的不断提升,能更好地发挥党总揽全局、全面协调各方的独特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进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建设耦合互动、协同发展。

(三)党的领导可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习近平强调:“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党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4]311讲政治就要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唯有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才能保证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自觉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激发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伟力。

讲政治就要站稳政治立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生态需求。坚持党的领导,推动领导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促使广大干部把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深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就能不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又促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守护好为人民幸福谋生态福祉的初心与使命。

二、加强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支撑

我们党向来注重思想建党,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更是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能够使科学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正确的价值指引,加强党的领导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支撑。

(一)党的领导保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1]429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民意,更是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时代,人民对干净水源、清新空气、安全食品、宜居环境的热切期盼,对优质生态产品的迫切需要,就是我们党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引下,不断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和所急,切实增进人民的生态福祉。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生态福祉的改善又会促进人民对党的拥护和支持,增强党的领导力。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幸福复兴。”[5]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和价值创造作用,就能做到聚民心、集民智、汇民力,共建共享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

(二)党的领导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习近平指出:“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6]以尊重生态价值,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它可指引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应包含健全的责任体系、具体的责任清单、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具体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等内容。

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指挥得科学不科学,关键在于党。加强党的领导,遵循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观点,回应人民美好生活的生态诉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使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切实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导向和约束机制,激发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强大合力。

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唯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建立科学合理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态需求的经济社会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落地生根。具体来讲,加强党的领导,走群众路线,建立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目标要求的政绩考核体系,促成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自觉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岗双责,不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具体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坚持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使考核结果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并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做到违规必查,失责必究,终身追究,就能形成良好的价值导向机制。

(三)党的领导有助于发展先进的生态文化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7]具有涵养、熏陶、滋润、教化等作用的文化最深沉、最持久、最广泛,先进文化可发挥示范、引领、感召、黏合、激励等作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执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内蕴着深厚的生态文明思想。因此,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先进生态文化,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与价值引领。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灵魂的先进生态文化具有政治认同、组织动员、利益整合、价值引领等诸多功能。它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支撑、智力支持和行为规范,它可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思想基础,它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用先进的生态文化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涵养人们的心灵,滋养人们的精神,就能激发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创新创造活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引导人民群众把生态文化内化为一种理念、思维、价值观,上升为一种高度的精神自觉——生态价值自觉。这种价值自觉会嵌入生态文明建设中,渗透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激励人们更好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思想结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引导人民群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就能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和绿色发展氛围,涵养生态价值观。当生态意识内化于人民之心后,定可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促使人们自觉地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创新创造,推动绿色发展。

三、加强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政治组织,领导干部和党员队伍是党的建设的决定性力量,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建设效果,科学有效的组织建设能够为党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打造生态环保铁军,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效能的最大发挥。

(一)党的领导可发挥好政治引领作用与教育培训功能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党的领导,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就能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政治信仰,增强政治意识,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树牢绿色生态观。加强党的领导,指导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剖析破坏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学习优秀环保干部的先进事迹,不断营造充满活力的教学场景和学习氛围,引导党员干部树立科学的环保理念。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党内常规教育活动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引导党员干部深刻学习、领悟、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真谛,并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就可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二)党的领导可保证严把选人用人风向标

习近平强调:“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5]64加强党的领导,保证组织部门更加突出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选拔有远见、懂生态、重环保的专业生态环保人才。环保铁军干部是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培养干部的全过程,就可以把培养干部的工作做得更科学、更扎实,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环保干部。

加强党的领导,把环保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纳入干部任前考试内容,选派优秀环保干部到生态文明建设一线去学习、去锻炼,培养出忠诚、干净、有担当的环保干部,就能把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队伍作风直接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效果的优劣,加强党的领导可以保证环保干部队伍过硬的作风。坚持党要管党,努力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正风肃纪为抓手,以纪律规矩为底线,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坚决予以整改,就能形成风清气正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态。

(三)党的领导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执政党的组织基础,它担负着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动员、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5]65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加强思想引领、凝聚共识、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激发动力,实现从“单打式”生态文明建设向“融合式”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度转变。基层党员干部应利用贴近群众的工作优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自觉做影响群众并带动群众的绿色生态环保卫士。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与质变的相互交替构成事物的螺旋式发展。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能力,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同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凝聚力与旺盛生命力,就能形成建设“美丽中国”的磅礴伟力。

(四)党的领导可确保发挥好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作用

习近平深刻指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4]333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科学统筹,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方面统筹好、协调好、处理好,综合施策,最终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效果。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整合生态环保综合执法队伍,优化职能、提高效率、提高执法能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把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优先领域。

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可以把容错纠错机制用好用活,为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肯干事的生态环保铁军撑腰打气,从源头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励他们敢于担当,大胆作为,勇于向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主动亮剑、持续出击,敢于对各类环境违规违法行为“零容忍”;促使他们切实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加强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邓小平强调:“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8]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稳定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用科学规范的制度建设强化党建可确保党永葆生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优势,不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就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与监督保障,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生根开花。

(一)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体制保障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9]社会行为是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的结果,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科学制度体系的规范。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自我革命品质,刀刃向内,自我开刀,着力破除制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拦路虎”,就能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保障作用。中国共产党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执政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障碍,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进而从体制上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理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总量控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区域联防联动等制度,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加强党的领导,抓好“关键少数”,依法依规治党,强化制度执行,保证法规制度的执行掷地有声,让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坚持把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形成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合力。现代化生态治理体系的不断健全,现代化生态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法治的不断完善,反过来又内在要求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改革创新党的领导方式以适应实践发展需要。

(二)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问题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一项重要工作,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10]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要落实到实践中去,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要以“钉钉子”精神往深处走,往实处干。

加强党的领导,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落实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制,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就能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人作为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让领导带头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承担责任,就能确保各部门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做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的审计工作,通过审计,客观评价、依法界定,使审计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就能对生态环境保护失职渎职的人员依法依纪依规给予严肃问责、终生追责。

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管好治好党员干部,压实干部的工作责任,确保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和建设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各级党委政府就能自觉用唯物辩证法指导工作,牢牢抓住“落实责任不松劲”这个“牛鼻子”,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学说在动态中去考核管理干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坚持主客观的辩证统一,以务实求真的态度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

(三)党的领导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监督保障

习近平指出:“要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5]67加强党的领导,打破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体制,形成协调配套的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约束机制,为生态文明体系提供可靠的监督保障。坚持党的领导,完善政治巡视制度,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巡视与管理,用好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制度,督查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发挥党的领导优势,不断完善中央和省级环境保护督查体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督查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建立可跟踪、可评价、可问责的督查督办制度,完善督查、交办、巡查、约谈、专项督查机制,建立源头预防、事中控制和末端惩处相结合的全过程监管制度。

习近平指出:“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关键要在整改上发力。”[11]加强党的领导,促使各级党委和政府自觉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职责,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各级河(湖)长的督查考核力度,促使各级河(湖)长定期开展重点区域、领域、行业专项督查,尤其是对环境问题突出、环境事件频发、环境保护责任落实不力地方的全覆盖督查,坚持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追责问责,并责成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落细落实。

综上所述,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价值支撑、组织保证和制度保障。其中,政治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价值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组织保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制度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四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并贯穿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从根本上保障了生态文明建设。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四个要素之间唯有达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互相促进的状态,才能发挥出最大整体功能。同时,四个要素又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属性,无论哪一方面要素欠缺,都会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文明制度
坚持党的领导
请文明演绎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漫说文明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对不文明说“不”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