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动态

2020-12-17

中国猪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存栏猪瘟农村部

非洲猪瘟疫苗将进入扩大临床和生产性试验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20年8月18日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在前期完成候选疫苗株实验室和中间试制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疫苗环境释放试验,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

据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介绍,在环境释放试验阶段,将疫苗以10倍和100倍免疫剂量接种商品育肥仔猪、母猪,持续观察20周,接种猪均无明显体温升高等临床异常症状和病理损伤。商品育肥仔猪接种后生长发育良好,无疫苗病毒排放和水平传播现象。母猪正常发情、配种,无流产发生;妊娠母猪接种后无流产发生,均正常分娩,未观察到垂直传播;生产仔猪生长发育状况良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介绍,经农业农村部批准,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于4月上旬、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在黑龙江、河南和新疆等3个基地开展了疫苗临床试验,试验规模共计近3 000头商品育肥猪。截至目前,免疫猪群生长状态良好,无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免疫猪剖检无明显病理变化,无疫苗毒排放,无水平传播;免疫猪在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用强毒进行攻毒,不同剂量接种组免疫保护率均在80%以上。下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将继续按照农业农村部工作部署,加快推进疫苗生产性试验研究,在黑龙江等地进一步扩大临床试验范围,力争早日完成相关试验,依照法定程序进入安全证书申报和疫苗注册流程。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2020年8月17日报道,7月份全国生猪生产继续较快恢复,能繁母猪存栏稳定增加,生猪存栏开始同比增长。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生猪生产的周期性规律,产能恢复过程首先是能繁母猪存栏恢复增长,之后是生猪存栏恢复增长,然后是出栏恢复增长。生猪存栏同比增长,预示着5~6个月后生猪出栏量也将实现同比增长,将从根本上扭转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7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8%,连续6个月增长,同比增长13.1%。这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也是继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后,生猪产能恢复的又一个重要拐点。同时,7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0%,连续10个月增长,同比增长20.3%。此外,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规模猪场全覆盖监测,7月份有2 916个新建规模猪场投产,2020年以来新建规模猪场投产累计已达9 093个,2019年空栏的规模猪场已有11 202个复养。散养户补栏积极性进一步恢复,4 000个定点监测村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6个月增长,养猪户占全村总户数的比重为8.3%,较2月份的历史低点上升0.7个百分点。7月份,全国31个省(区、市)生猪存栏全部实现环比增长,前期降幅较大的南方主产省份继续快速恢复,江苏、安徽、广东、湖南、四川等省生猪存栏环比增幅在5%以上。

农业农村部印发 《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 (试行版)》

为进一步强化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督促指导各地和各类防疫主体全面落实防控措施,2020年8月7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的通知。

《通知》强调:抓好非洲猪瘟防控,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确保猪肉等重要副食品有效供给,事关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大局。

2018年8月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疫情发生强度明显下降,各地报告疫情数量、疫情举报数量、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数量均呈下降趋势。二是关键环节病毒污染情况得到改善,养殖、屠宰、运输、无害化处理等环节污染率明显下降。三是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意识明显提高,群防群控格局初步形成,生猪生产恢复势头良好。

我国生猪养殖体量大,中小养殖场户多,养殖环境复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一是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持续存在。2019年,全球家猪疫情同比增加近600%,2020年疫情继续大幅上升,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持续发生疫情,传入风险不断增大。二是病毒分布依然很广。全国所有省份均已发生过疫情,多个省份先后检出阳性样品,没有明显的地区、季节差异;交易市场、屠宰场点、无害化处理场所等污染较重,传播途径难以完全阻断。三是防控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生猪贩运活动监管难,今年发生的家猪疫情,多数系违规调运生猪引发;一些地区缺乏运猪车辆清洗消毒设施,清洗消毒管理机制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无害化处理场所建设运行不规范,通过车辆、人员传播病毒的风险较高。四是病毒已在部分野猪群中定殖。2018年以来,全国已报告发生6起野猪疫情,其中3起为野生野猪疫情,先后检出野猪阳性样本,说明病毒在我国部分野猪群体中已经定殖,根除难度进一步加大。

针对非洲猪瘟防控新形势,农业农村部及时调整优化防控策略,建立常态化防控机制,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指导生产经营主体查漏补缺,有效化解非洲猪瘟发生风险。按照“系统梳理、分类指导、精准防控”的原则,《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技术指南(试行版)》共分3大部分,涉及10个方面,对生猪养殖、运输、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风险因素和防控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梳理,以期引导各类生产经营者做好精准防控,不断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切断疫情传播途径,为生猪加快恢复保驾护航。

农业农村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惠及121万农户

据农业农村部2020年7月31日报道,2020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财政部门加快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大力支持农民购机用机,为春耕和“三夏”农业生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机械化支撑。截至7月31日,全国已实施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4.8亿元,实施进度达到67.5%,扶持121万农户补贴购置各类农机具141万台(套)。

据介绍,2020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财政部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主要在3个方面着力。

一是着力支持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发展。截至7月31日,全国共补贴购置拖拉机19.57万台、耕整地机械48.43万台、播种机械8.72万台、水稻插秧机4.73万台、谷物收获机械3.39万台,有力促进了早稻、小麦等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各地积极按要求将生猪生产涉及的自动饲喂、环境控制、疫病防控、废弃物处理等机具装备全部纳入本省补贴范围,全国补贴购置生猪生产相关机具5.86万台(套),有力促进了生猪产能恢复。

二是着力支持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今年将茶叶色选机、茶叶输送机、茶叶压扁机、果树修剪机、食用菌料装瓶(袋)机、果园轨道运输机、秸秆收集机等7个品目纳入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推动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等扶持措施对贫困地区实现全覆盖。上半年全国共补贴购置茶叶、林果、食用菌生产机具6.75万台,促进了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

三是着力提高农民办理补贴便利度。今年,农业农村部门比往年提早两个月开通了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全面上线运行了全国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网络投档平台,确保农机生产企业可在平台上向所有省份投送补贴机具信息,实现了一网通办,极大提高了投档工作效率。实行补贴申请常年连续受理,规定了补贴申请受理和资金兑付办理时限,将补贴受益信息公示时间压缩至20天,进一步提升补贴办理时效性。全国通过手机APP办理补贴申请占比超35%,其中北京、浙江、青岛超过99%。在政策启动早、补贴申请便捷、审核兑付快等共同作用下,各地实施进度普遍提速,24个省份超过60%,8个省份超过90%,其中黑龙江、新疆等地补贴资金已经用完。

河南:连续11个月生猪存栏持续正增长

据河南日报2020年8月12日报道,2020年以来,河南省全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生猪养殖“以大带小”成效不断显现,规模养殖场带动小散户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全省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恢复,前三季度全省生猪存栏有望达到3 500万头,将为保障猪肉市场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据监测,与2019年8月相比,2020年7月末河南省规模以上猪场生猪存栏增长55.17%,能繁母猪存栏增长50.13%,已连续11个月实现正增长。截至6月底,河南省生猪存栏3 402.5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43.8万头,分别恢复到2017年的77.5%和78.0%,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居全国第一。此外,2020年1—6月,河南省生猪商品饲料产量280万吨,同比增长22.1%,其中母猪饲料同比增长94.5%,仔猪饲料同比增长32.9%。

四川生猪扶持政策再加码,允许省际间点对点调运

据四川农村日报2020年7月30日报道,为千方百计抓好生猪复产保供工作,完成2020年6 000万头的出栏任务,四川省非洲猪瘟防控与恢复生猪生产指挥部日前下发《关于确保完成今年生猪出栏6000万头任务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特别提到,保供任务特别重的成都市要抓住7、8月份的有利时机,在省际间点对点调运大仔猪补栏。成都市要进一步采取强力举措,把与有条件的市(州)、县(市、区)共建养猪基地项目落地做实,把调运的大仔猪补栏的工作做实,确保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保障市场供给。

在财政奖补方面明确提出,省本级财政将按照今年底的生猪实际出栏数,对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市、区),按每头10元的补助予以激励。《通知》称,防控好非洲猪瘟疫情是生猪复产的前提,各地要绷紧严防严控这根弦,决不能有任何懈怠,一刻也不能放松。要按照《四川省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要求,严格落实“3+1”非洲猪瘟防控网格化监管,深入开展违法违规调运生猪“百日专项打击”行动,继续做好“大清洗、大消毒、大宣传”,打好夏秋防疫攻坚战,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通知》要求各地继续加快建设和补栏速度,在建的生猪规模养殖场项目要加快竣工,立即补栏投产。一些中小养殖场户还有闲置圈舍的,要“一对一”进行指导,按照防疫要求,加快改造升级,制定支持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增栏增养。贫困县、贫困村要整合产业扶持资金发展生猪产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

金融支持方面,各级财政、银保监和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做好生猪的死亡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和资金信贷支持;国土、环保、林草部门,要加快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农业农村部门要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养殖场(户)的信心。

《通知》还要求,各地要始终坚持一手抓出栏,一手抓补栏。现在猪价仍在高位,下半年要采取有力措施激励养殖场户加快出栏、有序出栏,省上将制定并实施下半年生猪出栏行动计划。要千方百计平抑仔猪价格,一方面严厉打击恶意涨价行为,一方面加大省际间点对点调运仔猪力度,解决中小养殖户仔猪购买贵、购买难的问题。

温氏、牧原等12家上市企业7月份销售生猪466.03万头

据巨潮资讯网2020年8月3—15日报道,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龙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上市企业2020年7月共销售生猪466.03万头,销售收入总计166.23亿元,具体生猪销售数量和销售收入分别为: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商品肉猪73.86万头,同比下降57.36%;销售收入33.74亿元,同比增加4.72%。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181.6万头,销售收入60.03亿元。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91.18万头,同比下降63.12%;销售收入31.29亿元,同比增长247.34%。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商品猪23.81万头,销售收入80 082.02万元。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54.19万头,同比增长73%;销售收入18.64亿元,同比增长274%。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15.22万头,同比增长141.35%;销售收入6.42亿元,同比下降2.25%。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8.21万头,同比增长2.9%;销售收入23 021万元,同比上涨41.7%。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8.29万头,同比下降1.1%;销售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100%。深圳市金新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4.23万头,同比增长53.8%;销售收入13 665.91万元,同比增长372.93%。山东龙大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3.5万头,同比增长51.52%;销售收入1.24亿元,同比增长158.33%。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1.62万头,同比增长33.59%;销售收入6 599.85万元,同比增长138.44%。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生猪0.32万头,同比下降89.95%;销售收入892.38万元,同比下降82.1%。

猜你喜欢

存栏猪瘟农村部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农业农村部明确一季度重点工作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非洲猪瘟对菲律宾已造成1350亿比索的损失
农业农村部: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农业农村部:奋战100天夺取夏粮丰收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非洲猪瘟常态下猪场建设的12345
7月份生猪存栏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