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双疫情下猪场建设防疫要点

2020-12-17何随彬严国祥李步社姜红菊金耀忠瞿瑜萍储小鸥叶承荣

中国猪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猪场防疫消毒

何随彬 严国祥 李步社 姜红菊 金耀忠 瞿瑜萍 储小鸥 叶承荣*

(1上海市浦东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 201299;2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上海 201302;3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4上海浦汇良种繁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31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家猪和野猪的一种热性、急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临床上以高死亡率、高热和网状内皮系统出血为特征,易感猪群的病死率可高达100%,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1,2]。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3],我国生猪产业遭到沉重打击,母猪存栏量、商品猪出栏量、产肉量等都急剧下降。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求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并确保年底将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因此,恢复生猪生产工作势在必行又迫在眉睫[4]。2019年底至2020年初,我国又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并迅速蔓延,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防控难度最大、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双疫情形势下新建及扩建猪场的防疫压力倍增,进一步增大了恢复生猪生产工作的难度。

1 猪场建设防疫原则

1.1 依法管理,联防联控

设立专门的疫情预防、处置领导小组,并明确职责。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市、区、镇、场联防联控机制,对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等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1.2 预防为主,封闭管理

加强新冠肺炎、非洲猪瘟等相关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提高项目建设人员的公共卫生安全意识,采取封闭管理、单向出入等有效防控措施,切断传播途径。

1.3 精准服务,科学防控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以服务项目建设为目的,以顺利完成建设任务为导向,科学统筹施工阶段实际操作。同时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原则,保障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风险或疫情,快速反应,及时上报,科学处置。

2 猪场建设前期准备

2.1 生物安全分级

根据实际建设中不同区域生物安全等级需求的不同,将现有生产猪场、新建及扩建猪场外围划分为高生物安全风险区域,施工区域与外界接触部分根据功能不同,分别划分为高、中生物安全风险区域,封闭施工区域划分为低生物安全风险区域。

2.2 建设隔离围墙

需用实体物料将施工中所涉及的基本单元包围起来,尤其施工区须使用围墙与外界隔离,达到保护本场人、物安全及避免外来动物入场,起到物理阻隔的目的。如施工区域较大,建议在隔离围墙的基础上架设不低于0.85 m的电子围栏,并在防疫关键点安装安防监控,以全方位确保防疫效果。

3 猪场建设防疫要点

3.1 加强人流管控,实行单向流动

根据不同区域生物安全等级进行人员管理,遵循单向流动、封闭管理原则,禁止人员逆向进入生物安全更高级别区域。人员进入生产区,必须沐浴消毒。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区。

3.1.1 入场人员审查

外部人员到访、休假人员返场需提前向猪场建设项目相关负责人提出申请,经近期活动轨迹审核合格、活动背景审查后方可前来访问。人员在进场前7 d内不得去其他猪场、屠宰场、无害化处理场及动物产品交易场所等生物安全高风险场所,并与猪场签订承诺书。

3.1.2 人员健康管理

对所有待驻场员工,在进场前进行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病毒筛查,确定无疫方可入场。进场后对员工进行封闭管理,直至工作结束。

3.1.3 人员进入生活区流程

每个流程分区管理,责任到人,监督落实,关键点安装摄像头进行实时管理。入场人员在门卫处进行入场登记,包括日期、姓名、单位、进场原因、最后一次接触猪只日期及是否携带物品等,进行信息备案并签署相关生物安全承诺书;经测量体温正常(不高于37.2℃)、喷雾消毒后方可入场,同时注意头发、指甲的清洗。携带物品经消毒后入场,严禁携带偶蹄动物肉制品入场[6]。

3.1.4 人员进入施工区域流程

参考3.1.3流程,人员及携带物品经消毒后进入。人员按照规定路线进入各自工作区,禁止进入未被授权的工作区。进出生产区域均清洗、消毒工作靴。疫情高风险时期,人员应避免进入不同生产单元。

3.1.5 人员培训

猪场可通过集中培训、网络学习、现场授课及实操演练等形式开展防疫、安全生产培训,并进行考核,以提高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确保各项程序、规范执行到位[7]。

3.2 利用物联网系统,实施车流严控

猪场车辆包括外部运货车、内部运输车、渣土车以及私人车辆等。为避免场内外车辆带入病原及路线交叉,应严格规范车辆清洗消毒和司机管理[8]。有条件的可利用物联网系统,在施工关键点增加智能监控点,利用系统智能警示功能,对进场人员、车辆进行全方位、全时段智能监控,发现违规现象应及时处理。

3.2.1 外部运货车

车辆经清洗、消毒及干燥后,方可进入。司乘人员完成货物卸载、原路返回时原则上不得下车。如必须下车,则应穿一次性隔离服和干净的工作靴,禁止进入养殖生产区域。

3.2.2 内部运货车

猪场或施工单位设置内部运货车,专场专用。选择场内空间相对独立的地点进行车辆清洗消毒和停放。司乘人员由猪场统一管理,应遵守防疫规定,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严禁出大门进入高风险区域。

3.2.3 私人车辆

私人车辆应停靠在指定的停车点,禁止靠近场区。养猪场应定期对私人车辆停放区进行除草、清理、使用20%石灰乳进行白化消毒。

3.2.4 渣土车、运输车

划定特点中转区域,猪场建设需器械、装备、原材料等由车辆运输至指定区域后卸货,司乘人员全程不下车、不进入员工施工、生活区域。

3.3 加强物料管理,确保物资清洁

进场的所有物资都是可能将病毒带进猪场内的风险点,常见的物资如进入猪场的蔬菜肉食、猪场设备、员工休班带回的物品、员工自身携带物品、兽药疫苗等。原则上一切进场物品不得含有猪肉及其它偶蹄兽相关产品,一切进场物品均需拆封并进行彻底消毒[9]。

3.3.1 食材的选取

食材生产、流通背景清晰、可控,无病原微生物污染。偶蹄类动物生鲜及制品禁止入场,猪肉及制品可由猪场统一提供。蔬菜和瓜果类食材无泥土、无烂叶,禽类和鱼类食材无血水,食品外包装经消毒后入场。

3.3.2 生活物资

生活物资如洗护用品等尽量集中采购,经消毒处理后入场,减少购买和入场频率。进场的快递、行李等需要打开逐一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消毒,方可进入员工生活区。

3.3.3 设备

风机、钢筋等可以水湿的设备,经消毒、干燥后入场。水帘、空气过滤网等不宜水湿的设备,经消毒后入场。

3.3.4 其他物资

五金、防护用品及耗材等其他物资,拆掉外包装后,根据不同材质进行消毒后,转入库房。

3.4 专用进猪通道,降低感染风险

3.4.1 消杀准备

进猪前对新建场区栏舍进行全方位的清洗、消毒、干燥及空栏洗消等工作。

3.4.2 物资准备

后备猪到场前完成药物、器械、饲料、用具等物资的消毒及储备。

3.4.3 人员准备

后备猪到场前安排专人负责隔离期间的饲养管理工作,直至隔离期结束。

3.4.4 车辆准备

后备猪用内部专用车辆运输,全程点对点,确保与场外零接触。

3.4.5 转猪准备

猪只在场内应从生物安全等级高的地方向生物安全等级低的地方转运,制定猪只出原场、进新场路线。在场内转猪,猪只必须要有专门的路线,即需设置各栋舍之间的转猪通道,每次转完猪之后,及时打扫、清洗、消毒。有条件的扩建场建议设置专用负压通道,隔绝外界污染,确保进猪安全。

3.5 加强环境整治,严格消灭四害

猪场四害包括鸟、鼠、蚊、蝇,在猪场疾病传播方面有着不容小觑的危害,因此要严格防控。

3.5.1 蚊蝇防治

彻底清理猪栏内、猪舍地沟、粪水上表面以及周围堆积的利于苍蝇蚊子孳滋生的废弃物。墙壁的裂缝、粪堆都是蚊蝇常见的产卵区和繁殖区,可进行舍内喷洒驱蚊蝇药物。定期对施工区周围的死水、杂草和树木进行清理,防止蚊蝇孳生。对猪舍的门窗设置防蚊网、纱窗和门帘,尽可能阻止蚊蝇进入猪舍。蚊蝇防治最关键的是环境治理,其次才是化学防治,控制好猪场内环境才是灭蚊蝇最佳手段。化学防治除选用合适的药物外,正确选择施药器械也是用药效果的保证,猪场常用的细水雾喷头、高压喷枪、风炮消毒车必须配合相应的药物使用。在蚊蝇肆虐季节,各猪场应根据场内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施药频率。

3.5.2 猪场灭鼠

老鼠数量较少时就开始连续监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程序。尽量减少开放性食物和水源,排查建筑物和食源附近的老鼠藏身地。施工期间定期投放灭鼠药,通过化学方法减少鼠群密度,减少老鼠危害。

3.5.3 猪场防鸟

料塔和猪舍安装防鸟网,阻止鸟类进入圈舍内。及时清除路面散落的饲料等鸟类食物,避免吸引鸟类进场。定期检查猪场内所有大门,在未使用时尽量保持关闭,防止鸟类进入停留,机械性带入病原的风险。

3.6 员工施工、就餐、休息期间防疫

3.6.1 通用规则

保持工作区域环境清洁,根据不同场合按规定合理佩戴口罩。多喝水、勤洗手,员工休息时注意保持社交距离。场区空调定期清洁消毒[10]。

3.6.2 建筑工人

根据防疫不同级别的要求,可适当佩戴口罩,避免聚集开会,减少班会的时间,相互交流时注意保持距离,尽量在1 m以上,避免接触飞沫,进出休息房间、工作区域、就餐区域等注意勤洗手。若非工作需要不得串岗,不操作他人的设备。如需顶班、协助等,可佩戴一次性手套后进行操作。

3.6.3 执勤人员

全程佩戴口罩、手套。空调清洗,公共场所消毒,门把手每天1次、开关每天2次消毒。

3.6.4 仓储管理

领用仓库物资,直接向仓库申请,不要自行领取,由仓库人员统一发放。物资转交后洗手,工作期间注意勤洗手。

3.6.5 公共区域

洗手台水龙头、饮水机按钮应定期喷洒消毒液,食堂桌椅地面至少2次/d消毒,并做好记录。

3.6.6 会议培训

优先采用电话、视频进行远程会议。如需进行集中会议则需所有参会人员佩戴口罩,严格控制会议的人数,通风环境中保持1 m以上,减少不需要的会议和群体性交流。

3.6.7 食堂就餐管理

分散错峰就餐,避免人员密集。就餐前洗手,就餐时摘掉口罩,口罩切勿摆放在桌面上,尽可能避免对坐进食,期间避免谈话,就餐完毕尽快返回工作、生活区域,减少在公共区域逗留时间。

3.6.8 休息时间

工间休息避免人员密集,分散休息。

3.6.9 卫生间使用

场区设立公共卫生间,因冠状病毒有粪口传播的途径,请一定佩戴口罩前往,如厕前后请洗手。

3.6.10 废弃物处理

场内设置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口罩等废弃物、建筑垃圾等固定收集点,明确标识,分类放置。垃圾收集、贮存、运输及处置等过程须防扬散、流失及渗漏。建筑垃圾需设置固定分类堆放点,由相关部门统一清运。废弃口罩、防护服处理:摘掉口罩后做好手部卫生工作,废弃口罩、防护服放入专用垃圾桶内,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勿随意放置在办公桌、餐桌等公共区域,避免交叉感染。食堂设立专门的厨余垃圾存放点,所有人员必须定点投放,不得随意丢弃,由清洁人员统一收集处理。厨余垃圾收集桶应该有盖子,避免鼠、鸟等采食。

4 猪场建设应急处理

任何人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时都应立即向上级或负责人报告。

传染病患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进行隔离治疗,传染期内不得进入施工场区。对所有疫情发生地点或人群实施隔离控制措施,并进行严格场地消毒、人员检疫。

对于瞒报、缓报、谎报、漏报传染病疫情,及其他人为原因造成严重后果的,根据相关法律及规定,有关责任人将被追究相关的法律责任。

5 结语

在新冠肺炎和非洲猪瘟等重大传染病双重防疫压力下,在开展恢复生猪生产工作的过程中,新场及扩建项目不仅要安全施工、文明施工,还涉及参建人员防疫安全、现有猪场生物安全以及安全进猪等多个安全生产管理环节,项目建设更应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公司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猪场应与建设项目所涉及的施工单位等各部门、各单位分别签署安全防疫承诺书、安全生产责任书,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管控措施,确保生猪恢复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猜你喜欢

猪场防疫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防疫、复工当“三员”
消毒攻略大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