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2020-12-16徐定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5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小学生核心素养

徐定霞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初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近年来,在教育中核心素养的概念逐渐深化推广,倘若在这个阶段,教师以一种科学的、高效的方式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培养,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一生都受益。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进行研究,探索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行为习惯

引言: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行为习惯并非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培养成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动作或行为,也包括了思维、情感的内容。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小学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个体成长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习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能够影响人的一生,而小学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而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督促学生落实到行动上来,使其受益一生。

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现状

在小学生的基础教育中,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组成因素。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教育成果仍然不是很理想。[1]首先,学生自身的认识不足,而且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影响下,许多小学生都存在贪玩、喜欢电子游戏、上课不认真、过多接触网络等诸多问题。再者,在学校层面,学校没有形成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最后,在家庭层面,很多父母对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不足,把所有的希望都寄予学校和老师,而忽视了自己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二、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与方法

(一)提高对行为习惯养成的认识,明确行为习惯的规范

在小学阶段,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愿意接受的情感,要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这件事,才会愿意做一件事,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让他们明白养成行为习惯的好处。另外,要明确行为规范,制定行为规范的标准,让孩子对养成行为习惯的具体标准都清楚明白。对学生细致入微的教导,从细节处入手,耐心细心的教导才能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我要求学生养成早读的好习惯,我会告诉他们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个人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是读书的黄金时间,这个时候早读能够增强记忆力,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高人的精气神儿,让他们意识到读书的好处,从而不抵触早读。其次,我会制定一个规范,要求他们周一、周三、周五早读语文课本,周二、周四早读英语课本,并告诉他们早读的要求和朗读技巧,比如要大声朗读出来,不可以聊天等等。

(二)进行榜样教育,树立模范榜样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学习和模仿是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此,我们可以选择一位学生喜欢的偶像或者身边的优秀小伙伴,让学生发现偶像或者小伙伴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一行为习惯进行模仿,从而达到养成优秀行为习惯的目的,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2]

例如,我要培养学生不挑食、不浪费粮食的好习惯,我会告诉他们水稻大米是袁隆平老爷爷呕心沥血才培育出来的,才让中国人不再受饥饿的折磨,许多伟人从小就不挑食、不浪费粮食,还有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也不挑食、不浪费粮食,只有养成这样的好习惯,才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栋梁。同时,还要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言传身教,那么在榜样力量的引领下,更容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坚持不懈地训练,不断重复记忆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认为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也就是21天效应。这是说,一个人的动作或想法,如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想法。[3]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个行为才能内化为习惯,才能够在大脑中建立一个反射弧,变成长期记忆,一生都不会遗忘。

例如,在每天上午第三节课的课间安排学生做眼保健操,可能一开始有些学生会不愿意做,但是通过劝导和榜样教育,坚持每天都让学生做,日复一日,学生就养成了这样的行为习惯,这样一来,哪怕有一天忘记让学生做眼保健操,他们也会自觉做眼保健操。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受益终生的,唯有从孩童时抓起,从小培养。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作为教师,要对学生不断督促引导,言传身教,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同时也要及时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因为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仅是教师一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父母的努力,一定要与家庭及时沟通、密切配合,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一定要耐心、细心、坚持、落实,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执行,落实到行动上来,千万不能三天打魚两天晒网,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引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肖雨程. 习惯养成从细节做起 ——论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8(9).

[2]孟丽华,王和壁,孟繁勇. 好习惯点亮精彩人生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J]. 儿童大世界. 2018(12)

[3]王转花.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与研究[J]. 新课程(中). 2019(8):178.

★ 注:本文是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与设计研究”系列论文(课题批准号:2020B069)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小学生核心素养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