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喀则市牦牛产业调研报告

2020-12-17廖阳慈鲍宇红参木友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日喀则市饲草料公牛

廖阳慈 鲍宇红 参木友*

(1,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 850000;2,省部共建青稞和牦牛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850000)

日喀则市在农牧业联合发展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农牧业是日喀则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日喀则也是西藏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125 万亩,占西藏自治区的1/3,粮油产量占西藏自治区的40%左右,向国家交售的商品粮占西藏自治区的50%~70%,粮油生产总量居西藏自治区第一位。日喀则不仅是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大地区,也是盛产农畜土特产品的地区之一,常年牲畜饲养量达550 余万头(只、匹),折合800 余万个绵羊单位,居西藏自治区第二位,据统计,畜土特产品有十几种。其中,亚东鱼、帕里牦牛、岗巴羊、桑桑酥油、霍尔巴羊、江孜大蒜、“联嘎姆”高级糌粑、日喀则荞麦、艾玛岗马铃薯、拉孜优质油菜籽等。在草业方面,精心打造的南木林生态产业园区已建成人工饲草基地4.7 万亩。日喀则市已初步形成“农业+草业+畜牧业”一体化联合发展的农牧产业模式。因此,对于农牧企业尤其加工企业来说,日喀有很多优质的特色产品可以去挖掘和推广,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1 日喀则市牦牛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日喀则市2014 年人口72 万,辖1 个市辖区和17 个县;平均海拔4000m 以上,年平均气温6.3℃,年降雨量200~400mm;总土面积18.2 万km2,其中草地面积1.89 亿亩,可利用面积为1.79 亿亩,主要草地植被类型为高山草甸,亩年产干草量50kg 左右,耕地面积7.95 万公顷;人工种草面积31 万亩,亩年产干草量约1150kg,单南木林县的南木林生态产业园区已经建成人工饲草基地4.7 万亩,其中种植多年生饲草1.1万亩,主要为苜蓿品种;种植一年生饲草3.6 万亩,主要为绿麦草、燕麦草、青饲玉米等禾本科饲草。种植的紫花苜蓿1.1万亩,头年鲜草产量150t;种植绿麦草、燕麦、青饲玉米3.6万亩,鲜草产量2850t;牧草种子产量115t;主要养殖畜种类为牦牛、绵羊和山羊,其中2016 年底全市牦牛存栏量44.65 万头,其中能繁适龄母畜21.7 万头,占总数的48%,年内牦牛繁殖成活数达12.1 万头,年出栏量10.68 万头,主要用于满足本地的市场需求,少量售卖到当雄等地。日喀则市有帕里牦牛、吉拉牦牛两个当地优良牦牛品种,其中帕里牦牛已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名录的牦牛之一。

各县养殖畜种主要是牦牛、绵羊和山羊,以天然草场放牧为主,人工种草有些地方较多,有些较少。各县鼓励开展合作社、养殖大户类型的养殖,但仍然以群众自主经营为主。调查6 县的养殖大户,养殖户的家庭人口在6 人以上,但劳动力却集中在2~3 人。农牧户牦牛的养殖方式主要为放牧+补饲,各户的养殖规模在40~120 头不等,平均母牛繁殖率20%~30%,犊牛存活率95%,冷季牦牛失重30%,死亡率5‰,由于疾病和野生动物致死。平均每户草场面积在1000~5000 亩不等,每亩年产干草量50kg 左右,在亚东地区每户都有人工种草土地保留面积,但在其他地区则没有,因此,各地区可效仿亚东地区,开展每户均种植人工牧草的这种方法来解决饲草料短缺问题。在能繁母牛和种公牛占比上亚东县与其他个县存在较大不同,其他各县种公牛约占20%~40%,有的甚至更高,亚东县的牦牛即使存栏量在100 头以上,种公牛也只有4 头,能繁母牛存栏量占比较高。

家庭收入包括种植业收入和养殖业收入,但主要集中在养殖收入上,养殖收入包括牦牛收入、打工收入和补贴收入,同时牦牛收入均占主要部分。由于牧民传统观念强,造成牦牛周期长牦牛出栏周期在4~7 岁,更偏向于6~7 岁。且农户会先满足自食需求后再将牦牛卖出。牦牛收购价格2~3 岁种公牛收购1~1.1 万元/头,4 岁种公牛1.2 万元,肉用牛0.7~1 万元。

牧民养殖牦牛种公牛均为自繁留种,或是从县上购买牦牛,因此,牦牛生产成本主要集中在饲草料、兽药和机械使用费用上。以康马县为例,生产总投入为600 多万,主要包括卫生防疫费64.8 万元,人工成本约20 万元,机械费120 万元,种子化肥专款385 万元,饲草料主要依靠人工草地种植绿麦草、箭星豌豆、燕麦草,无舔砖、精料和干草的添加。流通成本费用为43 万元,主要包括运输费28 万元,检查费15 万元。牦牛出售收入为1330 万元,其他收入350 万元(牦牛项目等筹款)。牧户认为,每户养殖牦牛数量60~70 头为宜,主要是以草定畜;每头牦牛一年平均增重20~25kg,售价1.5 万元是衡量牦牛是否赚钱的平衡点;8 年为最佳育肥出栏期,最佳出栏季节为冬至期间。

有些地区如亚东县已建立帕里牦牛原种场,进行牦牛品种保护工作,但多数地区并没有牦牛原种场、选育场、扩繁场以及集约化养殖,调查的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大户普遍存在繁育手段落后,牦牛出栏率低的问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生产周期太长是影响牦牛养殖效益的主要因素。

2 日喀则市牦牛产业发展技术需求

牦牛养殖中牧户最多的困难是资金短缺、饲草料短缺、疫病防控难、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具体的养殖技术、缺乏设施改造的技术和找不到专家会诊等,其中因资金短缺造成困难的占比较多。有很大一部分牧民不愿意提高牦牛出栏率,加快畜群周转,4 岁牦牛与7 岁体重相同,但愿意卖7 岁的而不是4 岁的。只有亚东地区肯卖70%~80%的母牛和种公牛,大部分区域考虑品种、年龄、性别等因素最喜欢养殖犊牛和母牛,而亚东县则以帕里种公牛推广为主,帕里牦牛和吉拉牦牛比较受牧户欢迎。

主要的自然灾害是雪灾和野生动物伤害,雪灾越大死亡率越高。政府应对灾害的主要措施是购买抗灾饲料,政府补贴和野生动物肇事保险。牦牛主要存在的疾病是肠炎、痢疾、牛咀败、脑包虫等寄生虫病,防控措施主要是药物、手术、消毒等。牦牛疾病主要依靠村兽医诊治,常规药品由国家发放,对牦牛疫病防控意见是多发兽药。

目前牦牛养殖的技术需求主要有提高繁殖性能方面的技术,牦牛人工授精改善牦牛品种,如吉拉牦牛的辐射面广,需建立吉拉牦牛冻精站、申请国家层面的牦牛优质品种认定。提高牦牛出栏率的技术需求:如何实现牦牛一年一胎技术;如何保证存栏量,争取养殖项目;如何加强饲养管理、建立标准养殖场,解决牦牛季节性出栏问题等。各主管部门、养殖合作社和养殖大户等普遍认为,加大人工种草力度是破解牦牛养殖冷季饲草料供应短缺现象的主要方法。

3 日喀则市牦牛产业商业化运作模式和发展潜力

日喀则牦牛产业商业模式仍然是以群众自主经营发展的传统养殖模式,有的县目前也成立了“政府+合作社+牧户”形式的牦牛生产、销售的商业模式,正准备成立或引进企业,摸索“合作社+牧户+企业”形成较成熟的牦牛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条产业链的商业模式,管理部门认同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产业发展。

日喀则市的亚东县帕里镇、仲巴县吉拉乡适合企业发展牦牛产业,各县希望养殖、饲草料生产、屠宰加工一体化的企业进入本县带动牦牛产业发展,但没有出台正式的招商引资保障措施等。

牦牛产业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牦牛存量不足,草畜产量均太低,草场压力过大;缺乏技术研究员,产业技术人员,体系不健全;信息化体系不健全、缺少科技培训,缺少科技信息及市场信息平台等。

4 日喀则市主管部门招商引资保障措施

日喀则市出台了一条“企业每增加投资3000 万元政府给予6%的奖励”《试行》的招商引资政策。其他优惠尚未出台正式的政策或指示性文件,主要以企业和当地政府自主协商,一般当地政府给予的招商引资优惠有免费给企业供地,政府提供资金完善周边基础设施,或享受减税、免税等。

目前可以享受的政府补贴有3 个:草补资金、畜牧良种补贴、畜牧保险。草补资金每亩草场享受补贴1.5 元,畜牧保险每头牦牛享受1 元补贴,赔付比例为1:4000;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建设牦牛棚圈,组建扩繁场,成立合作社等有些县也会以项目带动或政府补贴的方式给予扶持;另外,饲草料供给:预算内每年35 万~40 万饲料资金,15 万饲料运输费;防灾减灾:每年安排40 万抗灾资金;资金支持:由地区扶贫办牵头,联合西藏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对农牧民发放信用贷款并进行贴息。

本地区牦牛产业发展最大制约因素是国家层面支持较欠缺,主要是针对牦牛产业没有任何扶持资金,只有以项目方式支持农牧群众发展牦牛产业,持续性不能得到保障。

5 日喀则市牦牛的交易情况

日喀则市牦牛2016 年出栏量10.68 万头,出栏率达23%,主要用于满足本地的市场需求,少量售卖到当雄等地。牦牛交易主要在边贸交易市场进行活畜交易,各县区牦牛活畜交易也有固定的交易市场,但主要以自发形成的零散牦牛交易市场或者直接在牧户家中进行交易为主。

牦牛收购价格:2~3 岁种公牛收购1~1.1 万元/头,4 岁种公牛1.2 万元;肉用牛一般出栏年龄为6~7 岁,公牛体重250kg 以上,母牛200kg 以上,价格为0.7~1.3 万元。亚东县拥有优良品质的帕里牦牛,种公牛销售量和销售价格较其他县具有优势,邻县依托畜牧良种补贴政策,每年从亚东县购种牛大概100 头。各地区有固定的或不固定的牦牛买卖市场,不过普遍没有牦牛的固定销售渠道或没有固定的销售订单。

6 结论

在招商引资方面,政府层面、老百姓层面迫切希望有优秀的企业能入驻日喀则,带动日喀则牦牛产业发展。这两年日喀则市也在尝试出台一些招商引资政策,并出台“企业每增加投资3000 万元政府给予6%的奖励”《试行》的招商引资政策,后续可能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出台。日喀则这两年对牦牛产业发展也加大投入,对牧户实行了很多扶持政策。

日喀则市牦牛产业还处于较落后的传统生产模式。散户散养仍是主体,规模场户太少,屠宰加工企业比较缺乏,长期以来日喀则市牦牛未经加工直接以活牛、胴体牛销售,效益不高。因此,日喀则市牦牛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日喀则市饲草料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日喀则市唐卡传承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饲草料资源的利用途径
饲草料加工调制方法及今后发展建议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