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2020-12-16吉尔乌吉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45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初中语文

吉尔乌吉

摘  要:在新课程中指出: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不断促进学生文化品格和审美情趣的提升。对此,在实际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以往观念的限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丰富知识的同时,逐步升华自身的家国情怀。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引言:

在新课标中有明确指出,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在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中,促进其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语文作为能够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学科,作为能够对学生文化素养和精神修养进行发展的科目,是对“家国情怀”教育进行融合的良好课程。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对传统的教学框架进行突破,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家国情怀”的融合教育,对学生的悟性、个性和审美性等进行培养。使得能够在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下,实现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中学语文课堂管理存在的问题

语文是一门覆盖面较广的课程。从内容来说,它囊括了中国所有的汉语言文字,上至天文時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从情感来说,它将世间万物的喜怒哀乐愁怨等等感情融合到每一个字符中;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来说,它将所有的人生奥秘揭示得淋漓尽致。语文教学的魅力在于它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语文又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课程,在教学时它本身所呈现出的灵活性,教师是难以用一种思维将其把握并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不同的学生对一篇课文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语文老师在上课时,将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来聆听学生的发言。

二、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一)以深情诵读触动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其实有许多对祖国大好河山进行描写的诗文,这些名篇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情溢于海。教师在对这些情文并茂的名诗佳作进行讲授时,就可以通过作者所描绘和赞美的祖国壮丽河山等,对学生展开融于家国情怀的良好教育,以此促进对其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的激发和触动。

(二)基于典型形象,感染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人才、英雄辈出的英雄。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录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时,就可以从文章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着手,以此引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诗词就有许多家国情怀渗透其中。在那个年代,他的国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状态,他有一个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心,但是他实现理想的机会却被剥夺,无法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在文学方面施展自己的抱负,写出了许多慷慨诗词。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这首词,作者想象驰骋于疆场之间,表达自己杀敌报国的强烈心愿,但是最后一句却把作者拉回现实,二者之间的对比彰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以此进一步表达作者壮志难酬之情。对此,教师就应当将这些典型形象作为基点,让学生切实地感悟家国情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家国情怀。

(三)以品味语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当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作者的用语内涵进行领会之后,就能够对祖国语言的丰富表现力进行感受,从而能够实现对其挚爱祖国语言之情的激发。众所周知,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容纳了许多醒世诗篇,这些诗篇当中,涵盖了许多热枕的爱国之情和乡土情怀。如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李贺的“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韩愈的“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以及辛弃疾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等等。诗人们所写的这些言志诗,或是对国仇未雪身先死的无限义愤之情的抒发,或是对满腔忧黎民、济苍生的爱国之情的表达,亦或是对自己宁死不屈、誓死报国的明誓。其无论是雄伟的气魄,还是博大的胸怀,或者舍生取义的风骨,都是值得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净化心灵的楷模。

(四)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训

从总体上看,虽然近些年我国的教师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若做具体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教师在工作中还是存在一些短板,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重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在大学期间,虽然师范专业的学生接受了系统的、科学的培养,但缺乏实践,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教学中实践需要进一步磨合。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校本培训,与年长的教师结对子,形成传帮带互助模式,入职的新教师要常常去听公开课,或者在自己上课时,请导师来听课,课后认真听取导师的评价,进行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课程管理,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为自己储备力量,厚积薄发。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家国情怀”既是一种人类的共性,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是能够让国家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精神凝聚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对“家国情怀”的融入教育,对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培养,以此在对其坚毅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进行发展下,实现对“中国梦”的进一步发芽成长。

参考文献:

[1]常丽娜.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家国情怀作品的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2]张美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家国情怀缺失问题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7.

[3]万欣.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教育家国情怀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